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經濟形勢分析

發展新興戰略產業應布局長遠

2009-12-7 13:59: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國務院近日召開常務會議,提出要抓緊研究提出促進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總體思路和近期工作安排,設立創業投資基金支持新興產業發展。隨后,國務院總理溫家寶發表講話,指出了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選擇標準和方向。由此,我國新興戰略產業的總體路徑和具體部署清晰可見。 
  
新興產業通常指高新技術產業,戰略產業則是指不可或缺的骨干和核心產業,兩者合稱新興戰略性產業。發展新興戰略性產業,不僅能緩解我國當前的低端產能過剩,更重要的是將在應對全球變暖和發展低碳經濟兩大挑戰中搶得先機。 
  
歷史上每一次金融危機都催生了新興產業。新興產業已成為當今世界經濟的主導力量,特別是新能源、新技術將在很大程度上決定我國未來的經濟增長方式、就業結構和收入水平。但當前我國新興戰略性產業發展主要還存在幾方面的問題:一是高水平的重復建設和產量過剩;二是低水平的自主知識產權,核心競爭力嚴重缺乏;三是發展不同步不均衡,低端環節過剩,高端環節缺乏;四是無序和惡性競爭無處不在。 
  
要發展新興戰略產業,就要切實掌控好發展的方向、力度和節奏,特別是要把握好一些關鍵環節。 
  
資料顯示,我國GDP至少有18%是依靠資源和生態環境透支獲得的。新興戰略產業雖然環保,但在生產過程中一樣會產生排放和污染。比如電動汽車的電池和IT業的電子元器件的生產和報廢過程中,均會產生大量有毒有害物質。即使是方興未艾的環保產業,目前也未能實現零排放和循環利用。因此,新興戰略產業必須把技術的研發、創新與應用放在首位,而不是生產規模或是出口創匯,這樣才能避免進入發展—過剩—治理的怪圈。據有關方面統計,我國科技成果轉化率平均僅為20%,發達國家為60%~80%;真正實現產業化的科技成果不足5%,發達國家為20%~30%;技術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只有29%,發達國家為75%以上;高新技術企業的產值在社會總產值的比例僅為2%,發達國家為25%~30%。 
  
高科技成果的產品化是個世界難題,產業化更是難上加難。根據美國的一項統計數據,高科技成果產業化一般失敗率達70%,完全失敗率達20%~30%。對于中國的新興戰略產業而言,除了大力發展風險投資市場、開辦創業板等融資渠道外,還應考慮開辦區域性科技銀行為產業化提供信貸支持。 
  
產學研合作是實現科技成果轉化的重要手段,是發展新興戰略產業的基礎、動力和保障。有專家指出,僅僅是企業、高校和科研院所間的合作還遠遠不夠,我國的特殊國情決定了要官產學研用五方結合。根據國外的技術創新路線圖理論,一個產業的發展是環環相扣的過程。政府不僅要運用系統工程的方法協調落實每個環節的銜接問題,還要消除信息鴻溝,主導統籌調動各方力量。只有形成完整的產業鏈并形成集聚,才能實現資源的最佳配置。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