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生產資料論文

四川省完善商貿流通體系擴大消費成效顯著

2009-2-15 15:48: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為建設西部商貿物流中心,四川省以完善商貿流通體系為重點,制定規劃、重點推進,成效顯著。2008年四川省克服地震和金融危機不利影響,商貿流通和服務業總量穩步增長,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4801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9.6%。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搞活流通擴大消費的意見》(國辦發〔2008〕134號),了解和宣傳四川省完善商貿流通體系擴大消費方面的經驗,成都特辦對四川各市州的相關措施和成果進行了專題調研。 
  一、商貿流通體系建設與完善對四川省社會消費起到了極大的促進作用 
  (一)農村流通網絡的完善帶動了農村居民消費 
  2008年,四川省依托“萬村千鄉市場工程”、“雙百市場工程”、“雙示范市場工程”、“家電下鄉”等項目進一步完善了農村流通網絡,商貿流通總量穩步增長。“萬村千鄉市場工程”累計吸收農民就業7.5萬人,帶動農村消費180億元。“雙百市場工程”和“雙示范市場工程”(農產品(15.93,0.33,2.12%)示范市場和示范流通企業)帶動試點企業投資10.9億元,新增交易額61.7億元。“家電下鄉”銷售112.7萬件(臺)產品、金額突破16億元,農民可領補貼2.1億元,真正做到了農民得實惠、企業得市場、政府得民心。 
  (二)城市便民體系的拓寬和現代服務業的發展擴大了城市居民消費 
  四川省積極推進城市便民體系的建設,社區商業示范區、示范超市、便利店、便民菜店和標準化菜市場的改造與建設既方便了城市居民消費,也刺激了城市居民的需求。民生性、生產性服務業的發展提高了四川省流通現代化水平,擴大了市場消費。2008年四川省餐飲業和住宿業銷售額2008年突破900億元,達到925.1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1.5%;連鎖經營不斷發展,連鎖率同比提高了5個百分點,達到19.5%;會展經濟發展迅速,在地震的不利影響下2008年仍舉辦會展活動280個,直接收入13.5億元。 
  二、四川省各市州完善商貿流通體系促消費的措施和經驗 
  (一)科學規劃、統籌發展 
  四川各市州均將科學規劃作為建設和完善商貿流通體系的前提與基礎。為發展服務業,成都市制定和完善了《成都市服務業發展綱要》、《全市服務業發展規劃》和《加快建設西部商貿中心的意見》。南充市編制了南充市城市商業網點規劃》作為打造特色商業街的依據和指導。達州市先后發布實施了《秦巴地區商貿物流中心發展規劃》、《達州市商業網點規劃》及《達州市物流園區建設規劃》等商貿物流規劃,有效地推動了秦巴商貿物流中心建設。為發展民族地區商貿流通,甘孜州啟動了城鎮商業網點規劃的編制工作,同時要求各縣加強商業網點的規劃編制工作。商貿流通體系建設規劃先行,保證了四川各地商貿流通體系的統籌協調發展。 
  (二)政策支持,保障有力 
  為確保規劃有效落實,四川各市州出臺了一系列優惠扶持政策,為商貿流通體系的建設和完善提供管理、資金和服務上的支持。成都市于2008年12月27日出臺《關于加快服務業發展若干政策的意見》,首次明確積極推進現代服務業重點集聚區建設,以房租補貼、搬遷補貼、地稅留成獎勵等方式鼓勵集聚區服務業的發展。達州市出臺《關于加快服務業發展的若干意見》、《關于促進流通業發展的若干意見》、《關于大力推進連鎖經營發展的意見》等一系列政策文件,以財政和金融手段支持流通企業進行結構調整,通過財政補貼、便利土地使用等方式鼓勵企業在城市社區和農村建立營銷網絡,提供政府公共服務,搭建商貿平臺和農副產品信息平臺,有效促進了現代商貿流通體系的建立。為推進城區農貿市場整改升級,遂寧市出臺了優惠扶持政策,設立整改達標獎,整改“創星”鼓勵獎和整改投資激勵獎,“以獎代補”,引導業主實施硬件改造。為促進特色商業街的發展,南充市發布《關于加快服務業發展的意見》,各區縣也對商業街的建設給予補貼等優惠政策。 
