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業電子商務服務模式研究
2009-3-13 23:29: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從價值鏈理論和電子商務服務的基本理念出發,在分析我國中小企業電子商務應用過程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基礎上,針對我國中小企業特點構建幾種有效的電子商務服務模式:中小企業ASP服務平臺、電子商務物流服務平臺、基于價值鏈的電子商務交易服務平臺。
中小企業是我國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構建中小企業電子商務服務模式,能夠解決中小企業在開展電子商務上的技術、資金、人才等方面存在的問題。通過進一步完善中介組織,發揮服務功能,發揮中小企業與政府間橋梁紐帶的作用.可以促進中小企業解決電子商務應用遇到的難題。促進中小企業電子商務應用水平的提高。
一、價值鏈理論新解
價值鏈valuechain)理論是哈佛商學院波特教授于1985年在其著作《競爭優勢》中提出的用于理解企業行為和指導企業競爭的重要理論方法和企業分析工具。價值鏈是指原材料經過一系列的價值增值活動。最終轉化為滿足顧客所需要的產品或服務的過程。這些活動緊密銜接,使物流和信息流順暢有效。而且每項活動及其銜接都要強調對顧客的增值,整個價值鏈就成為一條價值增值鏈。價值鏈具有3大特征:一是資源共享模式,打破傳統企業金字塔式結構;--是高效的管理機制:三是強調主動應變。價值鏈的特征有利于幫助中小企業建立科學的價值體系。形成有效的機制。從而推動中小企業快速健康成長。價值鏈又分為實物價值鏈和虛擬價值鏈。實物價值鏈以信息的形式反映在虛擬的信息世界所形成的信息價值鏈,就是企業的虛擬價值鏈。虛擬價值鏈是實物價值鏈的信息化反映。它有別于虛擬企業的價值鏈。盡管虛擬價值鏈以實物價值鏈為基礎,但是它又高于實物價值鏈。傳統管理者認為:虛擬價值鏈只是幫助管理者管理實物價值鏈的一種工具,只是創造附加價值。但是。現代信息經濟和人們對數據化信息商品的需求,使得虛擬價值鏈管理不僅創造附加價值,而且還可以創造價值。不同于實物價值鏈的是,它的每一個價值增值環節都可以創造價值,從而給企業帶來競爭優勢。
二、電子商務服務模式
電子商務模式是關于企業如何開展電子商務獲得贏利從而生存下去的各種要素組合.為企業創造價值是電子商務模式的根本所在:電子商務服務模式則是通過服務的形式為企業創造價值。
1電子商務服務模式定義
電子商務服務為在線交易提供幫助.即使產品是離線購買的,也可以提供在線客戶服務。它能夠提供搜索和比較功能,提供專門的信息和服務。提供的服務工具包括跟蹤工具、聊天室、電子郵件和自動應答、幫助系統和呼叫中心等。從現代服務業的角度看,電子商務服務模式是傳統電子服務的延伸和整合,電子商務服務模式是以互聯網等計算機網絡為基礎工具,以營造商務環境、促進商務活動為基本功能,是基于網絡的新興商務服務形態,定位于新型的現代服務業。
2電子商務服務模式的分類
按服務類型劃分,電子商務服務模式分為兩種類型:一是電子商務交易服務模式,它提供網絡營銷、網上銷售、網上采購和交易信息發布等交易服務,如阿里巴巴、慧聰網等;--是電子商務業務服務模式,它是提供基于網絡的研發設計、現代物流、財務管理、人力資源、管理咨詢和技能培訓等服務,如金算盤全程電子商務服務等。按服務對象類型劃分,其模式可劃分為兩種類型:一是供應商集中模式,在這種模式下,虛擬的銷售商將供應商的產品目錄標準化,加上索引,集中起來提供給購買者。這種任務可以由ISP或者像NTT、MCI這樣的大型電信企業來完成。二是購買者集中模式,在這種模式中,購買者的詢價單會被集中在一起,然后提供給眾多供應商,隨后供應商可以進行投標。購買者(通常都是小企業)可以從批量折扣中獲益,供應商的好處是可以接觸更多的購買者。3.電子商務服務模式的特性為企業創造價值是電子商務模式的根本所在,電子商務服務模式則是通過服務的形式為企業創造價值。它具有以下3個特性:第一個特性是電子商務服務流程化、數字化,一方面以電子流代替了實物流,可以大量減少人力、物力。從而降低了成本;另一方面突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使得交易活動可以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進行,從而大大提高了效率。第-- 特性是商務服務的開放性、全球性,為中小企業創造了更多的貿易機會,使中小企業可以以相近的成本進入全球電子化市場,使得中小企業有可能擁有和大企業一樣的信息資源,提高了中小企業的競爭能力。第三個特性是交互性,面向中小企業的B2B服務與面向個人消費的C2C服務相互滲透,相互融合,相互促進。
三、我國中小企業電子商務發展狀況及存在問題
1中小企業電子商務的發展狀況
電子商務作為一種新型的貿易方式.正在迅速地改變著人們經濟活動中傳統的交易方式和流通技術,它突破了人們的時空界限。極大地促進了全球經濟貿易的快速發展,同時也正在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觀念。我國的中小企業發展迅速。但中小企業電子商務還處于導人期。經過這幾年的發展。網絡用戶群正在急劇擴大,由于我國的中小企業主要以勞動密集型為主,生產附加值低,信息設備使用量低.大約90%的中小企業還沒有真正運用電子商務進行運營。目前我國中小企業電子商務服務發展狀況主要表現在如下幾個方面:與大型企業相比發展較慢,各地差異性較大:由于中小企業資金不足,所以在信息技術上投入資金很少,信息技術人員比較缺乏,目前中小企業開展的電子商務均需網上網下結合進行。多數中小企業的電子商務尚處于信息發布、收集、交流階段,訂單與合同的正式簽訂、支付及配送等活動基本上還只能在網下進行。大多數中小企業希望利用互聯網開展電子商務.但實際應用范圍較小,缺乏清晰的戰略規劃。
2中小企業電子商務服務存在的問題
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電子商務的發展尚有一定差距。在法律標準化、支付安全信用、物流配送及人才培養等方面存在不足。
(1)電子商務法律標準化滯后
在電子商務活動過程中會經常遇到一些障礙。這些障礙或來自于技術操作方面威來自于互聯網上的病毒,或其他不可預測又一時無法排除的原因,導致電子商務中的交易中斷,從而給買賣雙方帶來損失。由于網絡通訊的暫時中斷或由于黑客的侵入使網絡陷于癱瘓,或者由于誠信問題。使買賣雙方的履行出現問題,由于上述原因導致的損失究竟要由誰來負責,是由網絡服務商。還是由買賣哪一方。至今沒有明確的法律與規定。
(2)支付安全和信用
在企業開展電子商務的第一和第二階段.即企業電子商務應用處于網上信息發布、收集以及通過創建公司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