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經貿資訊

歐洲時報:各國自掃門前雪 貿易保護考驗智慧

2009-2-16 14:10: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法國《歐洲時報》日前發表評論文章稱,危機當前,各國政府在“自掃門前雪”之際,對于什么該保什么不該保,須有清醒認識。危機中既要反對貿易保護,又要支持就業保護;既要保護受薪人飯碗,又要保護自由競爭;既要出臺有效保就業措施,又要不傷企業筋骨元氣;保與不保之間,考驗各國政府智慧。     文章摘錄如下:
  日前,美國新總統奧巴馬推出雄心勃勃、天文數字之刺激經濟計劃中,有一項“買美國貨”的附加條款,一經曝光,即因其顯而易見的貿易保護主義色彩而遭內外嗆聲,全球撻伐。奧巴馬倒是能知錯即改,立即“軟化”該條款,使之胎死腹中。
  法國新近推出的“防止將車廠外遷”之拯救汽車業計劃,也被歐盟伙伴批為有貿易保護主義之嫌。法國隨即辯駁稱計劃主旨是為企業裁員設障,保護就業,而非保護貿易。
  可見,危機當前,各國政府在“自掃門前雪”之際,對于什么該保什么不該保,須有清醒認識。美國版貿易保護主義,違背自由貿易原則,限買國貨從長遠看,亦如飲鴆止渴,后患無窮。這個道理,昭然若揭,在危機形勢下,喊打這種保護主義,應為各國政府的職責。日前,中國明確表態,4萬億救市計劃不支持任何“買中國貨”之“提示”,顯示反對貿易保護主義的決心。
  但是,并非所有保護主義都不可取,也并非所有自由主義都堪提倡。比如:對受薪人的崗位,也就是老百姓的飯碗,在危機中予以保護;對缺乏社會責任感、追求利潤最大化的企業裁員“自由”予以限制;都是十分必要的。
  在當前深重危機之中,法國社會最為關心的問題就是一般民眾購買力下降。如果企業因危機而擴大裁員,連工資都沒有了,購買力更成奢談。所以,法國政府以保護就業為訴求的救市措施,是應該給與肯定的。
  無獨有偶,日前中國政府下發通知,就裁員問題對各地提出規定:企業裁減人員20人以上須提前說明情況,在聽取各方意見后再向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行政部門報告裁減方案。這一措施,出臺于裁員相對于歐洲更加自由的中國以及就業問題凸顯的危機形勢下,可謂一項及時而睿智的決策。
  從人之生存與發展權利理念考量,以當今中共“以人為本”執政方略衡量,求社會長治久安目標之達成,危機時刻,保老百姓的飯碗,可謂“悠悠萬事,惟此為大”。
  從“擴大內需”應對經濟危機影響著眼,保護就業也是治本之策。中國經濟在從出口型向內需型轉型的過程中,要“刺激”的正是草根階層受薪人乃至龐大農村人口的“需求”。如果崗位不保,需求何來?可謂“皮之不存,毛之焉附”?
  誠然,危機中保就業,不是依靠如法國的給企業“輸血”扶持、中國給企業幾項限制政策,就可以解決問題的。企業社會責任感,與員工共渡危機的意志與信心,才是更為寶貴的保護就業資源。失此,克服就業危機,將成企業、政府與受薪人之間一場新的利益博弈,保護就業措施將被大打折扣。 
  眾所周知,任何政策都有空子可鉆,任何數字壁壘都有繞行的可能。如果老板們不放棄利潤最大化的訴求,沒有“以受薪人為本”的道德水準,沒有企業也肩負維護社會穩定職責的認識,被動執行保就業條款,危機可以“渡”一時,而更大的危機卻將伴隨企業之“一世”。當勞資沖突爆發之際,兩敗俱傷是必然的結局。
  危機中既要反對貿易保護,又要支持就業保護;既要保護受薪人飯碗,又要保護自由競爭;既要出臺有效保就業措施,又要不傷企業筋骨元氣;保與不保之間,考驗各國政府智慧。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