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經濟形勢分析

金融海嘯下軟價值戰略研究 (五)

2009-2-19 4:00: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鄭壯洪
    在金融海嘯吹襲下,全球經濟難逃漫長寒冬。金融危機殃及實體經濟,中國外銷市場大幅度萎縮。大型企業轟然倒下,骨牌效應比中小企業更為嚴重,供應鏈上下游企業難逃一劫。中小企業處于跨國產業鏈底端,獲取的附加值越來越低,在退稅率調整和《勞動保護法》的沖擊下,企業抗風險能力差,資金鏈隨時斷裂,面臨嚴重的生存危機。
    基于此,如何通過軟價值提升企業供應鏈管理的軟實力,達到企業長期競爭優勢,已經成為社會關注焦點。本文著力供應鏈上下游企業商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和海關關務創新戰略,提升企業國際競爭力。
    供應鏈金融創新戰略
    在金融海嘯的沖擊下,國內中小企業資金鏈隨時斷裂,政府在政策上應積極引導出口保險公司和銀行推廣供應鏈金融,促使我國產業鏈升級,把握戰略制高點。
    供應鏈金融創新通過整合產業上下游企業應收賬款、應付賬款和庫存,依托供應鏈的交易關系和結構,借助供應鏈核心企業或保險公司的信用,置于供應鏈整體框架下考慮,以獲得銀行融資,解決中小企業資金鏈斷裂的問題,提升供應鏈的價值乃至整個產業的競爭力。
    1.出口信用保險戰略
    隨著全球企業欠款指數不斷上升,全球性信用危機對中國出口企業沖擊甚深。中國出口企業存在對方不付款的風險,銀行貸款條件日益苛刻,出口信用保險讓企業規避這一風險,給企業提供出口融資。
    出口信用保險取代銀行中間地位,進出口雙方采取類似傳統賒賬做法,是集商業資信調查、貿易融資、應收賬款及信用保險擔保為一體的新興綜合性金融業務。出口信用保險為無追索權貿易融資服務,包括信用風險保障,方便企業管理好未到期發票。
    隨著國際市場競爭加劇,要求買家提供100%貨品資金擔保的信用證結算方式受到海外買家的抵制。為了擴大出口,中國出口企業用放賬(O/A)、付款交單(D/P)、承兌交單(D/A)等方式與海外買家進行交易,收匯風險大大增加。中國出口企業通過投保出口信用保險,并將賠款權益轉讓給銀行,可以得到銀行貿易融資。信用證項下可以進行出口押匯和出口貼現。
    貿易融資戰略降低企業出口風險,緩解了銀根緊縮政策下出口企業的貸款難困境。
    2.供應鏈銀行融資戰略
    在國際貿易融資上,國內銀行尚未廣泛采用創新的業務流程和模式。銀行與企業之間缺乏一個信息樞紐平臺,無法實現商流、物流、資金流和信息流一體化和可視化,數據無法實時傳遞和動態分析,導致融資期限與貿易周期無法匹配。供應鏈單個貿易環節的銀行融資模式沒法響應企業一體化融資需求。在電子商務和移動商務上,國內銀行核心業務系統無法應對市場需求。為此,銀行可單獨或通過銀聯打造銀企電子商務平臺,整合供應鏈上下游商流、物流、資金流和信息流,為企業提供國際貿易和物流融資解決方案,實施銀行融資創新戰略,提升企業競爭力。
    核心企業貿易融資創新,銀行可根據應收賬款給核心企業貼現或提供相應貸款,或者核心企業將應收賬款通過國際保理投保后賣給銀行,以解決資金鏈困境。
    中小企業貿易融資創新,銀行與核心企業、上下游企業簽訂三方背對背授信模式。銀行按核心企業應付賬款以貼現方式支付給供應商或給予供應商相應額度貸款,解決了中小企業融資,實現資金鏈突圍。
    根據上下游企業應收賬款情況,借助供應鏈核心企業的信用,銀行為供應鏈上的單一或多個企業進行的全面金融服務,實現了中小企業應收賬款融資創新。
    3.物流銀行浮動授信戰略
    根據質押物市場行情,銀行通過物流戰略伙伴監控供應鏈相關環節,為中小企業提供浮動貸款額度,降低交易成本和風險。通過一體化信息系統,銀行與物流企業實現在線運營,有效監控資金安全,解決中小企業滾動融資難題。
    物流銀行一攬子授信戰略,根據動態質押貨值,銀行定期調整一攬子授信額度,并將貸款額度直接授予物流戰略伙伴,銀行不參與質押貸款具體運作。根據中小企業動態融資需求,物流戰略伙伴進行質押貸款和最終結算,實現質押業務由靜態向動態、從原材料到產品的轉變,重建供應鏈上下游企業信用機制和應收賬款融資機制。
