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信息化資訊

RFID助力物流信息化 09物流整合現商機

2009-2-6 17:13: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自2008年11月以來,我國物流業受全球金融風暴波及而增長放緩,但是隨后種種利好政策、投資和消費市場的刺激已經給出明顯的信號:物流業即將走過低谷迎來拐點。據預測今年社會物流總額將達117萬億元,這也必將帶動物 

    流信息化建設和應用的加快。專家指出,公共物流信息平臺、供應鏈物流管理、RFID等新技術應用將成為今年物流信息化的重要方向。 

    從2008年下半年持續至今而且愈演愈烈的全球性金融危機對國際運輸業造成了巨大影響。我國物流業同此涼熱,據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統計,我國物流業去年11月以來同比環比降幅均達到兩位數,全行業已經出現了需求、效益和投資趨緩的跡像。但是隨著國家有關政策、投資以及消費的拉動,危機中的商機也逐漸顯現出來,我國物流業正逆勢而上。據中國科學院預測,2009年中國物流業仍將呈現平穩快速增長的態勢,社會物流總額約為117萬億元,同比增長21﹒8%,物流業增加值將達到2萬億元,同比增長10﹒9%。在此背景下,我國物流信息化建設將吸引更多IT投入,在公共平臺建立、供應鏈管理和新技術推廣等方面迎來逆勢上揚。 

    政策、投資、消費多方拉動物流業快速發展 

    展望2009年,專家估計,由于多種保障措施的出臺和業態的穩定,物流業全年總額增速水平能夠保持在20%左右,全年增加值保持在13%以上。2009年我國將出臺更多政策扶持產業發展,為應對金融危機而實施的到2010年底投資4萬億元拉動內需的措施,也會轉化為新的物流需求。 

    萬億交通基礎設施投資將為物流業營造更優質基礎。隨著4萬億元投資計劃的逐漸落實,與基礎建設行業相關的運輸業將會率先恢復需求。據交通運輸部部長李盛霖介紹,我國去年完成公路水路基礎設施建設投資7930億元,而今年我國公路、鐵路、民航立體交通網迎來了歷史上最大規模的建設高峰期。這種大規模立體交通網建設主要集中在高速公路、農村公路、四川交通基礎設施災后恢復重建、機場、郵政設施以及綜合運輸樞紐基礎設施建設,交通設施的完善將形成物流業加快發展的優質基礎。專家指出,如果4萬億元投資計劃的效果逐步發揮,宏觀經濟回暖,物流市場的需求也有望回升。由于拉動內需計劃中有大量基建項目,因此預計跟基礎設施、公用建設相關行業的運輸需求會率先恢復。另外,目前油價仍然是公路運輸業的重要成本,占比重約為25%~30%,此次油價下調也有利于物流業降低這部分成本。 

    國家大力支持第三方物流企業發展。中國國家發展改革委經濟運行調節局副局長王慧敏日前表示,當前中國第三方物流企業集中度不夠,服務水平和服務能力還難以滿足需求,國家將大力支持第三方物流企業發展,培育一批服務水平高、國際競爭力強、跨國跨所有制的大型專業化物流企業。她稱,物流信息化是提升中國物流現代化水平,實現跨越式發展的核心途徑。中國將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不斷提高物流企業的信息化水平,推動制造企業內部流程再造,探索實施物流一體化管理。 

    網購火爆反向促進物流業提升競爭力。今年春節期間,很多淘寶店鋪打出了“不打烊”的招牌,繼續營業,從而刺激更多的物流公司節日里照常運營。中國郵政的EMS和e郵寶很早就宣布春節不休息,成為春節快遞的主要提供者。淘寶網數據顯示,春節期間快遞訂單雖然減少了一小半,但是能夠提供快遞服務公司的訂單數較平時都有大幅增長。其它大多數快遞公司也意識到了這一寒冬里的市場契機,像國際快遞巨頭聯邦快遞這樣市場嗅覺敏感的公司在節前發布通知,臨時取消春節假期,照常送件。而國內公司順豐快遞等也發布緊急通知,春節無休。分析師表示,由于網購已經基本解決了誠信和支付問題,唯有物流仍是短板。但是由于目前經濟形勢不容樂觀,物流行業以更加積極態度解決這一影響網民購物體驗的問題,反而得以加速彌補。 
 平臺、供應鏈、技術今年物流信息化三面發力 

    2008年的物流行業經歷了冰火兩重天的考驗,上半年由于奧運會強勁動力的注入,物流規模大幅度上升,為了保證奧運物流直接及間接業務的順暢進行,大中型物流企業加大信息化基礎設施及相關信息系統的建設力度。轉到下半年,金融危機迅速波及物流行業,整個行業的業務量明顯下滑,物流企業對內盡力控制成本,在IT方面的建設也被壓縮到了最低限度。專家分析指出,經過2008年的洗禮,物流行業信息化的運用能力步入了“中間大兩頭小”的階段。“中間大”是指中間的信息處理能力已經達到了較強的程度,一些大型物流企業已經擁有非常完善的綜合物流信息系統,包括訂單、倉庫、配送管理系統,還有貨運、傳單系統等;但依靠這些數據進行高端智能化的處理來改變業務流程設計和應用還無法實現,另外,在運用類似于RFID掃描等物流高端技術的能力也很弱。 

