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經濟形勢分析

婺城區加速推動信息化與三次產業的融合

2009-12-21 19:16: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黨的十七大報告指出:“全面認識‘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市場化、國際化’深入發展的新形勢新任務,大力推進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把信息化與工業化、城鎮化、市場化、國際化并提,表明我們黨和國家對信息化的建設和發展的重視程度,也表明目前加快信息化建設是刻不容緩的戰略任務。 
  當前我省的信息產業發展已處在全國前列,但在浙江中西部發展卻相對滯后。作為金華市的核心城區和浙中西部的商業、金融、文化中心,我區應把握“天時地利”發展信息產業,以信息產業推動信息化與三次產業的融合,促進經濟的高速發展。
  婺城區發展信息產業的優勢分析
  優勢一、交通和地理。我區地處長江三角洲經濟圈南翼,是浙江中西部重要的交通樞紐,連接閩、浙、贛、皖四省九地市,公路、鐵路交通十分便利,也是市政府所在地。區政府駐地距義烏機場不到半小時,距杭州蕭山國際機場一個半小時,距上海浦東國際機場也只有三個小時的車程。同時,這里地質條件穩定,發生地震、洪澇等自然災害的概率極低,是儲藏和保存數據備份文件的理想之地。
  優勢二、成本和產業。與上海、杭州、南京、蘇州等城市相比,我區在房屋和土地租金、人力成本等綜合商務成本方面具有競爭力,國家也取消了對金華這類城市的區域性歧視政策,使高新技術企業在金華也能享受到政策的扶持和優惠。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市區的電子信息產業得到了迅猛發展,行業企業迅速崛起壯大,業內初步形成了5173(國內網絡游戲交易服務排名第一的電子商務網站)、9158(國內最大的網絡主題交友平臺)等一大批涉及電子商務、門戶網站、動漫網游、服務外包等領域的龍頭企業,電子信息產業已經成為我市經濟發展新的增長極和創業創新的主陣地。
  優勢三、教育和環境。近年來,我區高等教育穩步發展,轄區內有浙江師范大學、金華市職業技術學院和上海財經學院金華分校等多所大專院校,金華市實驗中學、金華市第一中等職業學校也是全國知名的職業學校。這些大中專院校每年可輸出3000余名信息專業人才,為信息產業發展提供了人才保障。同時,我區環境優美、文化底蘊深厚,擁有“省級教育強區、文明城區、平安區、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中國優秀旅游城市、省級園林城市、中國十佳宜居城市”等多張名片。
  優勢四、基礎設施。金華位于全國“八橫八縱”干線光纜傳輸網的滬金南穗(上海-金華-南平-廣州)重要節點上,是省內第二大通信樞紐,城域網核心層通過4條10G的帶寬鏈路分別從金華上聯至杭州、寧波以形成互為備份、負荷分擔的狀態。婺城新城區對基礎電信設施規劃也是超前和高標準的。可以提供ADSL、LAN、光纖、WLAN等方式的高速互聯網接入,可提供MPLS、MSTP、VPN、VPDN等多種高速專網接入方式,帶寬動態可調,為視頻會議、IPTV、新視通、視頻監控等互聯網應用提供保障。
  加速信息化與三次產業的融合
  信息技術有著五大顯著特點:高滲透性,可以被應用到許多行業和領域;高倍增性,生產和應用具有低消耗、高產出等特征;高帶動性,對各個產業都有很強的帶動性;高投入性,需要有高強度的資金投入和智力投入;高創新性,創新和進步的速度非常快。這些特點使信息技術在推動經濟增長、改造傳統產業、促進科技進步、節約能源資源、保護生態環境、實現可持續發展等方面都起到了極為重要的作用。因而,發展信息產業和信息化具有全局性意義。
  浙中信息產業園初具規模 針對婺城各方面的優勢和經濟轉型升級的需要,2007年底,我區提出了發展信息產業的初步設想。2008年上半年,通過組建班子、探索路子、爭取牌子等一系列前期準備工作,成功引進東部軟件園作為合作伙伴,順利啟動“浙中信息產業園”建設。2009年初,創新基地(原婺城區政府機關大院)作為園區首個運營區塊正式啟動。目前,創新基地全面改造工程接近尾聲,服務體系逐漸完善,招商工作初見成效,已引進30余家初創型高科技企業和具有成長潛力的高新技術服務企業;位于婺城新城區占地350畝的產業基地也完成了初步規劃;項目還先后被列入2009年省重點建設預安排項目、省服務業重大項目、國家服務業發展引導資金補助項目。
