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爾都入駐淘寶了,然后呢?
2009-3-11 14:30: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啟良
去年底,國際IT巨頭英特爾宣布與淘寶網攜手,實施“英特爾e商路—英特爾架構筆記本直通車”計劃,并聯合電腦廠商、渠道合作伙伴在淘寶網上建立基于英特爾平臺的產品專區。
這項合作的達成,對英特爾和淘寶網都有著重要的意義。英特爾大中國區產品市場總監洪力當時說:“隨著網絡購物平臺和用戶的日趨成熟,網上購物這種高效、快捷、便利的購物形式已逐漸成為受到互聯網用戶青睞的消費方式。”淘寶網相關人士也表示,將繼續推動扁平化的商業模式,并推出以消費者為核心的C2B模式,一切以消費者是否滿意為衡量標準。
像英特爾這樣的芯片廠商,竟然沖到了網購的第一線上,這種現象讓人們不得不認真思考:網購對傳統銷售和物流的影響已經不容忽視了。
網上購物現在已經不僅僅是一種時尚,已經和柴米油鹽一樣,融入了人們的普通生活當中。這種融合所帶來的,除了銷售模式的變遷,更為重要的是給物流企業帶來巨大的商機。
這個商機會有多大呢?
根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的統計,截至2008年12月底,中國網民數量已達到2.98億。在所有互聯網應用中,網民購物使用率為24.8%,用戶人數達到7400萬人。在艾瑞咨詢對網絡購物行業2008年各季度的發展監測研究中顯示,2008年中國網絡購物交易規模將達到1263億元,2011年有望達到5690億元。以每單網購尚品的平均價格為200元,物流成本為10元計算,這就意味著僅網購市場已經蘊含著60億元的物流服務需求,在2011年更將增加到280億元之巨——這相當于三個EMS一年業務收入的總和!
但回過頭來看,網購物流業務的發展卻并不輕松。
首先是資金流問題。大部分網購消費者所選取的都是貨到付款方式,雖然物流公司的代收貨款業務已經取得了較大的發展,但物流企業在現金的監管和賬期管理上還存在很多的不足,甚至是隱患。這使得一些電子商務網站不得不自營物流。
其次是誠信問題。這一點在快遞行業中時有發生:花上千元買的手機,送到消費者手上卻變成了磚頭,買家和賣家互相都不承認,物流公司也不愿意管,最后鬧得大家不歡而散。誠信的問題不一定就出在物流公司身上,但是只要問題出了,就誰也撇不清。
第三是服務質量問題。網購商品的配送與普通貨物不同,配送到達并不意味著交易的成功。消費者還有可能對產品問題進行詢問、質疑,或者因為對商品質量不滿意、規格型號或者顏色不對,而要求退貨、換貨,甚至是拒收。這時,遞送者就成為促成該交易最重要的一環。但遺憾的是,絕大多數時候,消費者只能聽到“我們只管送到,其他的你找××說吧”。試問這樣的服務,能讓消費者感到舒服嗎?
所以,網購市場的崛起,將給物流企業帶來巨大的商機。但物流企業也需要思考:自己該怎么做才能真正抓住這個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