  (三)培育重點、輻射拉動 
  在商貿流通體系建設和完善的過程中,四川各市州基本采用的是主抓重點、重大項目推進全面發展的方式,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在農村商貿流通體系建設中,各市州主要以“萬村千鄉市場工程”、“雙百市場工程”、“雙示范市場工程”、“家電下鄉”等項目為載體,發揮輻射作用,帶動新型農村商品市場網絡的構建與完善。2008年,四川省新建改造8000個農家店、36個配送中心,累計建設和改造農家店2.5萬個、配送中心120個,覆蓋全省68%的鄉鎮和36%的行政村,有效促進了農村基層商業網點的建設。“雙百市場工程”和“雙示范市場工程”累計實施項目56個,集聚輻射能力日趨增強。如位于達州市的四川一新公司是2007年度“雙百市場工程項目”的農副產品流通企業,其銷售范圍已覆蓋四川、重慶、湖北、陜西4省市結合部的37個縣區市。 
  在城市商貿流通體系完善的進程中,各市州積極探索重大、重點項目推進機制。成都市加大對服務業重大項目和災后重建項目的協調服務力度,完善了項目庫建設、動態管理和目標考核機制;加大重大項目的促建工作,促進北部商貿城核心項目國際商貿城、成都國際汽車博覽新城項目動工建設和成都西部醫藥貿易中心項目、龍泉和青白江市場完成規劃設計;重點跟蹤紅星路商業廣場、人民商場二期等總投資5億元以上的商貿流通項目,各項目均進展順利,基本達到目標進度。達州市著力培養秦巴物流園區、化工物流園區、再生資源交易市場、汽車交易市場等一大批重點項目,特別是2008年以開展“市場體系建設年”為抓手,全面啟動30多個商貿物流重點項目,新增營業面積23萬平方米。2008年南充市服務業項目總投資近12億元,其中總投資3億元的新世紀購物廣場主體地基工程如期完成;總投資5000萬元的川東北食鹽配送中心和總投資6000萬元改擴建的賽麗斯商城已投入經營;總投資5000萬元的川東北煙草配送中心竣工投入使用;總投資2000萬元的中國西部繭絲綢交易中心建成投入使用。地震重災區德陽市以市場服務體系災后恢復重建為推動力,積極組織做好恢復重建項目的實施,刺激消費,拉動內需。截至2009年1月7日,德陽市市場服務體系災后重建開工32個,累計完成投資1.26億元。 
  (四)突出特點,發展特色 
  四川各市州在建設完善商貿流通體系的過程中,根據本地特點和市場需求,集中力量發展優勢產業。成都市大力推進服務業,將服務業作為產業納入全市經濟發展總體規劃發展統籌促進。達州市發揮地處川渝鄂陜交界的地理優勢,打造輻射4省9市的區域性現代商貿物流中心。南充市發展特色商業街,現有品牌服裝街7條、美食街13條、裝飾建材街2條、旅游商品街1條、通訊器材街1條,2008年實現銷售收入近15億元,為全市經濟發展帶來生機和活力。甘孜州從民族貿易發展入手,形成了“一節點三基地三中心”的戰略布局,即建成康定以邊銷茶物流和民族特需商品供應為主的物流節點,建成康定、甘孜、理塘重要商品儲備基地和商貿流通中心。 
  通過這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措施,四川省商貿流通體系得到了發展和完善,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在大地震和金融危機的雙重打擊之下仍保持了較快的增長。為進一步擴大內需促進消費,四川省商務系統將從健全農村商品市場體系暢通消費渠道、大力推進商務富民工程提高消費能力、推進商貿流通業加快發展改善消費環境、加大商務投資力度擴大內部需求等四個方面著手,推動四川省商貿流通工作再創高峰。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