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內河資訊

云南將加快水運發展

2009-12-31 17:27: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云南省交通運輸廳廳長楊光成表示,云南將加快水運發展,爭取通過五年建設,將全省通航里程從現在的2,764公里提升到5,000公里左右,重要航道等級逐步提升。   據中國水運報12月30日報道,云南省地跨六大水系,河流全長14,000多公里,是我國水資源較豐富的省份,具有開發航運的良好基礎條件,可開發利用的航道有8,000多公里,另有可發展水運的天然湖泊40多個和各型水庫5,500多座。特別是云南具有連接長江、珠江的兩條出省水運通道和通往太平洋、印度洋的瀾滄江—湄公河、紅河、伊洛瓦底江等三條出境水運通道,航道走向符合當前國家加強區域經濟合作和對外開放等政策,也符合云南省建設“國際大通道”和“面向西南開放重要橋頭堡”的發展戰略,區位優勢獨特,戰略地位突出。
  “但因多種原因,云南水運發展程度不高。全省通航里程只有2,764公里,不到可開發里程的20%,且航道等級多為六級以下航道,港口裝卸機械化程度低,后方集疏運條件也有待改善,水運完成運量在社會總運輸量中所占份量也偏低。”云南省交通運輸廳廳長楊光成說,“水運已成為云南綜合交通運輸體系中的‘短板’,亟待提升‘加長’。”
  “因地處非水網地區,對水運的認識不足,云南省水運發展起步晚,基礎薄弱,較大規模的建設從改革開放以后才開始。長期以來,云南水運投資來源不穩定,投資渠道不明確,以致全省港航基礎設施落后,水上交通安全監管及應急救助設施缺乏,航運市場發育不充分,水上安全的隱患依然存在,這些問題制約了云南水運的進一步發展。”
  “2010年,是兩個‘五年規劃’的承啟之年。09年7月,胡錦濤總書記在云南視察時,提出要把云南建設成為‘中國面向西南開放的重要橋頭堡’;12月19日,我參加了中共云南省委八屆八次全體會議,全委會正式確定建設‘橋頭堡’作為云南省的重要發展戰略 ,加快推進實施,云南水運的通道優勢將在‘橋頭堡’戰略中發揮重要作用;09年年底,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張德江調研長江并召開內河航運發展座談會,并明確指出,發展內河航運是國家戰略問題。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進一步加快云南內河航運發展的時機已經成熟,云南航運發展面臨著新的機遇。”
  “首先,中央政策調整,將進一步加快內河航運發展擺在了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位置,納入了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云南水運將可以得到國家更大的政策支持。”
  “其次,云南全社會對發展水運的認識逐步得到提高。云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水運發展,制定了《關于加快我省水運事業發展的若干意見》,《意見》明確提出以‘兩出省、三出境’水運大通道為龍頭,以瀾滄江、金沙江、珠江等梯級庫群航運及高原湖區航運開發為重點,以完善的支持系統為支撐,加快水運基礎設施建設,充分發揮云南水運優勢,實現‘北進長江,東入珠江,南下湄公河,連接長三角、珠三角,溝通太平洋、印度洋,建成通往沿海及東南亞、南亞的國際大通道,形成與公路、鐵路、航空有機結合、協調發展的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為全省經濟社會提供強有力的保障服務。”
  “第三,國家區域經濟合作加強,云南經濟快速發展,對水運的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年來,國家加大了參與大湄公河次區域經濟合作力度,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政策正逐步到位,中印緬孟、中越‘兩廊一圈’區域經濟合作也在加速推進;云南省經濟持續快速發展,經濟總量的大幅增長,不斷擴大的進出口需要和貿易運輸的頻繁往來,形成了強大的市場需求,有力地推動云南水運上檔次、上規模。
  預計到2020年,云南六大水系的干支流上將建成30多座大中型電站并形成梯級庫群,可延伸近3000公里的深水航道,新開辟約3,000平方公里的水運水域,并對接和利用省外和境外近8,000多公里高等級航道。”
  “最后,水運成本低、效益高的比較優勢,成為云南水運加快發展的內因。隨著我國經濟的持續快速發展,經濟發展和資源、環境的矛盾日益加劇;同時,國際石油、鐵礦等資源供應價格不斷上漲。水運因其具有成本低、效益高的比較優勢,能耗低、污染輕的獨特優勢,因此,在市場運輸中水運較低的運價得到推崇,在政府的決策中水運的環保優勢得到認可。”
  “同時,云南省將借鑒兄弟省區的成功經驗,進一步加大對水運發展的扶持力度:
  第一,加大投入,加快內河航運基礎設施建設。按照國家提出的暢通、高效、環保、安全的要求,從2010年開始,每年省級財政預算安排水運建設資金1.5-2億元,重點用于公益性的港航、海事基礎設施建設。
  第二,完善法規,保障水路交通運輸的快速發展。將盡快制定《云南省水路運輸條例》、《云南省航道管理條例》、《云南省水上交通安全管理條例》,修訂《云南省航務管理條例》和《瀾滄江航務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建立健全水運行政執法體系,并逐步實施水路口岸落地簽證等便利化運輸政策,培育水運市場,進一步加快水路客貨運量的增長,進而促進云南社會經濟建設。
  第三,理順體制,加強安全監管和應急保障能力建設。將逐步統一全省地方航務海事管理機制,并通過逐年加大水運安全財政專項經費投入等措施,實現基層海事有巡查車輛、重點水域有監督船艇、事故調處有設備,應急救助有手段的目標,繼續保持水運安全形勢的持續穩定,保障水運的健康發展。”
  “爭取通過五年建設,將全省通航里程從現在的2,764公里提升到5,000公里左右,重要航道等級逐步提升,口岸和通道港口、碼頭全面實現機械化裝卸;實現瀾滄江國際航道的日常養護和管理,取得中越紅河水運通道聯合開發的戰略突破;達到金沙江—長江和右江—珠江千噸級航道的上下貫通;通過加強全省航運、海事隊伍建設,提高政府服務能力,培育運輸市場,不斷提升水運在全社會綜合運輸量中所占的份額;并按照‘航電結合,以航為主,以電促航,滾動發展’的原則,由交通部門控股建設瀾滄江橄欖壩航電樞紐,將航電樞紐的收益用于進一步加快內河航運發展,提高云南水運的‘造血’功能,實現云南水運的可持續發展。”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