  經過一年多的探索和努力,信息產業園建設取得了顯著的成績。我區要以此為契機,以信息化提升三次產業的水平和檔次,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
  亟需推進信息化與工業的融合 專家指出,目前我國處于工業化中期,只有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以工業化促進信息化,推進工業化與信息化的融合,才能走出一條“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小”的新型工業道路。
  近年來,我區強化發展意識,確立了“工業立區”戰略,致力于改善投資環境,著力于扶優扶強,工業發展勢頭強勁。現有婺城新城區、金西開發區、雙龍風景區、仙源湖旅游度假區四大園區。培育了汽摩配、五金工量具、醫藥化工、食品、建材、紡織服裝等六大支柱產業,引進并造就了一批在國內外具有較強競爭力的企業,如:中國紅牌集團、北汽福田客車項目和青年尼奧普蘭汽車集團有限公司。同時,周邊義烏、永康、東陽等地發達的傳統產業也都處在產業轉型期,整體信息化水平還不是很高。這些企業中大部分核心技術的研發能力、營銷渠道建設、市場開發能力相對薄弱,高技術研發人才比較缺乏,亟需以信息化來帶動發展。
  由此可見,信息化與工業化的融合已是我區急不可待的一項任務。要加快腳步建設浙中信息產業園,建立健全信息產業相關扶持政策,切實抓好推廣和落實。建議主要面向婺城及周邊地區的中小工業制造企業和具有先進技術、市場前景、良好商業模式的國際國內高科技企業以及行業研發中心,由產業園管委會牽頭成立“企業信息化服務中心”,組織傳統工業企業與IT企業進行對接交流,積極推動高新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的進程。同時,圍繞科技企業成長和科技成果轉化的需求,有針對性地集聚生產要素資源,建立政策支持、人才培訓、管理咨詢、創業投資、金融擔保等創新服務體系,促進形成良好的科技產業生態發展環境,從而加速信息化與工業化的融合。
  推進信息化與現代服務業的融合 目前,專業市場在我區周邊地區的經濟發展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且專業市場發展方面已經形成了比較優勢,可以利用信息網絡技術促進網上數字化市場、支付系統的發展,并逐步在我區建立網上“信息中心”和“配送中心”等電子商務平臺,培育更多的“輕公司”,使以網上市場與網上交易為特色的信息服務業成為婺城信息化發展的一大亮點。
  要充分發揮我區地理交通、經營成本等優勢,整合各方面資源特別是義烏中國小商品城發達的商貿交流,著力搭建第三方物流平臺。目前,我區正在申報省級物流園區建設項目,積極引進世界500強企業益海嘉里和寧波中通物流等一批物流配送倉儲企業,并大力扶持“經緯快運”和“巨龍物流”等本土物流企業快速發展。有這么一句話,如今物流拼什么?拼的就是物流信息化,這也證明了物流與信息化融合的重要性。下一步我區將積極發展以信息平臺為主的國內外客戶訂單管理、物流信息系統維護、資源整合等方面的物流外包業務。
  同時,結合商貿、旅游、娛樂等第三產業的市場需求,以及區域商務成本較低的實際,著力培育呼叫中心、動漫游戲、在線影視、信息服務外包等現代信息服務業,促進區域產業結構的調整。另外,考慮到金華區域的地理環境相對穩定,自然災害少,非常適宜做數據中心和信息災備中心。
  加快推進信息化與農業的融合 隨著社會不斷發展,信息及知識越來越成為農業生產活動的基本資源和發展動力,信息和技術咨詢服務業越來越成為整個農業結構的基礎產業之一。所謂農村信息化,主要包括農業資源環境、農村社會經濟以及農業生產、科技、教育、農業生產資料市場、農產品市場、農業管理的信息化。我區是一個農業大區,農村區域面積較大,素有“中國茶花之鄉”、“中國花卉之鄉”、“中國苗木盆景之鄉”、“中國南方奶牛和乳制品之鄉”和“中國桂花之鄉”之稱,奶牛乳品、花卉苗木、果蔬、有機稻米等是我區的特色主導產業。如何以推進農村信息化來拓寬農產品銷售途徑,促進農民增產增收,全面統籌城鄉經濟,值得我們深入研究和實踐。
  舉兩個例子。近年來,隨著農家樂休閑游的升溫,我區部分鄉村如湯溪鎮寺平村、羅店鎮鹿田村等農家樂發展勢頭良好,每年都能吸引相當數量的游客。盡管“酒香”不怕巷子深,但要將本地鄉村農家樂旅游做大做強,還需要借助網絡強大的宣傳力量。另一個例子來自浙中信息產業園的入園企業之一———金華市稻花香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該公司主要從事各種農作物、花卉等的種植、銷售,并進行有機肥研發、大米鑒定等農業新技術的研究、開發與推廣。在經營過程中,該公司發現農業對信息化的需求越來越高。通過對市場的調研,該公司計劃研發一款軟件技術,建立一個網絡數據平臺,力求使消費者能夠在購買產品時,通過網上查詢便可了解產品從生產到加工到包裝一系列過程的具體信息情況,增加消費者對該產品品牌的信任度,提高農產品的附加值。
