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信息化資訊

管理軟件逆勢火熱:升級尚需量力而行

2009-2-13 1:20: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本報記者 毛晶慧 
  “當下,管理軟件肩負著幫助企業進行結構調整的使命,這讓管理軟件在此次金融危機中異軍突起,逆勢火熱。”國內行業管理軟件商博科資訊董事長兼總裁沈國康近日在接受中國經濟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管理軟件可以通過對成本的準確核算來達到節約目的,面對金融危機的影響,國內一些企業正積極應對,把信息技術投入作為企業消除當前不穩定因素、消化成本上升的重要手段。
  逆勢火熱
  “金融危機下企業結構調整勢在必行,占全國企業總數99.5%的中小企業對此呼聲最高。”沈國康向記者表示。
  金融危機的強烈沖擊導致中小企業大面積倒閉,在促使國家出臺融資舉措拯救中小企業的同時,再次引發了人們對中小企業長期存在的產業結構層次不高、整體素質較低、增長方式粗放等問題的思考。中小企業結構調整的迫切性日趨凸顯。
  在日前進行的“支持中小企業加快結構升級,促進中小企業健康發展”的中國政府網專題訪談中,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小企業司相關領導進一步指出,要特別關注對“專、精、特、新”和“優、強”中小企業的支持,引導中小企業與大企業開展協作配套,支持中小企業更多地應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推進信息化建設,在結構轉型升級中發揮作用。
  據一家采用了博科供應鏈管理軟件(MySCM)的制造企業提供的數據顯示,在物流供應鏈信息化系統的協助下,該企業對客戶需求變化反應時間平均減少了50%;采購、銷售、物流、財務等工作人員的工作時間也減少了50%至70%;原材料以及成品庫存減少了10%至20%;物流費用減少了5%。由于計劃性增強了,該企業的日常訂單隨之增多,總體可以降低50%左右的支出成本和20%的人力成本,并使加急成本降低了15%至50%。
  實際上,無論是身處順境還是身處逆境的企業都需要一種涉及整個供應鏈執行、協同和可視性的解決方案,而且這種解決方案需要具備良好的可擴展性。在金融危機的關鍵時刻,這無疑為管理軟件廠商帶來了新的機遇。
  “供應鏈管理戰略正被融入企業發展戰略中,在幫助企業度過危機方面,管理軟件的作用形成了標桿效應。”著名信息化推廣專家季獻忠在接受采訪時認為,金融危機后,供應鏈管理在企業管理中的地位將被重新提到新的高度,以供應鏈信息化為契機,著眼供應鏈管理水平的提高,進而促進企業對外部環境與內部資源的優化整合配置,是完善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有力武器。
  量力而行
  “目前,企業信息化市場有兩股力量在相互博弈:一方面,企業收入的下降可能會影響其在IT和信息化方面的投入;另一方面,企業看到了利用IT技術提升管理、降低成本的重要性,可以借機調整,完成在業務繁忙時沒有完成的工作,為危機過后的復蘇打好基礎。”季獻忠向記者表示,從整體市場的效果來看,后一種力量可能會占上風。
  事實也證明,國家針對中小企業結構調整的注資舉措以及企業結構升級對管理軟件的需求,讓管理軟件呈現出逆勢上揚的態勢。
  不過,對此有專家進一步提醒:在金融危機寒潮之下,企業通過結構調整苦練內功,通過管理軟件實現管理升級,要量力而行。
  專家認為,切合企業需求的管理軟件才是企業結構調整的助推器,通過與客戶同步的管理軟件幫助企業提高抗風險能力,是管理軟件廠商肩負的使命。
  博科資訊董事長兼總裁沈國康對此也表示,管理軟件廠商要明確中國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所處的生存環境,真正幫助企業渡過難關。沈國康說:“一方面,軟件廠商要與客戶同步,站在前瞻立場上分析企業面臨的外部環境的變化,明晰客戶在當前對成本控制的需求,同時著眼提高客戶管理水平,提供切實有效解決問題的產品;另一方面,在產品研發階段為客戶提供高效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并立足易用性原則,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幫助客戶贏得反應時間,真正做到與客戶同步,實現管理軟件價值的最大化。”
  沈國康進一步分析認為,管理軟件廠商要肩負起人才培養的責任,“人才是中小企業變革的動力,企業信息化和標準化的不斷推進和思想觀念的更新,固有工作流程和工作模式的轉變,都有賴于高素質信息人才的培養和引進。”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