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東盟自貿區即將建成讓曹榮根心中云南花卉的東盟版圖更加清晰,實現無縫冷鏈物流、加強花卉研發品種權、建立花卉專業交易中心……這一次,將云南融入東盟自貿區,并讓云南成為亞洲花卉中心的愿景在做足了精心籌備后似乎不再遙不可及。
不過,曹榮根也覺得這樣的版圖在實踐中困難重重。“這并非是一個只關乎于企業的問題,也不是簡單的交通、商務等部門的問題,應該是整個云南每個部門和企業形成合力的過程。”
某種意義上,曹榮根的經歷對于云南很多優勢產業都具有同樣的啟示作用。諸如花卉、農產品這樣的云南優勢產業在東盟市場內的行業強者,也在思考未來如何抵御來自全國的競爭,其他的產業,也有太多的功課要做。
隨著中國-東盟自貿區即將建成,景洪港將越來越繁忙
昆曼公路開通,大大縮短了貨運時間和降低了運輸成本,圖為昆曼公路老撾段
馱著貨物的大象,穿梭在泰國清邁夜市上,成為一道獨特的風景
花卉產業:借東盟走向世界
曹榮根介紹,這幾年歐洲花卉在泰國、新加坡、馬來西亞的市場份額從80%一路下滑到30%,而云南出口的花卉占到了60%以上,這足以說明云南花卉在東盟的市場潛力。
八年前,昆明錦苑花卉產業有限公司董事長曹榮根(以下簡稱:錦苑花卉)就開始在泰國建立銷售分公司,“闖蕩”東南亞市場。“那時的我,曾租老撾木船走過瀾滄江—湄公河,也曾為空運鮮切花苦等倉位,看中的就是花卉等農產品與東盟市場的互補性。”曹榮根說。
隨著中國—東盟自貿區明年1月1日建成,曹榮根開始了更大的規劃。多次到歐洲花卉中心荷蘭考察的他發現,“中國是世界三大花卉種植中心之一,而云南因為得天獨厚的氣候和土壤條件,在全國的鮮切花產量也是數一數二。荷蘭因為發達的物流條件而成為歐洲花卉的生產和交易中心,中國—東盟自貿區的建成也為云南成為亞洲花卉生產和交易中心奠定了基礎。”曹榮根非常看好中國—東盟自貿區建成后給云南花卉帶來的新機遇,“應該說自貿區建設的不斷推進從物流條件等各方面為云南花卉在東盟布局提供了更有利的條件。”
現在的他,對于云南這個花卉大省成為亞洲的花卉中心充滿了期待,開始考慮利用好昆曼公路的冷鏈物流動腦筋。
對于昆曼公路的熱衷,曹榮根看中的不僅是泰國,“泰國市場早在幾年前就奠定了基礎。”在曹榮根心中,沿著昆曼公路再向南延伸,抵達馬來西亞、新加坡甚至更遠的菲律賓、歐美等市場才是未來的焦點。
“云南種植的溫帶花卉在泰國有很大的市場需求,而通過泰國便利的航空、海運和鐵路運輸,能將云南的鮮切花銷售到更多的國家。”曹榮根介紹,這樣的念頭并非空想。這幾年歐洲花卉在泰國、新加坡、馬來西亞的市場份額從80%一路下滑到30%,而云南出口的花卉占到了60%以上,這足以說明云南花卉在東盟的市場潛力。
“而我每跑一趟昆曼公路,回程都不可能放空車,于是,東南亞產品也會源源不斷地跟著我的物流鏈條流回昆明,再利用昆明的平臺輸往中國各地。”曹榮根明年的打算在全國20多個城市建立一級分銷中心,“先把物流網絡鋪起來。”
鮮花之外:其他產品仍可互通
2003年黃秀莉剛開始做泰國商品生意時,昆明街頭的泰國商品店寥寥無幾。如今,成規模的泰國精品店在昆明已很多。
而在這8年間,越來越多的云南人也關注到這一市場。
