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經濟形勢分析

武漢城市圈啟動三年行動計劃

2009-2-4 17:25: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日前,武漢城市圈綜合配套改革試驗三年行動計劃出爐。
  據省發改委介紹,該行動計劃內容涉及到20個改革專項的38項改革內容。2008年至2010年,圈內主要改革試驗集中在資源節約、環境保護、科技創新、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統籌城鄉發展、節約集約用地、財稅金融、對內對外開放和行政管理等九大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38項試驗的主要內容包括:
  資源節約領域4項
  建設青山——陽邏——鄂州大循環經濟示范區。在重點推進東西湖區、青山區等國家級循環經濟示范區建設的基礎上,整合鋼鐵、化工、電力等產業資源,拓展建設青山——陽邏——鄂州大循環經濟示范區。積極申報青山——陽邏——鄂州國家級循環經濟高技術開發區。
  資源價格制度改革試點。建立綠色電價機制,完善差別化能源價格制度。推進城市水業改革,走城市水業產業化的新路。
  資源枯竭城市轉型改革試點。建立資源開發補償機制、衰退產業援助機制、資源枯竭企業扶持機制。建立可持續發展準備金制度。
  推進資源綜合利用試點。開展再制造示范工程試點、循環經濟產業園區試點、創建生態示范園區試點。建設電子廢物拆解利用園區。開展推廣應用建筑節能省地環保新技術示范試點、區域性再生資源回收利用體系建設試點。
  環境保護領域6項
  大東湖生態水網構建示范工程。完善大東湖水生態保護的體制機制,實施大東湖生態水網構建工程。探索發行水專項債券。
  漢江流域生態環境補償機制改革試點。開展漢江中下游水生態修復,建立生態環境評估體系。
  環保監督管理體制改革。建立圈域內環保督查中心,實行城鄉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一體化管理。完善總量減排統計辦法。建設環境監控信息共享平臺,加快在線監測系統建設,加強排污口管理和水質監測。建立減排工作考核體系,實行問責和“一票否決”制。
  水環境保護改革試點。積極推進城鄉涉水行政事務一體化管理體制改革試點。在村鎮開展生活污水治理試點。開展湖泊保護和恢復治理試點。加強飲用水水源地的保護工作,建立城市圈水質監測網絡。
  污染物排放權交易改革試點。推行排污許可證管理制度。積極開展排污權交易工作,嘗試建立圈域污染物排放權交易市場。
  推進清潔生產試點。推進清潔生產審核工作。開展城市污水和固體廢棄物處理費征管改革試點、垃圾處理改革試點。
  科技創新領域5項
  科技投融資體制改革。設立湖北省高新技術創業投資引導基金,籌建高新技術產業投資基金。
  區域創新體系示范建設。建立和完善覆蓋城市圈的科技公共服務平臺。建立科技企業孵化平臺、大型科學儀器共享平臺、科技信息共享平臺、科技成果交易平臺和農業科技信息平臺。開展創新型企業試點。
  產業園區互動發展試點。以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東湖新技術開發區兩個國家級開發區為龍頭,探索與各市省級開發園區合作互動、快速發展的模式,開展“園外園”試點。選擇圈域內條件較好的省級開發區作為產業轉移示范園區,比照享受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的政策措施。
  推進人才一體化建設。促進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人才資源服務武漢城市圈“兩型社會”建設,建立城市圈人才共建共享機制。建立人才信息公共服務平臺,破除影響人才自由流動的體制性障礙,實現人才資質互認。開展建立職業經理人市場試點工作。
  人力資源開發試點示范。促進人力資源服務行業發展,探索養老、醫療保險等異地享受新途徑。
  產業結構優化升級領域4項
  優化區域產業布局改革試點。探索建立企業和項目在圈域內轉移的利益協調和補償機制,引導生產要素的合理流動!皟尚汀碑a業發展改革試點。完善產業政策,對符合“兩型社會”建設要求的產業,在稅收、用地、信貸等方面給予政策頃斜。開展現代服務業、清潔能源發展改革試點。爭取開展國家級服務業綜合改革試點。開展旅游會展業綜合改革試點。
  促進工業化與信息化融合試點。推動信息技術在各領域的應用,推進電子政務建設。改善信息產業發展環境。
  非公有制經濟發展改革試點。營造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體制環境。建立區域性中小企業融資擔保公司。
  統籌城鄉發展領域7項
