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交通資訊

燃油稅擇機復擇機 擇機正當時?

2009-1-27 22:32: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1994年:有關部門動議開征燃油稅。 1997年:人大通過《公路法》,提出以燃油附加費替代養路費。 1998年10月:公路法修正案草案將燃油附加費改為燃油稅。 2001年1月:前任稅務總局局長金人慶表示燃油稅將在適當時機開征。 2002年初:金人慶又稱燃油稅將“擇機出臺”。 2005年1月:國家稅務總局局長謝旭人透露燃油稅還需“擇機”。 2006年7月:發改委提出要密切跟蹤國際油價,推進燃油稅。 2007年1月:國稅總局將完善燃油稅改革列入2007年工作范圍。 2008年11月18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能源研究所所長韓文科透露,“燃油稅的推出應該是快了!”這也是近年來權威專家首次改變燃油稅擇機出臺的說法。 2008年11月26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會議認為,完善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實施燃油稅費改革,對于擴大內需,促進經濟結構調整,公平和規范稅負,鼓勵節約能源和保護環境,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會議決定,向社會公布成品油價格和燃油稅費改革方案,并公開征求各方面意見。 2008年12月5日《燃油稅改革征求意見稿》公布,《征求意見稿》第五條是:“成品油價稅費改革方案自2009年1月1日起實施。” 從上世紀就開始醞釀的燃油稅改革,在“擇機”擇了十多年之后,終于看到了推出的曙光。 
國際原油低價之機 
14年來,國內一直圍繞燃油稅的開征問題進行著激烈的爭論,包括環境、能源和交通運輸等部門各執一詞。曾幾度“呼之欲出”,但最終都以“將擇機推出”的官方口徑不了了之。 
擇機復擇機,擇的是怎樣的“機”呢? 
油價。 
按照國際上的普遍觀點,開征燃油稅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契機就是低油價。燃油是基礎性產品,關系國計民生,畢竟私家車小汽車這樣的個人消費僅是燃油消費中的一小部分,而更多的是生產運輸和公共交通的消費。低油價時推出燃油價,能夠減少各行業由此而帶來的“陣痛”。 
然而,近年來,國際原油價格一直處于上升通道之中,今年更是達到了147美元的歷史最高點。而通貨膨脹的威脅和CPI過快增長,正是當時我國國民經濟所面對的緊迫問題。出于這些考慮,開征燃油稅的選項自然被擱置。然而,時過境遷,今年下半年以來國際油價一路跳水,目前已跌至40美元一桶附近,比高峰時期的價格跌去了七成,這也在客觀上為“擇機”了十余年的燃油稅“破繭而出”創造了良機。 
相關部門妥協之機 
一直以來,燃油稅難產的原因除國際油價因素外,如何平衡各方利益也是一個難點,燃油稅的推出將涉及多方利益的分割,其中包括征收環節及征收對象等。12月5日,燃油稅征求意見稿的推出,說明各利益相關部門已在諸多核心利益的分配上達成了妥協。 
在征收環節上,費改稅之后,收費主體是否將會由交通部門轉改為稅務部門,收益問題自然就成為了交通部門的最大擔憂。此外更大的現實難題就是全國公路收費系統大約有30萬左右的工作人員,一旦將過路過橋費全部并入燃油稅,這30萬人怎么辦?正是由于面臨如此巨大的難題,已公示的燃油稅征求意見稿中避重就輕,只拿養路費等開刀。據統計,全國公路養路費系統征收人員數量相對較少,因此這部分改革的阻力也相對較小。 
燃油稅的征收還將涉及中央和地方利益的重新分配問題。此前有專家稱燃油稅可能將在煉油廠出廠環節征收,消息一出便引發了中央與地方利益分配問題的爭論。對此,財政部財科所研究員孫鋼表示:中央財政并不打算收這筆錢,如果在油品零售環節征收燃油稅,便可打消地方政府關于利益分配的擔心。不過,燃油稅究竟屬于國稅還是地稅,中央與地方如何分成,各部門之間的利益如何分配,營運車輛與家用車輛的征收標準如何區分等一系列問題至少在征求意見稿中仍然沒有定論。 
