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市場又要出狀況,進口價格跌跌不休貿易商轉向低價"洋豆"
2009-3-11 22:34: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新聞提示:今年1月份我國大豆進口均價跌破400美元/噸,下滑至395.3美元/噸,而國儲托市政策的“挺價效應”始終不減,限制了國產豆價的跌勢,使得大豆的進口價格遠低于國產大豆價格,這將促使國內的貿易公司轉向低廉的進口大豆。預計二三月份我國大豆進口數量將不斷增加,2月份大豆進口數量將達到320萬至340萬噸,3月份的進口數量將在350萬噸以上。
繼2008年12月份我國大豆進口均價以424.1美元/噸,創2008年月度進口均價新低后,今年1月份我國大豆進口均價跌破400美元/噸,下滑至395.3美元/噸,同比下降26.4%,環比下降6.8%。業內人士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大豆進口價格下跌主要是受國際市場價格下降影響,預計二三月份我國大豆進口數量將不斷增加,2月份大豆進口數量將達到320萬至340萬噸,3月份的進口數量將在350萬噸以上。“這是因為我國政府積極收購國產大豆,支撐了國內價格,進口大豆的價格遠低于國產大豆,這促使國內的貿易公司轉向低廉的進口大豆。”
進口大豆成本下滑一般情況下,進口大豆成本主要包含三個要素: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BOT)大豆期價、美灣大豆基差以及海運費。據監測,截至2月24日,美國至中國的海運費已經漲至37美元/噸左右,較去年12月末的23.34美元/噸上漲了58.52%,較2008年年內低點(20.98美元/噸)的漲幅更是達到76.4%。盡管近期國際海運費價格持續反彈,但由于美灣大豆升水下降,加之CBOT大豆期貨價格回落,使得我國進口大豆成本仍舊繼續下滑。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美國大豆出口不暢打壓期價。3月5日,美國農業部公布數據顯示,美國大豆出口觸及6個月低點,截至2月26日當周,大豆出口銷售總計15.58萬噸。出口的低迷令大豆期價承壓,美豆5月合約3月5日下跌1.89%至852美分/蒲式耳。據悉,目前海運費占進口大豆成本的比重已由高峰時期的1/3回落至目前的不足1/10,因此,在另外兩個因素出現下跌的壓力下,國際海運費的反彈對于進口大豆成本價來說實在是“獨木難支”。
統計顯示,1月份我國累計進口大豆302.9萬噸,比去年同期下降12%;價值12億美元,下降35.2%。分析人士指出,這是因為1月適逢春節假期,當時很多壓榨商減少產量。同時,1月份我國自美國進口的大豆占8成,自阿根廷進口大幅下降。1月份,我國自美國進口大豆245.6萬噸,增長5.6%,占同期我國大豆進口總量的81.1%;同期,自阿根廷進口45萬噸,下降57%。業內人士解釋:“這和國際市場大豆的上市時間有關,美國大豆在每年的10月上市,因此每年的10月至來年的3月都是美豆在供應市場,而4月份以后南美大豆才會大量上市!
進口數量將仍維持高位
記者了解到,2008年我國大豆進口數量達到3743.6萬噸,較2007年3082.1萬噸的進口量大幅增加661.5萬噸,增幅達到21.5%,連續第4年創下我國大豆進口數量的歷史最高紀錄。分析人士指出,為穩定國內糧價,保護豆農利益,國家自2008年10月末開始,在東北產區展開的連續收儲行動,支撐了國內大豆的價格,隨著近期進口大豆價格不斷下降,加上進口大豆的出油率明顯高于國產大豆,所以大豆進口量的規模將仍然保持在高位。
近年來我國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對肉、蛋、奶的需求持續增加,進而帶動國內飼料養殖業的快速發展,在其他飼料蛋白原料難以大幅增加的情況下,國內飼料養殖業對豆粕需求強勁,導致國內大豆壓榨量逐年提高,是大豆進口量不斷增加的主要原因。最近幾年我國大豆蛋白產業快速發展以及國內傳統大豆蛋白食品需求不斷增加,食用大豆消費需求逐年增加,國產大豆壓榨量呈現下降趨勢,進而導致國內大豆壓榨行業對進口大豆的依賴性增強,也是大豆進口量不斷增加的一個重要原因。此外,我國是一個食用植物油嚴重短缺的國家,最近兩年每年都進口800多萬噸的食用植物油滿足國內消費需求,這也是刺激國內大豆進口量和壓榨量逐年提高的一個重要原因。
業內人士告訴記者,未來大豆除了進口數量會有所增長外,進口價格將進一步會下降。美國農業部首席經濟學家JoeGlauber在近期表示,美國2009年大豆播種面積預計將達到7700萬英畝的創紀錄水平,較去年增加130萬英畝,預計美豆在2009/10年度種植面積、單產、產量均有大幅的增加,因此受國內和美國大豆種植面積增加的影響,市場供應將比較充足,因此我國大豆的進口價格還會有走低的趨勢。
“洋豆”沖擊仍將繼續
進口大豆較低的價格無疑會對國產大豆市場形成一定沖擊,但是國儲托市政策的“挺價效應”始終不減,限制了國產豆價的跌勢,確保豆農利益。預計在國際市場價差優勢存在的前提下,加工企業出于利潤考慮,仍將會選擇進口大豆進行生產,因此進口大豆對國產大豆的沖擊還將持續,政策與市場的博弈將會更加激烈。
值得注意的是,春播在即,農戶不得不抓緊時間銷售手中大豆存貨,以獲得資金準備春播。而且天氣轉暖大豆儲存難度增加,鑒于此種情況4月之前可能會有銷售高峰。但是,市場壓力依舊,目前國家收儲仍是支撐市場價格的最主要因素,在外圍市場轉弱的影響下,國產大豆也將繼續承壓。預計近期國內市場易跌難大漲,以弱勢震蕩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