  加快農業信息化建設,已是當前經濟社會發展的一個趨勢和一次機遇。作為政府,要把農業信息工作當作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的戰略性措施來抓,重點扶持本地農業信息網絡建設,協調農業主管部門建立農業綜合信息服務平臺,逐步完善服務體系。加大農村信息化概念的宣傳力度,加強對農村人員的技術培訓和互動交流,使農村信息化深入人心。加大科研投入,組織開發適合農村特點、方便農民使用的信息產品,開展試點進行推廣,發揮指導示范作用。堅持以信息化帶動農業產業化,鼓勵農業龍頭企業加強信息化建設,帶動農民增收致富。
關于信息產業和信息化發展的幾點對策 
  學習好的發展觀念 我們認為,信息產業的產生與發展,不是簡單的政府政策扶持或者給幾個優惠政策就能引導成功的,它需要政府、社會、企業全面的思想更新,需要有先進的理念作為指導,加強信息資源開發和共享,推進信息技術普及和應用。因此,我們要積極組織相關業務干部和企業相關人員到先進地區參加培訓,加強交流和合作,學習他們好的、新的發展理念,充分吸收,并結合實際,探索和總結出適合我區信息產業發展的新思路和新路線。
  下一步,要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創業富民、創新強省”總戰略,圍繞“保增長、抓轉型、重民生、促穩定”的工作主線,以制度創新為動力,以浙中信息產業園為重要載體,加快建立和完善以企業為主體的技術創新體系,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培育開放型、技術性經濟新的增長點。
  確定好的發展戰略 嘗試采取以企業為主體、以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要讓政府在信息產業發展中扮演體制機制保障、政策措施保障和組織協調保障等服務性角色,并依托一些重大項目的實施來推進應用性電子信息技術的開發和利用,真正形成以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結合之路的良好機制,從而最大程度上激發我區信息產業和信息化發展的活力,帶動整個區域經濟的轉型和升級。
  目前,國內信息產業呈現明顯的國際化特征,初步實現了由依靠國內資源的內循環型產業向國際性產業的轉變。為此,我區產業發展應該明確國際化戰略的發展思路和模式,制定和實施基于國際化戰略的產業政策,建立與之相適應的管理制度和高效的服務體系,提高企業競爭力。要鼓勵企業“走出去”,使之以積極的方式直接介入和參與國際產業整合的過程。
  編制好的發展規劃 產業發展的目標定位對于一個產業的長遠發展十分重要。目前全省乃至整個長三角地區信息產業發展勢頭迅猛,而浙江中部地區發展卻相對滯后,沒有形成一個產業集群。為此,我們將通過委托國內外知名產業規劃咨詢公司,以專業的行業水準把脈本地信息產業,進一步明確婺城信息產業在浙中城市群產業規劃布局中的定位,形成一個全面的、高標準的發展規劃。
  根據區域實際,發展信息產業要突破婺城區乃至金華市的行政區域限制,建立立足于整個浙中地區的產業發展平臺,以此為核心和載體整合周邊產業資源,產生集聚效應,帶動和輻射整個浙中地區的信息化發展。金華本地信息產業發展也已具備一定的基礎(5173網、中國服裝網、中國包裝網、中國食品產業網),初、中級信息產業人才也較為豐富的情況,發展初期應以相對低端的信息服務業為主打方向,實現某種程度的行業“錯位”發展,力爭用3至5年的時間發展,在完成產業的初步集聚化發展、形成一條相對完整的產業鏈后,再逐步向高端研發的方向拓展。
  引進好的技術人才 信息產業作為高、新技術產業,從產業崗位群的需求看,需要的人才必須具有較強的再學習能力、實踐能力、創業能力。目前,盡管我區的人力資源較為豐富,但IT人才隊伍的結構失衡,高端人才十分欠缺,技能型和應用型人才的需求得不到滿足。
  因此,我們的組織和勞動人事部門一方面要做好發掘和提拔工作,積極引進專業型人才,吸引在國內外著名信息服務行業或相關機構從業的留學生、外籍人才來我區創業或就業,營造一個良好的育才、攬才、用才環境。另一方面,要制訂特殊的人才政策,完善各類優惠措施,對人才給予優先安排和一定的經濟補助,想方設法留住人才。
  另外,要重視人才的長期培育。鼓勵浙江師范大學、金華市職業技術學院針對產業化發展需求,有針對性地調整和優化專業設置,同時借鑒好的經驗,采取“定制式”人才培訓培養機制,大力培養本地技術人才。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