    供應鏈金融創新開啟了供應鏈上各個主體多方共贏生態圈,開辟了全新的供應鏈融資通道,為改善供應鏈財務管理開創了新的思路。供應鏈金融為核心企業解決供應鏈各環節中的問題。對于上下游中小企業,通過核心企業的資信借用和流動資產的嫁接,供應鏈金融可為其降低融資門檻、拓寬融資渠道。對于3PL,通過與銀行戰略合作,供應鏈金融可為其擴大物流金融產品,提升服務價值。對于銀行,通過對國際貿易供應鏈中資金流、物流和信息流的充分控制、授信評價和風險控制由單一客戶轉變為基于供應鏈交易模式和供應鏈財務狀況,完善了業務結構和風險管理機制,豐富了金融產品組合收益。
    4.風險控制戰略
    供應鏈金融有效解決供應鏈核心企業和上下游企業融資環節,但其本身也存在潛在風險。
    其一,供應鏈融資是基于供應鏈整體和核心企業信用實力,隨著融資工具向上下游延伸,風險也會相應擴散。因此,銀行必須認真考慮核心企業產品在國際市場前景和核心企業轟然倒下所帶來的骨牌效應和供應鏈金融災難。
    其二,國內信用體系尚未完整建立,供應鏈上下游企業和銀企之間沒有相對可靠的信用保證,從而不能準確了解供應鏈的整體情況。銀行通過調閱財務報表、查看過去的交易記錄,幫助核心企業評估供應鏈成員,并把潛在的不良成員剔除出去,保證供應鏈健康發展和銀行資金安全。
    最后,供應鏈金融可能涉及到的國際貿易、匯率變動和保險必須考慮在內,否則,也給銀行帶來不小的損失。
    5.供應鏈金融體系創新戰略
    a.政府立法
    出口信用保險在《外貿法》和《保險法》中未明確,造成相關經營體制和管理體制不穩定。因此,出口信用保險立法勢在必行,對承保范圍、保費率、損失界定等加以統一規定。
    物流銀行和貿易融資需要動產、權利等作為擔保物來保證貸款安全,《擔保法》和《物權法》在法律及配套措施上不完善。政府必須通過完善法律,允許各種融資擔保物融資,建立相應配套規范和透明化信息系統,規避擔保物多次融資等欺詐行為,降低供應鏈融資成本。
    b.政府財政支持戰略
    加入WTO后,國家通過外貿發展基金直接補貼受到限制。外貿結構、保險經營范圍和保險費用等不利因素影響中國出口地企業投保出口信用險。國際貿易壁壘和綠色壁壘增加了出口企業的成本,國家可通過提供出口信用保險補貼,支持和擴大出口。加大了對新興市場出口補貼力度,推動國家外貿市場多元化戰略的實施。
    c.商業性出口信用保險戰略
    由于出口信用保險政策性和商業性混為一體,削弱了政策性業務促進出口,限制了商業性業務的發展。因此,在外資出口信用保險公司搶灘國內市場之前,培育本土化商業性出口信用保險市場大勢所趨。
    d.出口信用保險業務創新戰略
    出口信用保險公司服務對象過窄、業務品種較少。險種偏重于短期險應收賬款月結90天之內,無法響應市場應收賬款月結120天、150天或180天甚至更長的需求。保險賠付不規范,十幾年來平均賠付率僅65%。信用保險的國別限額和承保條件不合理。
    因此,出口信用保險公司需拓展服務范圍、擴大承保地區、降低保險費率、建立風險評估體系。
    e.出口企業信用管理、風險管理和融資戰略
    由于信用度不高,中小外貿企業在海外市場上很難與國際大公司對話。通過出口信用保險,中小外貿企業迅速提高信用級別,勝算海外。
    信用保險確保企業安全收到貿易應收賬款。通過信用保險戰略,中小外貿企業可采取多種靈活付款方式來達成貿易合同,提高競爭力。
    通過出口信用保險公司,出口企業掌握國外買家風險調查評估,準確選擇貿易對象,可以將已投保的出口信用保險權益轉讓,取得銀行出口融資。(完)
    鄭壯洪MBA,軟價值、軟戰略和軟優勢提出人,留英供應鏈管理專家,供應鏈管理科技平臺發明人,VMI創新領域領軍人,國家高級物流師、聯合國/WTO國際貿易中心培訓師,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物流信息化專家,中國物流學會特約研究員,長期從事信息技術、物流和供應鏈前沿領域的研究、開發和應用。作者信箱:zhenguk@gmail.com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