要做長三角物流中樞
2009-3-14 11:19: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郭宏超
郭宏超
浙江嘉興,舊稱嘉禾,交通發達,地平水闊。 “浙西三屯,嘉禾為大”,唐代就已經成為中國東南重要的產糧區。宋元時,嘉興經濟更為發達,市井繁華,被稱為 “百工技藝與蘇杭等”。
今日之嘉興亦是繼承了一貫的繁榮,成為中國經濟最具活力的地區之一。但是全球性金融危機的來襲,催促已步入工業化中后期的嘉興更要加快產業的升級換代。嘉興市市長李衛寧在參加全國 “兩會”期間接受本報采訪時說,嘉興的制造業一直較為發達,目前要向現代制造業全面轉型,同時嘉興的目標要轉向做現代化服務業,尤其是物流產業。而加快嘉興城鄉統籌發展的步伐則會成為嘉興產業、社會升級的重要推手。
經濟觀察報:上海、杭州、寧波、蘇州等周邊地區經濟各呈特色,嘉興未來會在哪個產業上發展?產業結構轉型的方向在哪里?
李衛寧:多年來嘉興致力于接軌上海、融入長三角,由此帶動產業結構的轉型升級,帶動服務業的加快發展。嘉興將現代物流作為一個十分重要的產業加以推進,目前嘉興市的物流園區建設和規劃已經列入浙江省重點物流規劃,一批國際知名的物流企業也落戶嘉興,我們的發展方向就是依托嘉興良好的區位條件,為長三角提供物流配送服務。
目前沃爾瑪已經在嘉興建成其長三角的物流配送中心,為長三角地區30多家商場配送貨物。嘉興今后會為整個長三角地區提供貨物配送服務,成為長三角地區貨物流轉的后方中樞。
經濟觀察報:物流運輸業已經被列為國家十大產業振興規劃,嘉興發展現代物流業有什么優勢呢?
李衛寧:嘉興具有非常優越的區位條件。嘉興市位于長三角杭嘉湖平原腹地,東臨大海,南倚錢塘江,北負太湖,西接天目之水,大運河縱貫境內,扼太湖南走廊之咽喉,與上海、杭州、蘇州等城市相距均不到百公里。 “上有天堂,下有蘇杭”,嘉興市正是這個人間天堂的中心。
嘉興區域不大,只有3900多平方公里,但公路網密度已經達到或超過發達國家水平。嘉興的交通叫 “603015工程”,到滬、杭、蘇等大中城市60分鐘路途,到所轄各縣市30分鐘,所有的鄉村都可以在15分鐘內上高速。去年5月1日,杭州灣跨海大橋建成以后,嘉興離寧波也只有一個半小時的車程,滬杭高鐵150多公里,其中80多公里在嘉興,嘉興作為浙北交通樞紐、物流中心的作用將進一步凸顯。
經濟觀察報:嘉興目前已經處在工業化的中后期,在城鄉統籌規劃上有什么舉措?
李衛寧:嘉興正在推進一件重要的事情,就是用宅基地換城鎮里的物業房產。目前正在進行試點,各縣選擇一個鎮試點,做好集聚點的規劃。目前表示支持的農民占到90%。我們充分研究了現有法律法規,特別是 《物權法》,同時尊重農民自己的意愿。改革可以達到土地集約的目的,農民安居樂業也有保障。
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通過宅基地換城鎮房產、承包地換社會保障的措施,可以進一步讓農民的受益。農民100多平方米的房子在農村,占地不足一畝,值不了多少錢,更不可能成為資本。通過轉化,到城鎮給其完全產權的房子,可以置換到200到300平方米的房產,價值大大提升。與此同時,農民也可以把在農村的住宅置換成城鎮工業區的標準廠房。通過標準廠房的統一管理和出租,又可以得到一份收入。
農村改革的進一步深化,涉及到很多體制性問題,說到底,統籌城鄉綜合改革試點,就是對二元體制的突破。
經濟觀察報:目前嘉興在推進城鄉一體化上的障礙大嗎?
李衛寧:嘉興有自身特點,一是嘉興現在本地戶籍農村勞動力在農業就業中只占18.7%,絕大部分都已經在非農領域就業;二,嘉興產業基礎非常好,增加農民收入,要通過新型城市化和新型工業化的融合和高效生態農業的發展,共同推進。具體來說,一方面要進一步加快生態農業、高效農業建設,另一方面是穩定發展非農經濟,這是農民增收最現實的途徑。去年農民收入達到11500多元,其中70%多來源于非農收入。另外支持農民自身創業,去年我們對農民的創業實施了農民創業政策性保險,探索了農村居民住宅的抵押貸款,使其有更多資金來創業,以創業帶動經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