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份我國鋼材進出口雙下降,說明了什么?
2009-2-16 14:50: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 蘭格鋼鐵信息研究中心張琳
在當前動蕩的市場中,鋼廠和消費者都受到高價庫存的沖擊,世界各地鋼鐵企業被迫減產30%~50%,并且還影響到企業的現金流和資產負債。世界各國各地區投資和私人消費支出萎縮直接沖擊著建筑用鋼和汽車用鋼的需求。
海關總署2月11日數據顯示,1月份我國鋼材進出口雙雙下降,其中進口鋼材87萬噸,同比減少55萬噸,下降38.7%;環比減少6萬噸,下降6.5%。出口鋼材191萬噸,同比減少222萬噸,下降53.8%;環比減少126萬噸,下降39.7%。這是中國進出口連續第三個月下降,為10年來首次。
海關總署2月11日發布數字顯示,我國1月份外貿進出口總值同比下降29%,降幅比上月加深17.9個百分點。1月我國進口同比下降43.1%,出口下降17.5%,降幅比上月分別加深21.8點和14.7點。1月我國實現貿易順差391億美元,同比增長102%,比上月多增1.2億美元。如果剔除春節假期因素,我國1月份的出口值同比增長6.8%,進出口值和進口值分別同比下降8.2%和26.4%。如果剔除春節假期因素,今年1月份進出口、出口值分別比去年12月份增長4.6%和10.1%,進口值下降3.8%。
中國經濟發展和經濟增長在相當程度上依賴于出口和國際市場。雖然目前國際市場由于金融危機帶來了很多的梗阻,但國際市場的開拓依然是中國經濟發展的一個很重要的方面。從鋼材進出口的 “雙下降”,我們可以分析:
一、印證世界經濟仍在衰退中
進出口連續下降進一步印證了世界經濟已步入衰退期,國際市場的需求能力不斷下滑。此次經濟危機中,鋼材降價的速度超過以往。全球性金融危機給各國經濟造成嚴重影響,信貸供應降低、投資風險加大、私人消費下降、貿易萎縮,世界各國宣布的經濟刺激計劃暫時難以立竿見影。隨著全球經濟自谷底回升,到2009年第四季度國際鋼材需求才有望相應增長。
二、中國外貿寒冬還在繼續中
中國外貿企業的寒冬還在繼續,面向歐美市場企業的盈利能力與經營運作能力將受到更為嚴峻的挑戰。這些企業吸納就業的能力將進一步減弱,從而加大社會就業壓力。
三、貿易順差不確定性增大
2009年貿易順差面臨著較大的不確定性。這取決于中國經濟與世界經濟恢復時間與程度的對比。貿易順差如果提高將進一步增加流動性的壓力,在經濟復原后甚至可能再次引發流動性過剩。
四、2009年第四季度出口有望回暖
2009年出口形勢總體仍然不容樂觀,但后半年,尤其是第四季度有望回暖。影響中國出口的主要因素是世界經濟衰退的程度與持續時間,另外也取決于中國外貿企業的加快整合與產品結構調整、苦練內功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速度。
五、一些國家開始提高部分鋼材產品進口關稅,保護本國產業
從目前的國際經濟形勢與我國進出口的現狀來看,中國鋼材出口的難度在加大。目前一些國外鋼廠在極力呼吁本國政府保護本國工業,如印度國有鋼鐵企業印度鋼鐵管理局呼吁政府提高鋼材進口關稅,并且恢復2008年4月29日取消的對進口鋼筋、型鋼等長材產品征收14%的附加關稅;俄羅斯聯邦政府有選擇地提高鋼材產品進口關稅,主要針對一些長材產品(如鋼筋)、鍍鋅板和管材;美國要求所有經濟刺激計劃項目都必須使用美國制造的設備和商品,這種做法不僅違背了美國有關自由貿易的承諾,還為其他經濟體作出了貿易保護主義的“壞榜樣”。
俄羅斯鋼管生產企業對2月9日政府實施的部分品種軋制鋼材和鋼管征收15%~20%的提高進口關稅表示不滿,認為新關稅僅僅涉及的是石油和天然氣用大口徑鋼管。筆者認為,關稅不是萬能的,促使需求回升才是保證各個國家鋼鐵工業正常發展更為有效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