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陽依托保稅物流由內陸轉身近海
2009-12-4 18:41: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被稱為“干港”的東北三省內陸地區唯一保稅物流中心,從規劃、批復到建設、驗收及正式封關運營,僅用了272天時間,創造了國內同類項目建設的新紀錄。專家認為,這種具備口岸功能的保稅物流中心,不僅使沈陽從一個內陸城市轉身為近海城市,也為東北老工業基地加速對外開放提供了新引擎。
沈陽保稅物流中心是全國23家擴大試點單位之一。它坐落于沈陽近海經濟區,距母城沈陽45公里,距離營口港90多公里,一小時的車程可達遼陽、鞍山、本溪、撫順、鐵嶺、營口等7個城市,通過高速公路2.5小時可抵達大連港,3個小時可抵達長春和通化。正在建設的153公里長的通海產業大道預計明年全線通車。
據沈陽保稅物流園區管委會主任林強介紹,在國家實施振興東北等老工業基地戰略的大背景下,遼寧省提出構建沈陽經濟區(遼寧中部城市群8城市)經濟一體化戰略與“五點一線”沿海經濟帶開發戰略的新格局,作為沈陽新發展空間的沈西工業走廊開發建設成為腹地和沿海“兩大戰略”良性互動的紐帶和橋梁。沈陽近海經濟區在依托沈西工業走廊的同時,又靠近營口港,將成為腹地和沿海“兩大戰略”物流集散地。因此,遼寧省委、省政府將沈陽近海經濟區作為全省現代服務業發展扶持的十大重點項目之一,規劃建設東北亞國際物流中心,為東北亞航運中心提供物流支撐。目前,沈陽近海經濟區已完成了起步區10平方公里土地整理,實現了“七通一平”。
今年2月11日,海關總署、財政部、稅務總局、外匯局等四部委聯合下發文件,正式批復設立沈陽保稅物流中心。遼寧大學經濟學院院長、博士生導師林木西認為,近海經濟概念的提出以及在東北亞國際物流中心的核心區建立保稅物流中心,極大地豐富了沈陽的城市功能,增加了這個內陸城市的港口功能,進而承接沈陽裝備制造業與營口港現代物流的疊加優勢,實現向港口城市轉型。
保稅物流中心是經國家批準設立的境內關外的海關特殊監管區,沈陽保稅物流中心規劃面積5平方公里,一期建設用地750畝,總投資5億元人民幣,今年9月通過國家四部委聯合驗收,10月正式封關運行。目前,天津大田集團已經投資3億元人民幣正式參股沈陽國際物流發展有限公司,廈門的中港物流將投資4億元人民幣對保稅物流中心內的倉儲設施進行開發建設;華晨金杯、東藥、沈陽機床、北方重工、黎明航空發動機、特變電工等37家企業均表示將來園區開展相關保稅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