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物流信息化論文

RFID在農業中的應用研究

2009-2-6 17:09: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無線射頻識別(RFID)是一種非接觸式的自動識別技術,具有數據儲存量大,可讀寫,穿透力強,讀寫距離遠,讀取速率快,使用壽命長,環境適應性好等特點,它還是唯一可以實現多目標識別的自動識別技術。

  RFID系統由閱讀器(Reader)、電子標簽(Tag)和天線(Antenna)組成。把電子標簽附在被識別物體的表面或內部,當被識別物體進入閱讀器的識別范圍時,閱讀器自動以無接觸的方式讀取電子標簽中對物體的識別數據,從而實現自動識別物體或自動收集物體信息數據的功能。

  1 RFID在農業中的主要應用

  1.1在農畜產品安全生產監控中的應用

  近年來,由于食品安全(食物中毒、瘋牛病、口蹄疫、禽流感等畜禽疾病以及農產品嚴重殘藥、進口食品材料激增等)危機頻繁發生,嚴重影響了人們的身體健康,引起了世界各國特別是歐洲各國的高度重視。為此,各國政府迅速制定政策和采取各種措施,加強對農產品安全生產的管理,其中對產品的識別與跟蹤成為重要措施之一。例如,英國政府就規定對牛、豬、綿羊、山羊、馬等飼養動物都必須采取各種跟蹤與識別手段。

  2004年初,美國北達科他州立大學(NDSU)的科研人員就研究出了使用RFID技術來檢測瘋牛病的方法,為美國公眾食品安全提供了新的技術保證。通過在牛的耳朵上植入RFID標簽,可以記錄下這頭牛的詳細資料,如它的飼養、年齡、體重及患病情況。同時這些標簽可以自動讀取數據,并能將這些數據直接送入到計算機數據庫中去。現在美國的許多農場已經開始使用這項技術;美國政府也規定使用電子標簽對牲畜進行跟蹤,提高從農場到加工廠的追蹤鑒別能力,而且必須在48h內完成鑒別。日本在蔬果EDI協議會的主持下開展了蘋果、米、蔬菜等農產品基于RFID技術的生產履歷和食品追蹤系統,并在日本的千葉縣進行了試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澳大利亞頒布了使用電子標簽技術的“國家畜產品認證計劃(National  LivestockIdentificationScheme。NLIS)”。

  目前我國谷物、水果、肉類、禽蛋和水產品等主要食品的產量居世界第一位。民以食為天,食品安全是關系國計民生的頭等大事,因而政府非常重視食品安全問題。但是有關食品不合格并帶來巨大損失的安全事故卻屢屢見諸報端:20世紀80年代末的毛蜆事件和近期的多寶魚事件,給養殖業帶來了無法挽回的損失。有關學者分析:避免此類事件再次發生的最根本的方法是加強食品安全監管,除了對生產者資格認定之外,必須對產品的生產、流通進行全過程的監管回。在這個大背景下,國內的一些學者和企業針對RFID在食品全過程安全監控中的應用開展了一些研究和實踐工作。上海同濟大學博士生導師黃立平教授聯合上海農業信息有限公司開展了農業標準化和農產品安全監控平臺的建設和實施嘲;江蘇省農業科學院農業資源與環境研究所的陸昌華研究員和中國農業大學水利與土木工程學院的謝菊芳教授對工廠化豬肉安全生產全程信息跟蹤進行了研究,并在南京天環集團進行了試驗,對電子標簽的應用進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四。

  國內的一些企業對此也表現出極大的興趣,清華同方集團開發了一套RFID食品追溯管理系統,利用RFID先進技術并依托網絡技術及數據庫技術,實現信息融合、查詢、監控,為每一個生產階段以及分銷到最終消費領域的過程中提供針對每件貨品安全性、食品成分來源及庫存控制的合理決策,實現食品安全預警機制。為食品生產企業提供了一套完整的解決方案。

  1.2在動物識別與跟蹤中的應用

  動物識別與跟蹤一般利用特定的標簽,以某種技術手段與擬識別的動物相對應,并能隨時對動物的相關屬性進行跟蹤與管理。

  目前,在歐洲己經建立了對牛的跟蹤系統。1998年9月,英國宣布了牛跟蹤系統計劃,英國政府規定,2000年7月1日以后出生的或者進口的牛必須采取數字識別,到1999年底,歐盟各成員國都實施這個系統計劃。從2003年11月1日開始,英國開始實施新的豬的識別標準;2008年1月1日起,歐洲將強制性對綿羊進行電子識別;此外,英國政府也規定從2004年8月30日開始,所有的馬都要被識別與跟蹤嘲。

  在動物識別中使用RFID,代表了當前動物識別技術的最高水平。在動物身上安裝電子標簽,并寫入代表該動物的

  ID代碼。當動物進人RFID固定式閱讀器的識別范圍,或者工作人員拿著手持式閱讀器靠近動物時,閱讀器就會自動將動物的數據信息識別出來。如果將閱讀器的數據傳輸到動物管理信息系統,便可以實現對動物的跟蹤。

