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經濟形勢分析

用優勝劣汰眼光看企業進退

2009-2-13 16:09: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 隋秀勇
    優勝劣汰是一種正常的市場現象,是市場資源優化配置和市場自我調節的一種手段。為何這種現象發生在我國的航空市場時,卻引來諸方的口水戰?
    問題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在航空市場不景氣的客觀條件下,國有航空公司得到了國家的注資,而民營航空公司卻因資金短缺瀕臨倒閉;二是,國家對國有航空在產業政策上的傾斜;三是,正是由于民營航空的出現,打破了國有航空的壟斷,民營航空搞活了市場,刺激了服務競爭。
    眾所周知,資本是逐利的,民營資本更是如此。民營資本進入航空業之時,正值行業的上行期,其進入航空市場的目的不言自明。民營航空包括打折機票等種種方式都是市場競爭的手段,可以說是市場經濟規律的必然產物。但是市場是殘酷的,在某種程度上說,民營航空公司當前的處境,是與他們對瞬息萬變的市場環境估計不足造成的。而且,航空業是一個高投入、高風險行業。部分航空公司退出市場,也是市場新陳代謝的正常規律,不應大驚小怪。我們更應該看到,在一片蕭條的航空市場中,春秋航空和吉祥航空取得的不錯成績,進一步佐證了民營航空公司要在市場中站有一席之地,也必須經過風暴的洗禮。
    企業要生存發展,就必須樹立危機意識,懂得市場優勝劣汰的規律。要不斷創新,升級產業,努力把自己打造為優質企業。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