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振興大舞臺上爭當“主角”
2009-2-4 17:44: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1月21日,徐州經濟開發區總投資73.7億元的12個重大項目同時開工建設,這些大項目成為開發區堅定發展信心、積極應對挑戰、保增長促發展的新支柱。區內重點企業徐州博匯東明機械公司總經理徐偉告訴記者,他們搶抓國家擴大內需的機遇,1月實現了開門紅,僅“旋挖鉆機”就銷售16臺,相當于過去一年的銷量。
經濟總量迅速擴張
主導產業日漸凸顯
來自市外經貿局的統計表明,2008年末,全市8家省級開發區建成投產企業2862家,其中外商投資企業262家;實現業務收入1558億元,同比增長58.7%,增幅比全省國家級、省級開發區高29個百分點;財政一般預算收入26.2億元,同比增長50.5%,增幅比全省國家級、省級開發區高15.5個百分點。
8家省級開發區圍繞4個千億元產業,科學定位區內產業,突出產業鏈招商,加快引進龍頭型、骨干型大項目,進一步增強產業集聚能力,逐步形成工程機械、化工、紡織服裝、食品加工、板材家具等主導產業。其中,徐州經濟開發區新能源產業、邳州經濟開發區的煤化工產業、睢寧經濟開發區的白色家電產業將成為我市省級開發區新的經濟增長點。
對外開放步伐加快
載體功能逐步完善
據了解,8家省級開發區去年新批協議外資53家,實際到賬注冊外資5.04億美元,同比增長78.26%,占全市86.58%,比上年提高22.7個百分點;自營出口14.19億美元,同比增長48.26%,占全市的63.2%,比上年提高5.2個百分點。徐州經濟開發區的維斯塔斯鑄件、威克特卓根重工科技等一批帶動性強的大項目落戶,實際到賬注冊外資3.85億美元,占全市的66.14%,自營出口占全市的50%。開發區已成為全市對外開放的主陣地。
8家省級開發區去年基礎設施投入47.56億元,同比增長21.9%。徐州工程機械產業園、沛縣新型鋁材產業園、豐縣鹽化工產業園被批準為省級特色園區;無錫—新沂工業園、錫山—豐縣工業園、江陰—睢寧工業園被批準為省級南北共建開發區,目前已引進項目63個,開工在建項目32個,建成投產項目31個,進區項目投資額39億元,實際到賬注冊資金8.9億元。宜興—沛縣工業園、蠡園—賈汪工業園、邳州—無錫工業園已通過省有關部門審核;徐州經濟開發區完成國家級開發區申報工作,直通式海關監管點通過南京海關驗收,正式啟用。
搶抓振興新機遇
新年實現新跨越
今年是振興徐州老工業基地的開局之年,8家省級開發區都鉚足了勁,年初就謀劃落實推進工作,打造各地第一經濟增長極。
徐州經濟開發區今年將扎實開展“創新推進年”活動,打造“創新型開發區”,力爭年內培育、新增高新技術企業和產品20個以上,高新技術產業產值比去年翻一番,占全區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比重提高5個百分點。
徐州工業園區(賈汪區)全面接受徐州經濟開發區主導產業輻射帶動,主動承接徐礦集團非煤產業轉移,加強與無錫蠡園開發區合作。
豐縣圍繞培育建設省級開發區,加快發展錫豐工業園、鹽化工產業園、機械制造產業園,進一步優化完善產業規劃。
沛縣將突出鋁加工、煤鹽化工、農產品加工及現代制造業等主題,增強開發區各專業園的品牌效應。
銅山將充分發揮“一區三園”(開發區、維維產業園、物流產業園、冶金工業園)品牌效應,力爭進園區項目比例、億元項目占工業投入比重、主導產業集聚度均超80%。
睢寧縣集中各類生產和建設要素向開發區傾斜,爭取進入全省開發區中等水平。
邳州市加快推進“一區六園”建設,促進項目向開發區集中,園區向專業化發展。
新沂市加快開發區“三區一體化”,推動無錫—新沂工業園東進南擴,建設“南北共建第一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