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經濟形勢分析

2008年消費形勢分析及2009年展望

2009-1-3 18:12: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受世界經濟衰退、國內經濟周期性調整以及上年居民實際收入增速減慢等因素的影響,2009年消費需求名義增速和實際增速均將有所回落,但消費增速仍將高于最近五年的平均值,消費需求依然是推動經濟平穩較快增長最重要的因素 
    2008年消費需求呈現"三高兩低"的特征 
    2008年我國經濟經歷了本輪增長周期以來最大幅度的調整,在GDP、工業生產、企業實現利潤和財政收入等多項指標增速減緩的情況下,消費需求增勢強勁,居民消費快速增長成為經濟運行中的一大亮點。但是,消費領域也存在汽車和住房等重量級消費增速大幅減緩、消費者信心受到宏觀層面和收入層面不明朗預期的影響而逐季下降等問題。總體看,2008年我國消費需求呈現"三高兩低"的運行特征。 
    消費品零售額名義增長和實際增長皆創十余年的新高 
    2008年以來,消費品零售額增長勢頭表明,目前處于我國實施擴大內需方針以來消費增長最快的時期,在經濟減速的大環境下,居民商品消費逆勢而行,消費品零售額增速逐季加快。前三個季度消費品零售額分別增長21.5%、22.2%和23.2%。1~11月累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97759.2億元,名義增長21.9%,增幅比上半年加快0.5個百分點,比2007年同期提高5.5個百分點,是1996年以來消費品零售額名義增長的新高。2003~2007年經濟高速增長和城鄉居民收入持續增加,為2008年消費快速增長創造了良好條件。 
    1988年、1994年和1995年我國也曾出現過消費品零售額30%左右的高增長,但由于當時物價水平較高,因而消費實際增幅并不高。2008年在全球通脹加劇的不利條件下,中國政府及時、有效地對價格進行了調控,物價水平出現了逐月回落的態勢,1~10月商品零售物價上漲6.7%,比上半年回落0.5個百分點。商品零售物價漲幅減小,提升了消費實際增長水平。1~11月份消費品零售額名義增長21.9%,扣除物價因素,實際增長14.2%,比2007年同期提高1.8個百分點,創造了1994年以來消費實際增長的最高水平。 
    消費需求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穩步提高 
    繼2007年我國消費對經濟增長貢獻率7年來首次超過投資后,2008年三大需求增長關系繼續得以改善。從增速看,1~11月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名義增長26.8%,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15%,增幅同比減慢6.5個百分點;1~11月消費品零售額實際增長14.2%,增幅同比加快1.8個百分點,消費和投資實際增速僅僅相差0.8個百分點,兩者增長的協調性明顯增強。從貢獻率看,2008年在出口需求對經濟增長貢獻減小和投資實際增長明顯減慢的情況下,消費需求實際增長穩步上升,促使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不斷增強。初步測算,2008年前三個季度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53.3%,比上半年提高0.7個百分點,拉動前三個季度GDP增長5.2個百分點。本輪經濟增長周期以來,經濟增長由過度依靠投資和出口拉動開始向主要依靠消費拉動轉變,符合我國宏觀調控方向和長期發展戰略目標。
餐飲、旅游等服務消費增速攀高 
    隨著2007年我國人均GDP達到2500美元,居民服務消費增速明顯加快,對總消費的貢獻不斷增大。2008年1~11月住宿和餐飲業零售額13905.1億元,增長24.9%,同比加快3.3個百分點,比批發和零售業增速高3.1個百分點。旅游消費也呈現較快增長。2008年"十一"期間,全國接待游客1829.1萬人次,同比增長13.2%,門票收入同比增長16.4%,明顯高于2007年同期。"十一"黃金周奧運后效應多點釋放,北京、天津、上海、青島、秦皇島等主協辦城市假日旅游全面升溫,推動了旅游消費的快速增長。 
    汽車和住房等消費升級產品銷售額大幅降低 
    我國消費增速由2000年的不足10%提高到目前的20%以上,與最近五年汽車和住房等消費熱點快速增長密切相關。但是,2008年以來,受到國際油價大幅波動國內成品油價格連續上調、燃油稅改革、汽車消費稅提高以及"單雙號"用車限制等因素的影響,2008年汽車消費增長明顯回落。 