此外,按照現行的模式,各種公路收費由交通部門收取,在向財政部門報賬后,交通部門可以比較自由地支配資金。據統計,僅北京市每年征收的養路費就在40億元左右。燃油稅改革后,這些錢是否將由稅務部門來收,再由稅務部門將錢轉到交通部門?“這里面可能就會有錢是否可以及時、足額撥付的問題。” 孫鋼表示,這些問題將通過財政管理解決。 
幾家歡樂幾家愁 
11月23日,就在燃油稅改革征求意見稿即將出臺的關口,來自全國各地的1773位車主“聯名上書”國家發改委,請求先進行成品油降價,再討論燃油稅的開征事宜。 
誠然,燃油稅的開征有利于體現公平、促進效率,最終達到節能減排的效果。但作為費改稅的一項,開征燃油稅免收養路費必然會讓相當一部分人多交錢。因此,開征燃油稅也引發了許多車主對于油價進一步上漲并成為新負擔的擔憂。就在11月21日,也就是國家發改委研討燃油稅消息發出的第二天,全國許多地方柴油、汽油價格均出現小幅反彈,一些地方還出現了加油站、批發商以及個體車主囤油等現象。這些情況集中反映了許多人對于燃油稅可能造成新的經濟負擔的深切擔憂。 
與燃油稅相關的另一個話題是燃油稅的稅率。目前,世界上有130多個國家和地區在征收燃油稅,稅率也各不相同,從30%到300%不等。中國能源網專家韓曉平表示:“中國要實現可持續發展,最終可能還是要走歐洲和日本式的節能之路。”一些專家和機構也紛紛預測,如果開征,我國燃油稅的稅率應該將會在30%到50%之間。國家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院能源研究所研究員姜克雋建議,我國的燃油稅從一個比較低的稅率開始征收,比如說20%至30%,以后每年再適當提高稅率,大致用5年左右的時間,將國內燃油稅率提高到100%的水平。從已公布的征求意見稿中汽油每升1元、柴油每升0.8元的擬定稅額來看,并沒有超過30%的一般心理預期。 
燃油稅開征后對于國民經濟各部門運行所造成的影響也有待評估。 
對于航空、水運、電力等等非公路部門,以及那些不需要使用道路的用油戶來說,征收燃油稅毫無疑問就意味著付出更多的成本。特別是油價的上漲對于農民與城市公交、鄉村客運、出租車等弱勢行業來講,勢必會帶來很大的壓力,如何對這些行業和群體進行補貼也需要制訂跟進的相關政策。 
對汽車產業影響幾何 
一些專家表示,開征燃油稅將對汽車產業的格局產生影響,一些小排量的綠色環保汽車將受到市場追捧。燃油稅的推廣將使汽車的消費更趨經濟和理性,遭某些地方政府“不公正待遇”的低油耗小排量轎車也將不再受到歧視。 
自從燃油稅費可能出現改革的消息傳出,資本市場上迅速做出反應。以生產小型車見長的一汽夏利隨后連續三天漲停,漲幅高達21%。而來自上汽集團、上海通用、一汽豐田、長城汽車的消息顯示,各大汽車企業都表示將加大推出節能環保車的力度。 
太平洋證券汽車分析師談際佳表示:“燃油的推出,排量1.6L轎車的用車成本將約下降15%。如此一來,在自主品牌中,一汽夏利、長安汽車、奇瑞汽車、吉利汽車將受益;對日系車也有正面影響。” 
新華信咨詢公司分析師回玉梅認為,燃油稅的開征有利于汽車產業升級,將會促進廠家研制更高性能的小排量發動機及各種節能技術。另外,取消養路費后,還會促進家庭第二輛車的消費,增加汽車總量。長期來看,燃油稅對柴油車、電動車的消費也會有促進作用。汽車消費結構也會發生變化,部分購買大排量車的消費者可能會轉向小排量車型。 
不過,長江證券分析師認為,燃油稅對乘用車行業是把雙刃劍。從短期來看,在國際原油價格回落以及國內成品油價格下調的強烈預期下加征燃油稅能有效降低乘用車的使用成本,進而刺激乘用車銷售。但從長期來看,如果國際原油期貨價格再度回到高位,國內成品油價格隨之上漲,所加征的燃油稅將提高乘用車使用成本,屆時可能會抑制對于汽車的需求。 
商用車方面,由于重車、大車的節油效果非常明顯,長期來看,我國的車型結構將會朝著重型化、大型化方向發展。輕型貨車改為重型貨車和小客車改為大客車后,單車運輸能力提高,節約了高速公路的時空資源,對于已經飽和的路段來說,能夠提高貨物和旅客的輸送能力,增加公司的收費收入。因此,對中重型卡車和客車長期是利好,對小型卡車和客車則較為不利。(車 經濟)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