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廣高鐵開過 株洲交通樞紐地位再次升級
2009-12-2 16:48: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地面一層為到達層,地面二層為出發層,地下一層為地下通道及城市軌道交通站場,新株洲站“空港式”的功能布局將服務四面八方的旅客。圖為車行平臺建成后,將可把旅客送到進站出發層,旅客買票后就可直接上到站臺上車。
據星辰在線-長沙晚報12月2日報道 說起株洲,肯定很多人會想起那是“炎帝圣地、工業新城”的代名詞。但談起響塘這個地方,沒準很少有人聽說過。不過,隨著武廣客運專線的開通,響塘這個地方將如岳陽的金鳳、長沙的黎托一樣,踏著高鐵的快節奏,帶著沿線的人們進入新的現代生活,從此名聲更響亮,在擴大著株洲城區版圖的同時,也將為株洲打開一個新的窗口,打造一個發展的新平臺。
從株洲到長沙將來只要10多分鐘
從京港澳高速株洲西進入株洲新城區,前行靠右進入西環線,再轉入一條名不見經傳的鄉村道路,便來到位于株洲市天元區群豐鎮響塘村境內的武廣客運專線新株洲站。
“這里距株洲市區10多公里。目前只有株洲到雷打石的鄉村公路經過,擴建到車站的炎帝大道正在建設中。估計12月通車時,公交車、的士都可以直接開到新株洲站。”當地村民對即將投入運營的新站憧憬無限,因為不久的將來他們將“洗腳上岸,變成城里人”。“近的地方如進城就坐城市公交,遠的地方出行就坐高速鐵路。專線開通后,肯定要韻味的哦,哪怕就從株洲坐到你們長沙去。”村民對記者說。
記者在現場看到,相比岳陽的金鳳街道、長沙的黎托鄉,群豐鎮響塘村顯得更為“原生態”,大小山丘幾乎保持著原貌,冬天的田野顯得十分靜默,偶爾有鳥兒從山林中掠過,不時還有工程車與記者的采訪車擦肩而過。“乳白色的高速列車經常從高架橋上呼嘯而過。聽說從株洲到長沙將來只要10多分鐘,是嗎?那才叫快啊!”住在新株洲站旁的一位村民昨日告訴記者,每當“和諧號”
經過村莊時,他總是忍不住停下手中的活兒,多看幾眼。
遠期預計年發送旅客1241萬人次
沒有武漢站、新長沙站的優美線條,新株洲站外觀設計為展翅欲飛的兩翼框架,兩個巨大的等腰三角形如同一對巨大的翅膀。站內風馳電掣的“和諧號”,站外不遠處熱火朝天的工業園區,讓人很快找到一起飛的感覺。
進入站場內,售票系統正在安裝,地面正在打磨,候車大廳進入站臺天橋的大門已經上鎖。
“新站部分設施已移交鐵路管理部門,站場已由建設階段轉為運行籌備階段。”有關方面人士透露,新株洲站站場室內裝修已進入掃尾階段。
與岳陽等中間站一樣,新株洲站的功能布局大體一樣。從站外的車行平臺進入候車大廳,過檢票系統后通過天橋下到站臺上車。出站則通過地下通道與城市交通對接。
“站房近期預計年旅客發送量為869萬人次,遠期預計年旅客發送量為1241萬人次。與京廣鐵路株洲火車站日發送量1萬至2萬人次比較,新株洲站的吞吐量能力明顯高出很多。”有關方面人士告訴記者。
城市名片 株洲:火車“拖來”的城市
株洲古稱建寧。“株”字可能取自株田之“株”,“洲”字取自古人以湘水兩岸為洲之“洲”。自南宋紹熙元年(公元1190年)正式定名株洲后,株洲之名沿用至今。遠古時期,株洲地區就有先民生息繁衍,炎陵縣鹿原陂安葬著中華民族的始祖炎帝神農氏。新中國成立后,株洲逐漸成為新型工業城市,被稱為“火車‘拖來’的城市”,是貫穿南北、連接東西的重要通道,是我國南方最大的鐵路交通樞紐,京廣、浙贛、湘黔三條鐵路干線在這里交會。蘆淞大市場是全國聞名的服裝集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