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布局 提升檔次打造區域性商貿中心
2009-2-27 4:57: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徐州市商業網點發展規劃》2月5日經市政府批復,正式開始實施。該規劃由市經貿委和南京財經大學國際經貿學院共同編制完成,規劃期為2008年至2020年,規劃對象為徐州城區內的商業中心、商業街、批發市場、物流基地、零售網點以及輔助商業網點,包括賓館、餐飲、生活服務等,規劃空間范圍以城區為主,總面積約1160平方公里。這一規劃的編制實施,對加快徐州都市圈建設、推進現代商貿流通業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2月24日,市經貿委相關負責人對這一規劃進行了詳細解讀。
建設2個市級商業中心
規劃提出:至2012年、2020年,市區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分別達850億元、2600億元,每千人擁有商業零售和生活服務網點營業面積分別達800平方米、1000平方米。連鎖企業銷售額占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分別達30%以上和50%左右。
規劃建設2個市級商業中心:老城區商業中心和新城區商業中心,形成城市商業體系的兩個核心,構成“雙核聯動”之勢。
[解讀]作為振興徐州老工業基地的重要組成部分,商貿物流業發展令人關注。建成區域性現代商貿都會和區域性現代物流中心,必須找準著力點,按照規劃,這一千億元產業將在新一輪的整體布局中實現飛躍。
中心商圈輻射淮海經濟區
規劃對彭城廣場商圈進行改造和擴建,增加建設新的大型零售網點和賓館、酒店,完善綜合服務功能,確立其淮海經濟區“第一商圈”地位,將老城區商業中心打造成面向徐州都市圈、輻射淮海經濟區的復合多功能區域性中心商業區;將新城區商業中心建設成為以商務服務為主,各項綜合服務功能齊全的中心商業區。
淮海廣場商圈和人民廣場商圈,要在業態與功能上和彭城廣場商圈形成一定差異與分工。增強城北與城南區域的商業服務功能。
[解讀]雖然徐州成為區域性商貿中心、淮海經濟區第一零售商業中心,但是商貿業流通組織結構還不盡合理,尤其是老城區傳統商貿業還需要現代化改造和提升,補齊“短板”。
改造新建19條商業街
規劃建設19條商業街,其中11條位于老城區,2條位于新城區,2條位于銅山片區,2條位于賈汪區,2條位于徐州經濟開發區。老城區及賈汪區的商業街主要是在原有基礎上進行改造、擴建;新城區、銅山片區和徐州經濟開發區的商業街結合區域總體規劃進行布局和建設。
完善提升淮海路綜合商業街、中山路綜合商業街、戶部山傳統文化休閑步行街、大同—中樞商業步行街、和平路綜合商業街等商業街。
[解讀]商業街區在商圈打造、業態提升、項目引進、市場做強、行業規范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建設特色商業街區可以塑造城市新標志、新亮點。
批發市場物流基地相對集中
加大市場集聚發展和資源整合力度,引導食品蔬菜、汽車及配件、建材裝飾等向東三環市場帶集聚,煤炭、鋼材、家具、五金等向沿運河市場帶集聚,提高兩個市場帶的市場集聚度。
近期重點規劃5個物流基地,即徐州經濟開發區生產物流基地、新城區生活物流基地、九里綜合物流基地、港口綜合物流基地、臨空綜合物流基地,構建徐州市現代物流的總體框架和基本格局。
[解讀]徐州必須放大交通區位優勢,加快建設現代物流園區,持續推進現代物流項目,積極發展第三方物流,努力構建全國一級綜合物流樞紐城市,使徐州真正成為區域性現代物流中心。
實施景觀區商業規劃
規劃提出,建設與景觀區相適應的商貿、旅游、娛樂及休閑項目。城區內景觀區商業規劃主要包括黃河故道景觀區、云龍湖景觀區、九里湖景觀區和漢文化景觀區4個部分,并根據功能差異設置不同的商業網點及設施。
[解讀]充分利用城市的山水資源,建設和完善城區風光帶和景觀區,保護故黃河、云龍湖和九里湖等自然景觀,既凸顯地域特色,也可大力促進旅游業繁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