    歐美房地產市場大幅調整、國內房價前期漲幅過高也引發了國內商品房銷售步入調整,許多地區商品房市場呈現"價量齊跌"的特征。2000~2007年我國商品房銷售額年均增長35.3%,商品房銷售面積年均增長26.7%,而2008年年初伊始,商品房銷售額和銷售面積便呈現負增長,前11個月累計增幅分別下降18.3%和19.8%,住房消費處于2000年以來最為低迷的時期。 
    汽車和住房是城市居民第三次消費結構升級的引領產品,也是我國重化工發展階段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其銷售額大幅減少,不僅會下拉消費需求的持續增長,也會對整體經濟平穩運行產生負面影響。 
    消費者信心指數連續三個季度走低 
    消費者對經濟前景、收入預期、物價水平和未來支出等方面的判斷是影響消費者信心高低的重要因素,2008年國內外經濟環境不景氣、物價水平高企、股市低迷、居民實際收入增幅減緩對消費者信心的打擊較大,前三個季度消費者信心指數呈現逐季回落的走勢。前三個季度消費者信心指數分別為94.8、94.1和93.8,10月份為92.4,再創新低,消費者信心指數連續三個季度下滑是2005年以來的首次。 
    2008年消費市場仍將實現20%以上的較快增長 
    1~11月份,消費需求總體增勢較好,物價漲幅逐月回落、國家對農民增收保護政策力度加大、中央和地方政府連續出臺減輕購房者負擔的調整措施,對消費持續活躍有一定促進作用。但消費增長中存在的隱憂不容忽視,國內外經濟增長前景不樂觀、城鄉居民收入實際增幅減慢、汽車和住房消費增勢疲軟、消費者信心低迷均會對今后幾個月消費增長產生抑制影響。總體判斷,第四季度消費增幅將略低于前三個季度,但消費較快增長的趨勢在年內不會改變,2008年將是本輪周期中消費增長的最高峰值年份。 

 2009年消費需求將呈現穩中有落的走勢 
    2004~2008年我國消費品零售額實現了年均15.6%的較快增長,城鄉居民消費需求同步快速增長,廣大居民更多地分享到經濟高速發展的成果。2009年,受世界經濟衰退和國內經濟周期性調整的雙重影響,消費將出現調整走勢,增速比2008年有所下降在所難免。但是,在國家擴大消費政策扶持下,消費需求不會大幅下滑,穩中有落將是其主要走勢特征。 
    國內外總體經濟增長減速不利于消費增長 
    2008年前三個季度我國經濟增長9.9%,預計全年增長9%左右。2009年由于次貸危機影響尚未見底,世界經濟復蘇艱難,世界經濟增長率和貿易增長率將低于2008年,因而將導致我國外需進一步減弱,而國內經濟周期性調整壓力也在增大,預計2009年經濟增長8%左右,比2008年回落1個百分點。經濟增長進一步放緩,將使2009年就業更加困難,企業盈利再度減少,居民工資收入和預期收入更加不樂觀,消費增長將趨于緩慢。 
    GDP和工業增速放緩引發的消費需求降溫將在2009年凸現 
    分析表明,在經歷了經濟增長減慢和工業生產大幅回調后,經過一年至半年的滯后期,消費增速將出現回落,這在以往多次經濟周期變動中已得到印證,因此,2009年消費需求增速減慢,符合經濟內在運行規律,是經濟發展過程中不可避免的調整。 
    收入增長明顯放慢,將導致未來一段時間購買力下降 
    2008年1~9月我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長比2007年同期回落了5.7個百分點,農村居民人均現金收入實際增長回落了3.8個百分點,收入增幅減慢對消費支出減少的影響在2009年將有所表現。受全球金融市場拖累,中國股市難以擺脫震蕩下行走勢,股指大幅下降和房價回落將造成居民財產進一步縮水。居民工資收入和投資收入增長放緩將嚴重影響未來的購買力水平,耐用消費品更新換代有可能明顯減慢。 
    汽車和住房消費短期難以擺脫低迷,消費快速增長缺乏支撐 
    2008年1~11月我國商品房銷售呈現負增長,從目前看,房地產市場的調整遠未結束,雖然國家出臺了多項減少購房者支出負擔的政策,支持住房消費,但是,商品房價格大大高于居民收入水平的問題并未解決,房價繼續保持高位。1~9月份70個大中城市的商品房銷售價格仍上漲8.5%,過高的房價不真正降下來,住房市場難以活躍,對家裝、家具和耐用消費品的連帶影響也是巨大的。2009年汽車市場的消費也沒有樂觀回升的跡象。汽車和住房屬于重量級消費品,且拉動相關消費的作用較大,銷售增勢減緩,對于整體消費需求的負面影響較大。 
    但是,2009年消費增長也存在有利條件。 
