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邁不過的坎——展望金融海嘯下的我國冷鏈產業
2009-2-4 9:58: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陳 睿
隨著金融危機由虛擬經濟向實體經濟蔓延,對于近年來迅速發展的我國冷鏈產業而言,能否積極應對,保持向上的發展態勢,可謂至關重要。
我國冷鏈現狀
進入21世紀以后,我國一些經濟較為發達或者食品資源較為豐富、集中的地方,冷鏈物流體系基本上已初步建立和運作起來。有些地方如廣州、深圳等珠三角和長三角地區的冷鏈物流發展也非常迅速,而且還逐步走向規;、專業化。
我國冷鏈物流的特點是,易腐食品生產企業或經銷商的自營物流與第三方物流共存,并且前者約占80%,第三方物流約占20%。這說明我國冷鏈第三方物流還處在發展中。
從規;蚩傔\輸量來說,就目前狀況而言,我國的冷鏈物流還是以公路汽車冷鏈物流為主,這其中又以私營小企業唱主角。在涉足冷鏈物流的食品當中,主要是一些農副產品、海鮮類或一些速凍加工食品,如疏菜、水果、肉、海鮮、牛奶、禽蛋品、花卉、冰淇淋等。
目前,我國冷鏈物流業與國外發達國家相比還存有很大差距。這反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產業發展起步遲、冷鏈網絡與信息不夠完善、冷藏運輸設施與冷庫容量規模不足、缺少溫度記錄監控系統的運用、運營欠管理與科學引導等。我國目前的冷鏈設施、冷鏈物流裝備、運力等均出現不足的狀態。因此可以看出,我國的冷鏈物流市場是一個巨大的潛在市場,也正是由于這些反差的存在,我國的冷鏈物流市場才有發展的動力。
危機中的機遇
目前的國際經濟形勢對我國中小企業肯定帶來影響,但影響有多大還有待觀察。但從冷鏈物流角度來看,此次的金融風暴對于我國物流業更多的是機遇。
首先,在中央的宏觀調控之下,全國打響了一場聲勢浩大的 “擴大內需、促進增長”的戰役。我國政府2008年11月公布的兩年投資總額達4萬億元的經濟刺激方案在全球引起了熱烈反應。此舉將提振市場信心,有助于保持去國經濟的持續穩定增長。內需的拉動對于冷鏈行業來說無疑是直接的利好。內需的擴大對于冷鏈行業的進一步發展有著積極地推進作用。
第二,隨著冷鏈科技的普及運用,我國冷鏈的發展正逐步走上科學化和正規化。近年來我國冷鏈的蓬勃發展離不開高技術冷鏈監控設備的支持。從無到有,我國冷鏈事業的建設者們逐漸認識并意識到了這些監控設備之于冷鏈的重要性。隨著諸如新西蘭ESCORTDLS等一系列國際知名冷鏈溫濕度監控記錄設備、GPS&GPRS實時監控設備、平臺等的不斷裝備,我國的冷鏈行業逐步擺脫了過去粗放型的發展模式。
對于朝陽般產業的中國冷鏈行業而言,此次的金融海嘯不會是無法逾越的大山,而應是我們前進中的一道坎。我們要做的,則是堅定信心,通過不斷地自我完善、更多地交流學習、全面普及冷鏈設備等行動來邁過這道坎、繼續朝著新的目標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