    從宏觀環境來看,目前正值中國物流行業大變革的時代,金融海嘯對物流行業的影響至少要到2009年底纔會減弱。在目前經濟形勢不明朗的情況下,物流企業將走“瘦身求強”的路線,物流信息化將進入新一輪的信息及資源整合周期。分析指出,金融危機造成的市場競爭壓力迫使國內制造企業、分銷企業和物流企業在供應鏈上下游加強合作,公共物流信息平臺的建設、加大信息技術在物流供應鏈管理中的應用深度、進一步推廣RFID等技術在物流業的應用成為今年物流信息化的重點方向。 

    加快建立公共物流信息平臺。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常務副會長何黎明日前指出,加快建立公共物流信息平臺應成為物流行業發展的重點工作之一。目前國內物流信息服務市場仍處于萌芽階段,成型的物流信息服務產品為數不多,導致企業掌握的物流信息數據不權威、不全面、不及時,這些都嚴重妨礙了企業合理安排生產,有效利用資源。據了解,作為對信息化依賴非常大的行業,現代物流需要企業物流信息化效益的不斷提升,也只有建設完善的信息系統,企業纔能對市場做出快速反應,對資源快速地整合,并使物流、資金流和信息流實現最優集成。例如,原來在工商企業各自搞物流的模式下,由于物流信息分散、資源無法有效整合,形成了大大小小的“信息孤島”。而現在,工商營銷信息共享平臺的建立,能夠對全國300多家地市級公司、400多萬零售客戶的配送信息進行整合,每天對70多萬零售客戶(按每周訪銷配送一次計算)的供貨情況進行更新,由系統每天對每個品牌銷售的城鄉結構、客戶分布等信息進行分析后傳輸給各工業企業。通過這一平臺,商業企業可以參照全國的銷售情況分析自己的銷售工作,工業企業則可以根據系統提供的共享信息有針對性地開展營銷工作,大大推動了工商一體化物流的建設步伐。 

    物流供應鏈管理正在成為企業管理信息化領域的新貴。在當今客戶驅動的環境下,制造商必須具有面對不確定性的事件不斷修改計劃的能力,要做到這一點,企業的制造加工過程、數據模型、信息系統和通信基礎設施必須無縫地連接且實時地運作,物流供應鏈協同計劃的提出是企業最終實現敏捷供應鏈管理的必然選擇。特別是在經濟下行的趨勢中,抵御不住資金鏈、供應鏈管理問題的企業業績大幅下滑,憑借前瞻性的管理、科學性的執行纔有可能最大程度地應對和防范企業經營風險。企業資源管理計劃的特點在于財務控制,在于企業內部多組織生產運營的協調和結合,但內部經營資源配置的管理卻沒能給企業提供周密的供應鏈計劃,在供應鏈企業的運行動態跟蹤上略顯不足,難以對現實供應鏈管理系統的運作提供支持,這正是權威機構調查研究得出的數據,通過對內部經營資源配置的管理信息化,最具代表性的是ERP,其提升收益的邊際效益指數為30%,通過對外部營運供應鏈的管理信息化,諸如物流供應鏈管理軟件,其提升收益的邊際效益指數驚人地達到了60%。例如,貨物跟蹤系統對于目前物流信息化無疑是一次全新的突破性嘗試。專家預測,通過使用互聯網等具有前瞻性的先進技術和服務,為中國企業提供全新的信息查詢和跟蹤服務形式,解決目前物流行業貨物運輸跨境后狀態信息空白的問題,市場需求巨大,發展前景廣闊。 

    RFID等物流信息技術將大放異彩。RFID被認為是物流信息化中最能夠發揮價值的技術。但是幾年的實踐表明,物流企業是通過對物流設備、容器的監管來間接地掌握物品狀態的,所以物流商只會在車輛、集裝箱、托盤等設備上加裝RFID芯片,而且多半是可以反復使用的。這樣的市場總歸是有限的,真正的大發展要寄希望于大多數物品能夠加裝RFID芯片,但這完全是由制造商或貿易商決定的。歷史上,制造商和貿易商曾采用條形碼提高管理水平,這項技術也惠及物流商。今天的規律沒有變,商品識別的技術提升仍然要依靠制造商和貿易商。值得慶幸的是,金融風暴下的貿易商、制造商和物流商認識到“抱團取暖”纔是過冬之道,正在整合成供應鏈,共贏的機制有助于各方的合作,也有助于新技術的應用,RFID等物流信息技術將大放異彩。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