做了6年泰國商品進口生意的昆明素可泰貿易有限公司總經理黃秀莉,正籌劃著明年做一些出口生意,并擴大進口商品的種類。
“把我的商店取名為素可泰貿易有限公司,就基于對泰國文化的認識和了解。”黃秀莉直言,既然是做手工藝品生意這種文化產品,我就要求員工必須熟知每一件工藝品的文化內涵,而且公司在“栲蘭鄉”之外又注冊了第二個品牌“素可泰”,每一個都透露著濃厚的泰國韻味。
2003年她剛開始做泰國商品生意時,昆明街頭的泰國商品店寥寥無幾。如今,成規模的泰國精品店在昆明已很多,中國—東盟自貿區建成后更多的省外企業也會參與競爭。黃秀莉對于競爭對手的增多并不在意:“這是好事,說明市場在擴大。而我們早幾年就已開始做批發,現在已經建立了穩定的客戶群。在別人剛開始摸索泰國工藝品門道、參與市場的時候,我們早已熟悉并開始提升品質、了解更深入的泰國文化。”黃秀莉得意的是,一些老客戶可能會被別人更低的進貨價吸引,但是對比之后又回來了。
而公司更是在今年吸引了泰國資金入股,接下來會加大中泰之間的文化交流活動。文化成為與公司名字“素可泰”一樣非常有力的“王牌”。
泰國手工藝品以家庭作坊居多,就算在工廠,一些工藝品創作出來也不太符合中國人喜好。隨著中泰雙方了解的加深,黃秀莉的公司入股了一些工廠,提升生產品質的同時,還能達到定制要求,工廠就正在生產一些黃秀莉設計的符合國內審美需求的燭臺和餐桌等。
經過多年的發展,黃秀莉經銷的泰國商品已涉及8個大類,包括了家居擺件、雕花雕刻裝飾品、柚木家私、砂陶室內外景觀用品、泰飾家紡等。“過去,購買泰國商品的群體主要為小商店的年輕店主、藝術人士。現在,隨著越來越多的中國人到泰國旅游,許多國內消費者已開始采購泰國工藝品裝飾家居;另外,今后昆明街頭會出現更多的泰式餐廳,他們也需要用泰國工藝品來裝飾。”她相信,雖然競爭將加劇,但國內的市場也將隨之擴大。
明年,中泰合資的昆明素可泰貿易有限公司計劃啟動出口計劃,原因在于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建成后,許多泰國及其他東盟國家的客商也將大量進口中國商品。“中國外貿商品價格性價比高,早就進入東盟市場。但不意味著所有商品都站得住腳。以泰國市場為例,該國的文化崇尚環保、天然,強調質量可靠,所以我們計劃出口中國的木制家具和認證的工藝品。”
搭建平臺:做好專業物流
在未來,滇泰貿易,甚至東盟市場的人會越來越多,而我們要做的就是搭建這樣一個專業交易平臺,做好物流網絡。
曹榮根認為,泰國曼谷的物流系統非常發達,通向東盟各國的運輸網絡非常便捷。錦苑花卉在泰國建有銷售分公司(以下簡稱:錦泰公司),以曼谷為中轉集散地,云南鮮切花可以轉口到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其他東南亞國家銷售。曹榮根介紹,現在公司每周有4至5個冷柜的鮮花從昆明和曼谷對開,而昆明和曼谷的兩個中心倉庫在未來也可以成為云南花卉和泰國花卉交易集散的中心,輻射全國和整個東盟地區。
雖然現在昆曼公路上會曬大橋仍然“缺席”,中國車輛仍需在老撾磨丁人工裝卸換車,但為了讓這些鮮花和農產品能在昆曼公路上“跑起來”盡量減少損耗,提高通關效率,錦苑國際物流在磨憨建立了冷鏈倉庫和查驗貨場,希望集中海關、邊檢等部門集中辦理通關手續。這條大通道的暢通將可以奠定云南冷鏈物流的中心地位,到時候國內山東、河南出口東盟的蔬菜都可能選擇這條全程冷鏈物流通道,提高鮮活農產品品質的同時也降低了企業的運輸成本。