  新農村建設改革試點。開展循環農業和生態農業示范園區試點、村莊整治工程試點、農村生態文明建設試點、農民工返鄉創業園區試點、農村信息化建設試點、集體經濟社區股份合作社改革試點。
  城鄉一體化改革試點。完善城鄉規劃體系,建立城鄉一體化就業和社會保障制度,改革戶籍制度。
  基礎設施共建共享改革試點。開展共建供水、污水處理、垃圾處理等基礎設施試點。推進電信資費改革試點。開展“一卡通”工程建設。
  綜合交通改革試點。整合港口資源,建設武漢新港。開展綜合交通樞紐銜接試點,統籌優化多種運輸方式的對接。
  教育體制改革試點。統籌城鄉教育資源,開展國家級教育綜合改革試驗區建設。
  衛生體制改革試點。建設覆蓋城鄉居民的醫療保障體系、公共衛生服務體系、醫療服務體系和藥品供應保障體系。加強血吸蟲病防治工作。
  文化體制改革試點。構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覆蓋城鄉的公共文化服務設施網絡,完善公共文化服務財政投入保障機制,改進對公共文化單位的扶持方式。
  節約集約用地領域4項
  推進土地節約集約利用試點。開展圈域內土地置換試點。建立圈域內基本農田有償保護機制。開展集約用地激勵機制改革試點,完善集約用地評價考核辦法。調整和實施工業用地最低價標準。
  城市土地管理方式創新試點。開展城鎮建設用地規模增加與農村建設用地減少掛鉤試點。開展城市土地儲備制度改革試點。推行城市土地投資強度分級分類管理。開展工業用地預申請制度改革試點。
  農村集體土地管理方式創新試點。開展農村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流轉制度改革試點,建立流轉交易平臺。開展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改革試點。開展農村宅基地管理改革試點。
  被征地農民補償制度改革試點。開展被征地農民社會保障制度改革。建立征地補償安置爭議協調裁決制度。開展征地安置模式試點、征地補償安置費用分配制度改革試點。
  財稅金融領域4項
  財稅體制改革試點。爭取全面實施增值稅轉型改革。開展省以下政府間財政分配機制改革試點。開展農產品加工稅收政策改革試點。改革城市維護建設稅,開征水資源稅。探索開展環境稅試點。
  金融機構改革試點。推動金融機構同城化管理,理順大型商業銀行分支機構管理體制,建立異地貸款管理機制。加快推進銀行卡同城化進程,推出“武漢城市圈形象卡”。爭取成立光谷科技銀行。爭取設立汽車金融公司、金融租賃公司等新型金融機構。組建武漢農村商業銀行。爭取組建大型金融控股集團。
  金融市場改革創新試點。推動武漢光谷聯合產權交易所體制機制創新。推動東湖新技術開發區進入代辦股份轉讓系統,開展非上市股份公司股份報價轉讓試點。爭取將武漢納入全國統一的非上市公司股權場外交易監管體系。開展保險產品創新試點。創新債券融資方式,擴大債券市場融資份額。爭取建立全國性的稻米等大宗農產品現貨交易中心。
  農村金融改革試點。繼續推進新型農村金融機構試點。探索建立農業貸款貼息制度。依法試行農村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林權抵押融資服務。開展政策性農業保險試點擴面。開展新農村建設政策性金融試點。
  對內對外開放領域3項
  涉外經濟體制改革試點。開展服務外包產業發展改革試點,重點發展IT服務、金融后臺服務、研發設計等服務外包產業。爭取設立國家級服務貿易綜合示范區。
  口岸管理體制改革試點。完善“大通關”制度。根據需要并按程序批準在相關城市設立海關機構。加快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建設。全力推進武漢保稅物流中心(B型)獲批;盡快籌劃啟動武漢保稅物流中心(B型)與武漢出口加工區的聯動和功能整合工作,實現“區區聯動、一體化管理”;啟動武漢保稅物流中心(B型)與陽邏港的“區港聯動”機制;爭取設立武漢綜合保稅區,實現武漢保稅物流中心 (B型)、武漢出口加工區、東湖新技術開發區、陽邏港及天河空港的多點一體化管理。爭取武漢出口加工區擴展保稅物流功能。
  推進區域市場一體化建設。逐步統一市場準入政策、市場執法標準和市場法制環境,推進市場準入、市場監管和消費維權一體化。
  行政管理領域1項
  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全面完成黨政機關與所辦工商企業的脫鉤改制,努力建設服務型政府。開展大部門體制改革試點。開展事業單位改革。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開展擴大自主發展權改革試點。開展行業協會改革試點。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