謀求縣域經濟新發展
2009-2-4 17:35: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顧 琨
科學發展觀是堅持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把科學發展觀的精神實質、基本要求和本地實際結合起來,按照《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2009年促進農業穩定發展農民持續增收的若干意見》提出的“增強縣域經濟發展活力”的要求,謀求縣域經濟新發展,是我們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的一個重要課題。
認清縣情、科學定位,在發展思路上突出科學發展觀。從富源的實際看,加快縣域經濟發展,必須全面貫徹黨的十七大和十七屆三中全會精神,深入落實科學發展觀,按照“加快農業產業化、新型工業化、城鎮化和城鄉一體化”的總體工作思路,著力打基礎(抓好以“866”工程為載體的新農村和基礎設施建設)、強支柱(做強以煤為主的煤電、煤化工)、育產業(大力培育大河烏豬、魔芋、核桃為主的農業特色產業和勞務產業)、興科教(實施科教興縣、人才強縣戰略)、抓保障(狠抓安全穩定、著力改善民生),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調整優化經濟結構,促進縣域經濟更好更快發展。
突出重點、統籌兼顧,在發展方式上突出科學發展觀。充分發揮富源縣的資源優勢(1810.404,33.55,1.89%,吧)和比較優勢,做強煤炭支柱產業,培育壯大魔芋、大河烏豬、核桃特色優勢產業,積極發展勞務產業,加快發展新型服務業,促進經濟增長由主要依靠第二產業帶動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產業協同帶動轉變。一要加快農業產業化進程。圍繞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增加農民收入、促進農村和諧的目標,以工業理念謀劃農業生產、以產業發展帶動農村經濟發展,積極轉變農業發展方式,大力發展現代農業,加大以魔芋、大河烏豬、核桃等為主的特色農業產業培育,擴大產業覆蓋面,加快農業龍頭企業發展,進一步完善“公司+基地+農戶”的一體化運行機制,提高輻射帶動力,提升全縣農業產業化水平。二要加快新型工業化進程。轉變煤炭工業經濟發展方式,走規;、集約化路子,千方百計提高煤炭產品附加值,延長煤炭產業鏈,加快發展煤化工,逐步形成多元產業共同發展的新型工業化格局。在做強煤炭產業上,鼓勵支持大企業、大集團和重點骨干煤礦,通過聯合、收購、兼并、股份制改造等形式,對弱小散的煤礦進行資源整合和改造升級,對資源有保障、管理水平高、發展潛力大的礦井進行提升。在延長產業鏈上,堅持立足煤、延伸煤、拓展煤,努力打造煤電、煤焦、煤化工產業鏈,提高煤炭資源加工轉化率。在發展非煤產業上,加快河邊、塊澤河水電站建設進度,著力打造礦山機械制造業;抓好國華、宏發水泥廠建設和技改;積極利用礦區閑置資產發展養殖、加工、服務產業。三要加快第三產業發展。培育壯大現代物流、商貿、金融保險等新興服務業,大力發展鄉村生態休閑旅游。
以人為本、保障民生,在發展目的上突出科學發展觀。一要積極發展社會各項事業。在教育事業上,加快發展高中階段教育,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繼續深入開展教育質量創評活動,深化校長選聘制和教職員工全員聘用、績效考核制改革,全面提高全縣教育教學整體水平。在衛生事業方面,全面完善縣鄉村衛生基礎設施,鞏固提升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實施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制度,著力解決看病難、看病貴問題。在文化事業上,加大農村文化設施建設力度,推進廣播電視村村通、文化信息資源共享、鄉(鎮)綜合文化站和村文化室、農村電影放映、農家屋等重點文化惠民工程,著力解決農民看書難、看戲難、看電影難問題。二要著力解決民生問題。把擴大就業放在保障民生的突出位置,扎實推進就業再就業工程,拓寬就業渠道,引導更多的大中專畢業生、失業人員實現就業再就業,實現零就業家庭動態為零的目標。廣開渠道增加低收入群體收入,完善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探索建立農村養老保險制度,建立惠及城鄉所有困難群眾的社會保障體系。完成鄉(鎮)敬老院建設,符合條件的“五保”對象全部實行集中供養。加強通村油(水泥)路建設,大力實施“通暢工程”;全面實施農村“安居工程”。三要充分保護廣大農民的合法權益。嚴格落實現有土地承包關系保持穩定并長久不變的政策,嚴格執行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不得改變土地集體所有性質、不得改變土地用途、不得損害農民土地承包權益的規定,依法保障農民對承包土地的占有、使用、收益等權利,完善征地補償機制,強化對征地補償費分配和使用的監管;繼續做好農民負擔監督工作,清理規范涉及農民負擔的行政事業性收費;切實加強農民工權益保護,維護農民工合法權益。
嚴格管理、注重科技,在保障措施上突出科學發展觀。一要強化基礎建設。深入開展標準化礦井創評活動,積極推廣應用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全面提高礦井開采技術水平和回采率,夯實礦井本質安全。二要狠抓安全管理。嚴格落實煤礦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部門監管責任及轄區負責制,建立完善科學有效的監管制度,創新監管手段和方式,建立健全企業安全管理、技術管理、現場管理、勞動組織管理等制度,并在“嚴、細、實、深”上狠下功夫,真正把監管措施落到實處。三要提高煤炭監管隊伍和從業人員素質。加大人才培養和引進力度,通過多種有效方式充實煤炭監管隊伍;以煤礦企業從業人員為重點,制定科學合理、有針對性的教育培訓方案,分門別類組織培訓,全面提高從業人員的安全意識和技能水平。
(作者系富源縣委副書記、縣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