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規則為“調結構”布好局
2009-12-21 19:20: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振翅欲飛的中國商用大飛機,輻射長三角的虹橋商務區,現身浦東的迪士尼樂園……這些二三產業核心項目,標志著上海新一輪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和調整正逐步從設想變為現實,城市的空間布局也將從根本上發生變化。
記者近日了解到,上海城市規劃正順應產業發展的腳步,布局相應的配套設施。自去年末起,上海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針對經濟金融危機背景下國際化城市發展的未來趨勢,專門成立了《上海產業結構調整與空間布局優化研究》課題組,對上海城市功能提升和產業發展、空間形態和產業結構之間的關系進行全面梳理,由此帶來諸多規劃理念和研究方法的創新、思考與實踐。
研究人員分析后認為,到2020年,上海的建設用地只剩下120平方公里。城市產業發展與土地空間資源的矛盾日益凸顯,促使上海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形成服務經濟為主的產業結構,拉動長江三角洲城市群共同發展。加快城鎮、開發區、軌道交通“三位一體”構架建設推進,有助于進一步拓展現代服務業空間布局。正在建設中的虹橋綜合交通樞紐,集高鐵、軌交、航站樓等多種現代化交通設施于一體,規劃人員圍繞虹橋交通樞紐的功能延伸,精心雕琢虹橋商務區規劃,著力為商務辦公營造優質交通環境、生態環境和數字信息環境,使該地區成為連接長三角腹地的新型商務服務平臺,與陸家嘴金融貿易區和世博園區互為犄角,為加強上海與蘇浙兩省及周邊城市的聯動推波助瀾。
南匯并入浦東后,實施浦東國際空港與外高橋港、洋山深水港“三港聯動”,是新浦東整合空間和產業資源的戰略舉措。規劃研究人員從產城融合的角度,細化臨港新城的規劃要素,重點突出綜合交通規劃對產業基地和新城發展的引導和核心作用,滿足各類運輸需求,為上海及長三角地區打造國際一流的交通運輸服務平臺。近8年來,外高橋港吞吐量保持年均增長25%的強勁勢頭,但受泥沙沉積影響,長江“黃金水道”水深不斷下降,已難以滿足大型船舶停靠。通過規劃控制外高橋港規模,使之進一步加強與洋山港轉運合作,可有效彌補前者先天功能的不足,將極大地降低物流成本。“三港聯動”的實現,將幫助“新浦東” 形成以迪士尼、重裝備制造和大物流等為代表的優質產業集聚,為浦東地區實現新一輪發展夯實基礎。
產業空間布局,深刻影響著城市人口構成、就業趨勢和生活居住配套等“民生大計”。以往,規劃師們在缺乏產業專業數據的情況下,可以根據經驗將居住和商業用地數據標準套用到某些傳統產業規劃領域中,但這難以適應新能源、民用航空制造、海洋工程這樣資本、技術、知識超密集型的新興戰略產業項目的選址布點需要。隨著中國商用飛機制造公司總裝制造中心和設計研發中心的規劃選址工作完成,商用“大飛機”項目終于在滬上塵埃落定。在這個備受關注的國家重要高科技制造產業戰略項目中,規劃研究人員創新理念為企業“量體裁衣”:設計研發中心選址在上海高新科技力量集聚的張江南區;總裝制造中心毗鄰浦東機場,方便飛機試飛;客戶服務中心落戶閔行紫竹科學園區。“大飛機”模式既實現了產業訴求與城市空間布局緊密銜接,又避免造成城市生態、城市安全等重大隱患,為重大核心項目穩定著陸鋪平了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