    一是物價回落有利于消費增加。目前CPI和PPI漲幅均開始回落,為2009年物價漲幅低于2008年創造了良好基礎,預計2009年居民消費價格上漲4%,低于2008年2個百分點。物價水平降低有利于恢復消費者的信心,也將吸引低收入群體和部分消費品消費需求的擴大。 
    二是國家出臺的減輕購房者負擔的組合系列政策,會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房地產交易的冷清局面。這些政策包括:從2008年11月1日起,對個人首次購買90平方米及以下普通住房的,契稅稅率暫統一下調到1%,對個人銷售或購買住房暫免征收印花稅;對個人銷售住房暫免征收土地增值稅,公積金貸款利率下調0.27個百分點。減少居民購房中間環節的支出費用,對擴大部分住房消費有一定作用。 
    三是國家發改委出臺一攬子強農惠農政策有利于農民增加收入、擴大消費。面對國際糧價回落和農民收入實際增幅減慢,國家進一步加大了強農惠農政策力度。主要包括:較大幅度提高2009年生產的糧食最低收購價格,2009年將統籌考慮化肥等農資價格和糧食價格的變動情況,進一步增加農資綜合直補。提高良種補貼標準,擴大補貼范圍等。 
 擴大消費的政策建議 
    受國內外經濟環境日趨嚴峻、經濟內在運行規律和消費自身結構變化的影響,2009年消費增幅呈現回落走勢不容置疑。建議國家出臺相關政策繼續促進和支持消費擴大,以減緩消費需求的下滑幅度,縮短消費需求的調整周期,培養新的消費熱點,盡可能減小消費降溫對經濟的不良影響。 
    繼續調整收入分配格局,逐步使勞動者報酬占GDP的比例提升為45%左右 
    在人均GDP1000~3000美元的階段,我國國民收入初次分配中勞動者報酬占比由2000年的51.4%降低為2007年的39.7%,呈現連年下降的走勢。因此,要擴大消費必須深化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努力使勞動者報酬占GDP的比例提升到45%左右。 
    2009年要繼續下大力氣調整國民收入的分配格局,建立職工工資正常增長機制和支付保障機制,建議出臺提高工資的細則方案,通過增加居民收入、提高低收入補貼等措施,改變消費者的收入現狀和收入預期,為擴大消費創造條件。 
    加快醫療、教育制度改革,進一步減輕居民消費的后顧之憂 
    住房、醫療、教育和養老等制度改革曾是影響居民消費增長的重大障礙,目前住房制度和社保養老制度商業化和制度化推進較快,老百姓的擔憂減少,但是,看病難、看病貴和教育高收費的問題尚未解決,依然成為一部分人擴大消費的桎梏。建議醞釀兩年之久的"醫改方案"盡快出臺,力爭實現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保率達到90%以上,合理確定基本藥物的價格,減輕群眾醫藥費負擔。此外,應根據物價和財力水平,調高參加醫療保險居民的醫藥報銷比率,并逐步增加門診報銷數額,解決目前農民參加醫保率不高的問題。 
    進一步整頓和改變教育不合理收費的問題,重新思考教育產業化的問題。對于農村,每個縣、鄉都應成立"貧困生求學資助基金",嚴格監督專款專用。要減少醫療和教育方面居民應承擔的費用,增加政府負擔份額,必須增大我國財政社會保障經費支出。與發達國家和其他發展中國家相比,我國政府用于社會保障的比例比較低。最近幾年我國社會保障支出占財政支出的比重為11%~12%,而發達國家一般在30%~50%,我國的水平甚至遠低于印度、泰國等國的水平。在人均GDP進入1000~3000美元的黃金發展期,政府在國民收入中的分配比例必須調整位置,大幅增加公共支出,這樣才能免除居民消費的后顧之憂,使擴大內需、改善城鄉居民生活質量的目標得以實現。 
    從增加建設投資、提升服務水平和規范統計等方面入手,大力推動服務消費 
    隨著一國經濟發展水平和人均GDP水平的不斷提高,服務消費大小逐漸成為產業結構升級和工業化發展程度的重要標志,因此,我國擴大消費不僅要關注商品消費,更要增加服務消費。增加服務消費應采取三方面的措施:一是國家應加大第三產業和服務業基礎設施投資力度,并引導社會投資加大對公共服務領域的投入力度,大幅度降低服務性消費成本,如降低旅游景點門票費,降低甚至取消部分高速公路收費,降低停車場收費標準等。二是引進國外先進的金融交易、高科技信息和物流配送等管理經驗和模式,提高服務消費的服務意識和服務水平,鼓勵和吸引居民擴大服務消費。三是建立門類齊全、數據可靠和覆蓋面廣的服務消費統計體系,定期向全社會提供服務消費的真實增長情況,改變目前服務消費估算偏低的情況,以準確把握消費總量增長趨勢和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祁京梅 作者單位: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