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鋼市的“七年之癢”
2009-2-12 15:14: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董文勝
從2002年到2008年的7年間,每年春節后,中國鋼材市場都順理成章地迎來一波15%~30%不等的春季行情。2009年,經歷了全球金融危機洗禮的國內鋼市還能繼演昔日的瘋狂嗎?樂觀的貿易商早已囤貨待漲,而謹慎的分析師則認為,7年的行情已顯疲態,不要對市場抱過高期望。
樂觀的情緒似乎還在蔓延。從2008年11月份中旬以來,已經連續10周上漲的鋼價,在節后第4個交易日仍然沒有停止咄咄逼人的漲勢。但分歧已經產生。行業分析師已經在為鋼材7年的瘋狂 “游戲”作風險提示:今年的春季行情是一個小概率事件。在中國宏觀經濟下行周期中,缺乏出口支撐的背景下,節后鋼價漲得越高,跌得就越深。
是危言聳聽,還是過于悲觀?我們回頭再來看看持續7年的鋼材春季行情,到底是什么力量在為這一波波行情推波助瀾呢?
從2002年開始。中國經濟在經歷了多年的下行周期之后,迎來上行的拐點。從2月份下旬開始,持續了4個月的春季行情,平均漲幅達到13%。2003年,從2月中旬到6月份,國內鋼價反反復復,漲幅超過10%。2004年,2月份初到3月份上旬,國內鋼價漲幅只有3%。2005年,從2月份中旬到3月份下旬,國內鋼價漲6%。
經歷了陣痛的鋼鐵業還是延續著上行的景氣周期。2006年,國內鋼價從2月份初一直漲到到6月份。漲幅達到30%。值得關注的是當年鋼材出口增幅達到89%。2007年節后兩周內漲幅只有1%,再往后4~5月份才出現大幅上漲,3個月行情漲幅為9%。下半年鋼價漲得更兇,全年漲幅達到34%。
2008年是中國鋼材市場最為瘋狂,也是最為慘痛的一年。春節后第一周微漲,第二周漲8%。一直漲到6月份上旬,漲幅達到29%。下半年受全球金融危機以及國內外宏觀經濟進入下行周期影響,全年國內鋼價下跌20%。而出口下降12%,也是5年來的首次下降。
如果,我們總結一下7年來的鋼材春季行情,會發現一個共同的背景:中國經濟處于上行周期,投資旺盛;國際需求強勁,出口拉動支撐鋼價堅挺。但在2009年,國內鋼材春季行情的宏觀條件已經不具備。4萬億投資能帶動多少企業與社會投資具有諸多不確定性;而節后房地產新增開工項目有多少?實際情況也很難讓人樂觀;2009年的鋼材出口下滑是明擺著的事實;國內鋼鐵產能潛在1.6億噸過剩,也已經成為鋼價上行“天花板”;緊張的中外鐵礦石談判尚處于緊鑼密鼓之中,此時的鋼價上行,對中國鋼廠無疑是“殺雞取卵”。目前市場上鋼材資源供應處于偏緊狀態,中國鋼材庫存處于近期低點,市場信心比較足。貿易商囤貨待漲不無道理。中鋼協一位負責人認為,傳統的春節行情有可能出現。政策的刺激作用與鋼廠庫存調控的效果已經顯現。
而更多的業內人士認為,鋼價的平穩上行對市場來說,可能是一個更為理智的選擇。要指望出現習慣性的春季行情,對于已經反彈10%~30%的鋼價來說,有些難度,風險也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