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營快遞仍需“苦練內功”
2009-2-28 5:28: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聯邦快遞一再降價,目的在于搶占國內市場。”原宅急送總裁、現為星辰急便董事長陳平在接受采訪時說。
在快遞業務龐大且發展前景誘人的市場上,國內企業紛紛對聯邦快遞低價搶占市場表示不滿,指責聯邦快遞是在“虧本搶市場”,屬于不正當競爭行為。
外資逆勢降價
由于全球經濟形勢惡化對國際快遞業務影響較大,外資企業更加看好中國快遞市場的成長前景,紛紛對這塊大蛋糕展開攻勢,如今國內80%的國際快遞業務已牢牢掌握在美國聯邦快遞(FedEx)、中外運敦豪(DHL)、美國優比速包裹運送(UPS)和荷蘭TNT四家外資巨頭手中。
聯邦快遞對于是否在“虧本搶市場”的問題沒有正面答復,但在2月18日的書面回復中表示,“通過在市場上推出全新簡化的價格,聯邦快遞希望能夠向更多的客戶提供我們可靠的服務,使他們可以優化自己的供應鏈。我們現在的國內限時服務價格與一年前的價格有區別,重要的是,新的價格是沒有折扣的,而一年前公布的價格結構是可以提供折扣的。”在運輸和用工成本攀升的2008年,國內快遞公司本計劃用漲價來消化掉一部分成本,然而聯邦快遞卻逆市降價,使其如今的價格與國內領先的民營快遞企業價格相當甚至更低,而外資快遞素以服務質量上乘著稱,這讓民營企業感到如坐針氈。
連續降價對于聯邦快遞提高市場份額起到了作用,從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了解到,在多次降價之后,聯邦快遞去年在國內快遞業務中的份額從二季度末的0.8%上升到三季度末的4.8%。業內人士表示,在行業發展進一步回暖和中國市場明朗之后,聯邦快遞以外的國際巨頭不排除大舉進軍中國國內市場的可能性。
行業規范尚待健全
一位不愿具名的國內知名行業專家表示,民營快遞企業指責聯邦快遞大打價格戰、低價傾銷搶占國內市場是不正當的競爭行為,但因為法律、行業規定的滯后,聯邦快遞的行為是否構成不正當競爭行為很難甚至無法取證,至于是否是低價也沒有標準來衡量。
2008年7月2日,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商務部建立了物流行業產業損害預警機制,此舉旨在維護物流行業產業安全,并在開放的條件下維護國家經濟安全。中國已經出臺了《快遞市場管理辦法》、《快遞服務標準》和《反壟斷法》等,這些都會對不正當競爭加以限制。
目前《郵政法》還在修訂中,民營企業和外資企業都非常關心這部法律的出臺,期望可以得到平等的權利。一些內部人士認為這樣國有、民營和外資快遞企業可以在公平的環境下競爭,有利于整個行業發展。從國家郵政局2月12日召開的工作會議上獲悉,2009年國家郵政局將制訂《快遞市場準入管理辦法》,建立快遞市場準入及退出機制。
“苦練內功”才是硬道理
雖然在網點覆蓋面上國內快遞企業很有優勢,但接受采訪的專家普遍認為目前民營快遞企業的狀況仍然是“規模小、實力弱、經營分散、服務差”,而外資巨頭在資金實力、信息技術和管理經驗方面都更勝一籌。
國家郵政局2008年第四季度快遞服務公眾滿意度調查結果顯示,“快件丟失、損毀、延誤”仍是民營快遞企業三大頑癥,這表明中國快遞服務總體仍處于發展的初期,公眾對快遞服務的滿意度尚有較大的提升空間。
這位不愿具名的行業專家認為國內快遞企業應該“苦練內功”,學習外資巨頭的先進管理經驗,學習它們如何進入中國市場,待做強做大后同樣可以進軍歐美市場,做文件和小包裹快遞的民族企業也能做到世界500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