  1.3在農畜精細生產系統應用

  1.3.1使用RFID技術的田問伺服系統。

  田間伺服系統主要由使用RFID等無線技術的田問管理監測設備自動記錄田問影像與土壤酸堿度、溫濕度、日照量乃至風速、雨量等微氣象,詳細記錄農產品的生產成長記錄。其中以日本的田間伺服器(fjeld server)和美國伯克利大學發展的、MOTE和JPL研發的SW(S~,nsor  Web)最為著名;在臺灣,2005年農委會推廣了稻米、茶葉及網絡營銷國產水果產銷履歷信息化與 RFID推廣應用計劃,擬針對農業資源與環境管理電子化,推動發展有機稻米、茶葉與網絡營銷國產水果為示范體系,其中就涉及到了使用田間伺服系統的精細農產品生產模式;在中國大陸,中國農業大學的王茂華教授聯合加拿大麥克吉爾大學的王寧教授、美國堪薩斯州立大學張乃謙教授對此也進行了深入研究。總體上來講,這種農產品的精細生產模式仍然處于小范圍的試驗階段,還沒有大規模普及應用。

  1.3.2使用RFID技術的畜產品精細養殖數字化系統。

  2003年在我國863數字農業項目中首次列入了數字養殖研究課題,目前,一套基于遠距離系統的RFID牛個體識別系統已經進入實用階段。該系統采用項圈式的應答器,掛在牛頸上,當牛通過系統的自動稱重車時,系統中的閱讀器將自動讀取牛的唯一編號并通過壓力傳感器完成稱重過程。將這兩個一一對應的數據(編號一體重)連同采集時間一起通過無線局域網發送到養殖場的上位服務器,為數字化養殖平臺提供了重要的實時數據。數字化精細養殖是提高畜牧業集約化程度、提高效益的一個重要的技術手段嘲。在精細養殖數字化系統中,利用RFID和其他傳感器技術跟蹤圈養牲畜的生理、生產活動,通過有線或者無線通訊連接,以計算機數據控制中心構成分布式計算機管理網絡。系統功能采用模塊化設計,支持在倉儲物流配送、經營管理等業務領域的擴展和融合,是對畜牧業現代化發展的有益嘗試。

  1.4在農產品流通中的應用

  RFID技術具有自動、快速、多目標識別等特點,這樣如果在農產品上粘貼RFID標簽,將會大大提高產品信息在“產地一道口一批發市場一零售賣場”這一流通過程中的采集速率,提高農產品供應鏈中信息集成和共享程度,從而提高了整個供應鏈的效益和顧客滿意度。

  美國Ballantine公司是著名的水果農產品生產商咧,要做行業先鋒的工作熱情促使這個位于加利福尼亞州桑格的農產品公司率先在行業內開發和應用RFID技術,以達到其顧客沃爾瑪公司對RFID技術應用的要求。并且,Ballantine公司還專門制定了一套RFID系統實施計劃。Ballantine計劃在未來不長的時間里把RFID系統擴展至其他產品,如葡萄和從智利進口的新鮮水果。

  應該說Ballantine是農產品流通過程中應用RFID的一個典范,國內也在積極開展相關的研究和應用。上海同濟大學信息技術和管理研究所與上海農業信息有限公司合作開展的基于RFID的生鮮蔬菜物流配送項目對此進行了有益的嘗試。

  2 RFID在農業中應用存在的問題

  2.1生產階段的作業量和成本增大

  比如以胡蘿卜生產為例,假定l箱裝20袋,1d出50箱,每天需要RFIR標簽1000個,對生產者來說這是相當大的作業負擔。另外,現在的RFID標簽的單價約1元,個,那么每天的RFID成本支出就要l000元,這樣的價格還很高,推廣應用有一定的難度。

  2.2流通階段的作業和成本增大

  用手持終端讀取每個箱上的RFID標簽進行檢驗,考慮到集貨地或批發市場處理的貨量不管是從作業效率方面還是成本方面來看,推廣應用都非常困難。另外,如果箱內是含有大量水分的農產品,通訊距離有限,就會對標簽和閱讀器提出更高的技術要求,更加大了應用成本。

  2.3 RFID標準不統一標準化是推動技術廣泛應用的必然選擇。

  識別器和電子標簽的使用頻率、發射功率之間如何匹配、無線射頻讀寫信息的有效距離確定、能反映全程管理的信息系統模塊的開發等是RFID系統標準化應用必須解決的重要環節。

  2.4  RFID沒有與條形碼管理系統鏈接

  條形碼管理系統是當前全球范圍內物流管理中應用最廣泛、效率最高的方式。近年興起的二維條碼較一維條碼信息容量有很大增強,但二維條碼的信息容量還遠不能與RFID系統相比。如何利用條形碼現有的廣泛應用的基礎,實現RFID系統管理的農產品生產加工流通信息與用戶的有效對接,是降低RFID應用成本、適應農產品市場全球化需要所應關注的方向。

  3小結

  RFID被列為2l世紀十大重要技術項目之一,被認為是影響未來全球產業發展的重要技術,廣受各方注目,尤其在農產品的物流與追溯信息上的應用,可使農產品的追蹤更為實時陜速,對農業整體產銷價值鏈將產生巨大的影響。我國是個農業大國,農產品在國內外市場流通領域中具有重要地位。電子標簽將成為我國農產品進入國內外市場的“身份證”。電子標簽國家標準的推出和電子標簽的廣泛應用將大大提高我國農產品物流管理能力、農產品質量監督能力、農產品可跟蹤能力以及國際貿易中的競爭力,同時也有利于規范和凈化農產品市場。這將促使農業信息技術與市場經濟緊密結合,開辟新的廣闊的應用領域,極大地促進我國農業信息技術及其應用的發展。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