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企單方漲價貿易商如鯁在喉
2009-2-19 17:32: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張龍
國內前期連續的鋼材價格令夾在鋼廠和用戶之間的鋼鐵貿易企業有苦難言。
天津物產金屬國際貿易有限公司總經理許廣志向記者表示: “鋼廠不斷提價,而下游企業的需求尚未完全打開,公司現在很難盈利,我對今年上半年國內鋼材市場已經不抱信心。”
貿易商兩頭受壓勉強維持
“鋼廠一、二季度出廠價有很大幅度上調,并且價格持續走高,我們卻只能微利賣給客戶,從1月份的合同看,我們只能做到不賠錢,根本沒有利潤。”許廣志向記者大倒苦水。
許廣志認為,貿易商的贏利空間已經遭到了嚴重擠壓,公司去年12月份的合同每噸還能有300元的微利,今年1月份幾乎沒有利潤,未來的行情極有可能形成倒掛,3月份之后,鋼材貿易市場的前景實在難以看好。
“價格變動太快了,我做了15年鋼材貿易,從來沒有遇到過現在這樣的情況。即便是上世紀90年代,國家為控制經濟過熱采取宏觀調控政策,導致鋼價下調,當時鋼價是三四年調整才50%,這次太快了。”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貿易商這樣感嘆。
令貿易商頭疼的不僅是上游鋼廠不斷漲價,下游用鋼大戶對貿易商也是步步緊逼。東莞市豪源貿易有限公司總經理盧錦元告訴記者,公司的客戶很難將成本轉嫁給終端用戶,原因是很多造船、家電或者建筑等用鋼行業都是提早拿到了今年產品訂單,在價格已定的情況下,當鋼材價格上漲時,這些用鋼企業為了自身利益也只好參與壓價,導致貿易企業在中間受到上下游雙重擠壓。
進口貿易成 “香餑餑”
由于國內鋼材出廠價格 “芝麻開花節節高”,使得一些國內鋼材貿易商把眼光盯在了鋼材進口貿易上。
據記者了解,中國目前的鋼材價格遠高于世界主要鋼材出口國。許廣志告訴記者,按照這個情況,中國的鋼材很難出口,做進口反倒有利可圖。
據海關最新數據,2008年全年累計出口鋼材5923萬噸,同比下降5.5%,這也是2002年以來連續6年增長后的首次下降。
許廣志告訴記者,公司現在的主要利潤就來自于進口貿易,事實上,很多有能力的鋼鐵貿易企業都在采取這個辦法來賺取利潤。目前主要從價格最為便宜的俄羅斯等原獨聯體國家進口鋼材,以熱軋卷板為主,俄羅斯的熱軋卷板在480美元/噸,而國內相同產品的價格要在3800元/噸。兩相比較,做進口貿易每噸還可多賺1000元左右。
與天津物產金屬國際貿易有限公司情況類似,此前一直專門做國內鋼材貿易的東莞市豪源貿易有限公司也在這股趨勢的帶動下,在今年初嘗試起了進口貿易。
盧錦元向記者表示,由于手頭資金不充裕,他只從烏克蘭進口了4000噸的熱軋卷板,但很快就由于價格低廉銷售一空,另據他介紹,來自中國臺灣的一些鋼材在尚未報關之前便被用鋼企業預訂。
中國鋼鐵工業協會提供的數據顯示,2008年12月份,上海已經有中國臺灣產熱軋卷板開始銷售中東進口市場(迪拜CFR)和東南亞進口市場(CFR)的熱軋卷板價格也比中國市場價格低29.6%。巨大的價差使中國的鋼材貿易商看到了贏利的新路。
2009年2月底將有烏克蘭及其他國家或地區的30萬噸熱軋卷板進入中國市場,這些熱軋卷板由國內貿易商訂購,占國內熱軋卷板月產量的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