除了云南的花卉可以乘這條公路通向東盟外,曹榮根也希望將這條冷鏈物流線與云南頗具優勢的蔬菜、水果等農產品共享。公司在今年與昆明新鐵物流有限公司牽手,在磨憨成立了西雙版納錦苑國際物流進出口有限公司。曹榮根略顯興奮:“今后,昆曼公路的冷藏車上不僅僅裝著錦苑的鮮切花,還將裝有彌勒葡萄、昭通蘋果、麗江雪桃。”到時候不僅是錦苑花卉的冷鏈物流線,錦苑多年來在泰國建立的銷售網絡都可以與云南的更多新鮮農產品共享。
產業不升級:先天優勢變蒼白
閻松的考慮在于,云南的農產品貿易一直走單純貿易的路子,在面對越來越多的競爭對手時,云南的先天優勢變得很蒼白。必須要做加工,創立自己的品牌。
曹榮根如此規劃的關鍵在于,“以前最難走的路都走過來了,我相信未來會更好。”曹榮根介紹,走昆曼大通道通過冷鏈運輸將鮮花運到泰國曼谷,運輸時間雖較飛機運輸長,但大大降低了鮮花損耗,且運費明顯降低。“冷鏈運輸運費一般是2元/公斤(每車可以運輸6-8噸鮮花),而飛機運輸則需8-12元/公斤;也能將空運10%-15%的損耗降為零。”
“除了昆曼公路通車,未來昆明新機場的修建,會讓云南的優勢更為凸顯。”在曹榮根看來,中國—東盟貿易區建立后,昆明剛好成為雙方市場的中心,這樣的區位優勢類似于荷蘭的阿姆斯特丹,而產業基礎不夠的昆明,最大的賣點則是靠物流取勝,并將單純的貿易,延伸到一、二、三產業的鏈條中去。
同樣看到這一物流平臺商機的不止曹榮根一個,昆明環際商貿有限公司董事長閻松也有類似的想法,“中國—東盟自貿區建成后,昆明將成為商貿大通道上物資集散地的中心節點。我一個往來多年的馬來西亞客商,也看中了這一點,希望與我們共同在昆明建立一個云南農副產品深加工和云南與東盟物資集散的中心。”閻松介紹,這位馬來西亞客商擁有馬來西亞到老撾和馬來西亞經泰國到緬甸的鐵路。
我們雙方的合作可以讓云南、東盟商品在昆曼公路與泰國至馬來西亞、新加坡的鐵路上低成本高效地“跑起來”。而且我們背后有整個西南地區的農業做后盾,以后收購四川的豆子加工并從泰國轉口到歐洲,而不再繞道大連、青島。
在將云南的農產品賣到歐洲的同時閻松也在想,作為云南出口最多的農產品,這個優勢產業的優勢發揮了多少?“云南的蔬菜因為出產時間和國內主產區有一個時間差,所以應該很有優勢,但事實是云南的烘干蔬菜基本上打不開歐洲市場,究其原因,歐洲客戶只認浙江生產加工的產品,而并不知道蔬菜都是來自云南。”閻松感嘆。
而這也是促使閻松要將農產品深加工納入公司發展計劃的最直接刺激因素。“過去云南大量出口的大蒜普遍是900美金/噸,而經過加工的半成品價格就升到了2500美金/噸。”閻松告訴記者。“青島農產品公司能做到品牌在當地零售網絡里家喻戶曉,云南就缺乏這樣的品牌。現在公司在彌渡種植有20畝“美國大家”,加工為半成品后出口,非常成功,云南就只有我一個人直接把“美國大家”出口到泰國,而別的可能賣給廣東后才輾轉出口。”閻松很自豪,而且希望將環際在泰國建立起來的銷售網絡優勢讓更多的云南農產品“走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