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貴州省內河航運謀劃將北入長江南下珠江
2009-12-25 12:26: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航運建設工程在貴州省遵義市余慶縣大烏江鎮破土動工,這是貴州全力發展內河航運的又一重大舉措。近年來,江河湖泊眾多的貴州十分重視內河航運的建設和發展,貴州省委、省政府結合本省實際作出了提高烏江航運北入長江,南盤江、北盤江、紅水河(簡稱“兩江一河”)航運南下珠江戰略部署。 發展內河航運在“借”字上下工夫
貴州省內河航道里程近年來逐年增加,到2008年年底,全省通航里程已達4003.7公里(含界河里程),全省主要通航河流航道等級全面提高,新增五級航道774.9公里、六級航道80.9公里,港航基礎設施面貌發生重大變化,興建港口47個,碼頭198個,泊位528個,新增旅客吞吐能力2000萬人次,貨運吞吐能力880萬噸。
多年來,貴州交通部門一直在籌劃如何把內河航運提升到新的高度。為此,他們在“借”字上下工夫。一是借勢,借國家實施整體推進長江黃金水道、西南水運出海中線通道建設戰略,未雨綢繆,千方百計加快烏江航運建設和西南水運出海中線通道(貴州段)——“兩江一河”航運建設步伐,進一步挖掘赤水河、清水江、都柳江等航運潛能,提高北入長江、南下珠江的水運通過能力。二是借力,貴州礦產資源豐富,又是資源輸出大省,利用水路運輸具有運量大、能源消耗和污染低、適合長途運輸的特點,全力推進貴州資源優勢轉化成經濟優勢。同時,科學合理、優化沿江工業布局,建立全省烏江、“兩江一河”、赤水河等沿河產業經濟帶,使內河航運變成流域經濟社會發展的助推器。
烏江航運工程連接貴陽遵義
烏江干流全長1037公里,貫通貴州、重慶兩省市,于涪陵匯入長江。烏江在貴州境內長802公里,流域面積6.7萬平方公里,占全省總面積的38%。“西電東送”工程使烏江干流逐步形成9個梯級,為高等級航道建設創造了有利條件。烏江航運建設工程,將按照通航500噸級船舶的四級航道標準建設航道431公里,建設開陽港、烏江渡、江界河等8個重點碼頭共15個500噸級泊位,配套建設航運安全支持保障系統設施;同時為解決沿江人民群眾安全便捷出行和客貨集散需要,項目還將建設大溏口等14座小型碼頭和構皮灘等19個船舶停靠點。項目總投資5.96億元,建設工期5年。
烏江航運工程的建成,將翻開貴州省內河航運發展的新篇章,一條通江達海的水運通道將把貴陽、遵義這兩大經濟中心連接到長江黃金水道上。結合實施水電樞紐翻壩運輸,烏江水運通道的年通過能力將達1000萬噸,這條運量大、能耗低、占地少、綠色環保、與自然和諧的黃金水運通道,將極大地優化貴州交通運輸體系結構,必將成為全省經濟社會發展的運輸大動脈。
黔桂煤商看好西南水運出海中線通道
西南水運出海中線通道是國家規劃的“兩橫一縱兩網十八支線”重要支線航道,也是云貴連接珠江三角洲的水運通道。去年5月開工建設的西南水運出海中線通道(貴州段)——“兩江一河”航運工程,建設北盤江打幫河口以下、南盤江平班電站以下、紅水河兩江口以下及支流濛江共360公里四級航道(通航500噸級船舶),航道設計年通過能力1000萬噸,工程投資4.3億元,建設工期4年。今年10月,兩艘各載500噸煤炭的機動船,從貴州百層港起航,成功抵達廣西天峨縣龍灘電站附近的碼頭。由于這次試航成功,商家十分看好西南水運出海中線通道運輸前景,貴州煤炭商已與廣西煤炭經銷商達成年供需100萬噸煤炭的意向合同,均從百層港水運到廣西,這昭示著這條高等級航道將迎來新的水路運輸高潮。
總投資1.85億元的貴州省赤水河航運建設工程,整治航道158.8公里,改擴建岔角、土城、赤水、合江四個港區碼頭,建設6個300噸級泊位,8個100噸級泊位。目前,隨著赤水河航道條件不斷改善,河上運煤船川流不息,一派繁忙景象。
據業內人士分析,貴州北入長江、南下珠江出省航運通道建成后,貴州省水路運輸能力將突破3000萬噸。“前不久,張德江副總理對內河航運開展專題調研,充分體現了黨中央、國務院對內河航運發展的高度重視,我們深受鼓舞,備感振奮。這對貴州這樣一個欠發達、欠開發的非水網地區省份而言,既是挑戰,更是難得的發展機遇。”貴州省航務管理局局長韓劍波表示,將進一步解放思想,搶抓機遇,實現貴州內河航運又好又快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