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年天津固定資產投資4500億 重點投向十個方面
2009-1-27 22:13: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按照中央擴大內需加大投入的要求,天津市認真梳理了在建項目。對有條件的項目,深挖潛力,加大資金協調和服務力度,加快建設進度。2008年在嚴把“三關”的前提下,抓緊新開工了一批水平較高、效益較好的項目。全市投資增長進一步加快,全年完成3404億元、增長42.5%左右,增幅創1992年以來最高水平。
對照國家的投向,結合天津在建和規劃項目情況,2009年天津市將在優勢工業、新農村建設、現代服務業、自主創新、循環經濟和生態環境、保障性住房、圍海造陸、重大交通和市政基礎設施、社會事業等十個方面加大投入。
一是加大優勢工業投入。推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加大航空航天、石油化工、先進裝備制造業等支柱產業投入,加快發展生物醫藥、新能源新材料、國防科技等新興產業。建成天堿搬遷、百萬噸大乙烯、煙草擴能、北疆電廠、東北郊熱電廠、曙光高性能計算機服務器、鋰離子電池等項目;加快實施中船重工造修船基地、藍星化工新材料基地、新型運載火箭產業化基地、一重濱;、夏利擴能改造等項目;啟動長城汽車、津能薄膜太陽能電池、中星數字視頻監控芯片等項目。60項重大工業項目今年的投資超過1000億元,全市工業投入2000億元。
二是加大新農村建設投入。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繼續加大優質高效和設施農業投入,提高農業產業化水平;進一步完善農業灌溉除澇體系和城鄉供水設施;積極探索以宅基地換房模式建設新型小城鎮。高標準建設種植業、畜牧業、水產品養殖等示范園區,加快綠色天津重點工程建設,培育花卉良種繁育等十大種業基地;加快永定新河治理、薊運河治理、農村飲水安全和管網入戶工程、南水北調中線干線及市內配套工程建設,啟動獨流減河治理、大黃堡滯洪水庫等項目;建成第一批“三鎮兩村”示范小城鎮,加快西青張窩、北辰雙街和津南葛沽等第二批“九鎮三村”進度,啟動東麗軍糧城鎮、大畢莊鎮等第三批示范小城鎮建設。今年新農村建設投入206億元。
四是加大自主創新投入。圍繞提升全市自主創新能力,加大自主研發、創新能力建設、創新條件建設以及高新技術產業化投入。全面加快20個自主創新產業化重大項目,加快推進天津現代中藥大品種群系統、中科院微生物研發中心等九個大院所和細胞產品國家研究工程研究中心等6個國家及地方工程中心和實驗項目,今年投資119億元。
五是加大循環經濟和生態環境投入。加快循環經濟發展,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城市,推動生態城市建設。推進中新生態城起步區4平方公里水電路等基礎設施建設和周邊環境整治;啟動子牙循環經濟產業園20平方公里起步區基礎設施建設以及報廢汽車拆解、白色家電回收、固體廢物處置等5個產業項目。加快大沽排污河等40條河道的治理。加快在建10座污水處理廠建設,新開工32座,到2010年中心城區污水處理率達到90%,區縣達到85%以上。今年循環經濟和生態環境建設投入54億元。
六是加大保障性住房投入。加大力度改善城市低收入居民的居住條件,加快推進危陋平房拆遷和“城中村”改造。今年全市共建設保障性住房 1230萬平方米。新開工635萬平方米,9.98萬套。其中,廉租房5萬平方米,經濟適用房490萬平方米,限價商品房150萬平方米。今年投資135億元。
七是加大圍海造陸投入。大力發展海洋經濟,利用疏浚航道挖出的淤泥和工程廢土吹填造陸,建設泊位、堆場和新的開發小區。東疆保稅港區實現10平方公里封關運作;臨港工業區,新增造陸17平方公里,完善區內道路管網以及水、電、氣等配套基礎設施。臨港產業區,新增造陸12平方公里。臨海新城造陸12平方公里。南港工業區完成30平方公里海域的圍海造陸和40平方公里陸域的填平補齊,啟動區內基礎設施建設。今年全市完成圍海造陸71平方公里,投資205億元。
八是加大鐵路、公路、機場等重大交通設施投入。進一步完善大交通體系,加快港口、機場、高速公路、鐵路等交通項目建設,全面提升濱海新區的國際航運、國際貿易和國際物流等功能。機場方面,建成空客A320配套跑道,啟動機場二期擴建工程。鐵路方面,加快啟動京滬高鐵、津秦客運專線、津保鐵路、天津站至西站地下直徑線、城際鐵路延伸至于家堡和津濱輕軌延伸至中新生態城等項目;港口方面,建成北港池集裝箱碼頭B段,加快郵輪母港、東疆港區基礎設施建設,啟動南疆神華煤碼頭二期、25萬噸級航道拓寬浚深、南疆專業化礦石碼頭;高速公路方面,加快津汕高速天津段、國道112線天津東段、津港高速一期、津寧高速、塘承高速、集疏港公路二期建設進度。今年大交通體系建設投入271億元。
九是加大市政基礎設施建設投入。加快濱海新區路網體系建設。建成海景大道南延工程,加快濱海新區中央大道、西中環、海濱大道北段、天津大道等建設進度,啟動海濱大道南段工程。加大中心城區道路、城市軌道交通等項目投入,增強城市載體功能。加快城市快速路、海河開發基礎設施、天津站綜合交通樞紐、地鐵二號、三號線和輕軌西段等建設進度,今年二、三號線主體結構基本完成,34個車站的主體工程完工;啟動地鐵四號線、五號線和六號線。完成“迎國慶大干150天環境整治工程”。今年濱海新區和中心城區市政基礎設施投資達到369億元。
十是加大文教衛體等社會事業投入。加快高等教育布局調整,加強基礎教育建設,大力發展職業教育。圍繞辦好大運會和東亞運動會,爭辦全運會,加快體育設施和運動場館建設。進一步完善公共衛生服務體系,基本建成與北方經濟中心地位要求相適應的現代化衛生服務體系和全國重要的公共衛生和醫療保健服務中心。建成醫大總醫院醫學中心、中心婦產科醫院、天津大學體育館等,加快建設南開醫院、數字電視大廈,啟動奧林匹克水上中心、中醫藥大學新校區、北洋高職園項目建設。今年社會事業投入達到103億元。
上述十個方面重點項目有863個,總規模1.4萬億元,今年計劃投資4020億元。加上其它項目,預計全市投資約4500億元,增長32%。按可比價速度高于去年。
三是加大現代服務業投入。圍繞增強國際貿易、現代物流、休閑旅游、區域金融服務“四大功能”,加大商貿物流、休閑旅游、會展經濟、科技信息服務等方面投入。建成海河開發商貿區、京津新城商貿物流區、國際貿易航運服務區、空港現代服務業示范區,加快響螺灣中心商務區、濱海旅游度假區、南京路商務商業經濟帶建設進度,啟動于家堡金融商務區、金融城、國際會展中心和津濱大道物流集聚區等項目。盡快推出服務業新20大項目。今年40大服務業項目投資558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