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珠江三角洲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綱要》新聞發布會
2009-12-2 16:48: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2009年12月1日下午15點,廣東省新聞辦召開廣東省交通廳貫徹落實《規劃綱要》新聞發布會。
廣東省交通廳副廳長蔡啟文介紹省交通廳貫徹落實《珠江三角洲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綱要》情況。新聞發布會由廣東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副主任胡振國主持。
胡振國:各位記者朋友大家下午好!廣東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貫徹落實《珠江三角洲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綱要》系列新聞發布會的最后一場,我們邀請到了蔡啟文副廳長,楊細平副廳長、陳冠雄副廳長、曾兆庚副廳長向大家通報省交通廳貫徹落實《珠江三角洲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綱要》的一些特色亮點和推進珠三角交通一體化情況,并就相關問題回答記者提問。首先請蔡啟文副廳長向大家通報情況。
廣東省交通廳貫徹落實《規劃綱要》情況介紹
廣東省交通廳副廳長 蔡啟文
蔡啟文:各位記者朋友,大家下午好!去年底,國務院批準實施的《珠江三角洲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綱要》,明確了珠三角地區在全國改革發展大局中的戰略地位,這是廣東改革開放的一個重要里程碑,《規劃綱要》將珠江三角洲地區的改革發展提升為國家戰略,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指導和推動我省特別是珠三角地區改革發展的行動綱領。
按照《規劃綱要》的要求,珠江三角洲要建設開放的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大力推進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形成網絡完善、布局合理、運行高效、與港澳及環珠三角地區緊密相連的一體化綜合交通體系,使珠三角地區成為亞太地區最開放、最便捷、最高效、最安全的客流和物流中心。《規劃綱要》還提出,到2012年,珠三角高速公路通車里程達3000公里,港口貨物吞吐能力達9億噸,集裝箱吞吐能力達4700萬標箱,到2020年,港口貨物吞吐能力達14億噸,集裝箱吞吐能力達7200萬標箱。這些目標任務是對我省交通運輸業發展的新部署,也是對交通運輸業作為改革開放排頭兵提出的新要求。下面,我向大家通報省交通運輸廳實施《規劃綱要》的情況。
第一,我廳貫徹落實《規劃綱要》的主要情況。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我們主要抓了四個方面的工作:(一)成立機構,加強領導。一是成立了實施《規劃綱要》領導小組,何忠友廳長任組長,分管規劃、基建、運輸的三位副廳長為副組長,相關各處室領導為成員。二是成立了珠三角交通一體化協調小組。由分管交通的省領導任組長,珠三角各市分管交通副市長為成員,主要協調珠三角區域交通一體化合作的重大問題。協調小組下設規劃、道路運輸、港航及水運、管理及年票等四個專題小組,負責具體工作的推進。同時要求協調小組每年至少召開一次會議,協調解決交通一體推進過程中遇到的問題。
(二)深入學習,認真解讀。《規劃綱要》公布以后,我們采取開研討會,解讀《規劃綱要》精神,到長三角去調研學習,還有召開專題研討會等等形式,深入學習和領會《規劃綱要》精神。
(三)制定方案,明確分工。我廳制訂了三個方案,第一是《推進交通一體化(公路水路)工作方案》,第二是《2009年交通基礎設施建設重點工作推進方案》,第三是《交通一體化(公路水路)實施方案》。這三個方案上報省委省政府以后,得到了主要領導的肯定。其中《工作方案》提出了珠三角交通一體化四個具體目標,即:交通規劃一體化、基礎設施一體化、運輸一體化、管理一體化,還有7項工作措施給予保障。《推進方案》提出了09年我省新開工和在建高速公路項目階段性目標任務,并明確了每個項目各個關鍵環節的責任單位、完成時限及措施。《實施方案》針對“四個一體化”目標提出了15項具體的工作,細化了近期(09年至2012年)、遠期(2013至2020)年,將每項工作都落實到個人、單位。
(四)突出重點,狠抓落實。在省委省政府的統一部署下,我廳按照“一年開好局、四年大發展、十年大跨越”的要求,全面落實上面幾個方案,科學合理安排第一階段和第二階段的工作任務,重點抓好第一階段近期的工作。
1、以規劃為龍頭,推進交通規劃一體化。以編制綜合交通規劃一體化為切入點,打破行業條塊分割和行政區域的限制,從珠三角作為一個整體的高度出發,對已有的各交通專項規劃進行修編和優化。一是由我廳牽頭組織編制《珠三角公路水路交通基礎設施一體化規劃》及《珠三角公路水路運輸一體化規劃》兩個規劃。二是珠三角各市梳理和修編專項交通規劃,確保做到相互統一和銜接。
2、加快高速公路項目的開工建設,為確保2012年達到3000公里的通車里程夯實基礎。到08年底珠三角區域內高速公路通車里程為2100公里。為實現2012年的目標,我們著重抓了新開工項目和在建項目。確定今明兩年珠三角內高速公路新開工項目一共是19項,里程是821公里。同時抓好在建的14項共745公里。
在抓好珠三角區域內高速公路建設的同時,我廳還重點抓了珠江兩岸通道建設、通港澳跨境高速公路和環珠三角及泛珠三角高速公路的建設。
在珠江兩岸通道建設方面有兩個項目:即虎門二橋和深圳至中山過江通道。這兩個項目目前正在開展前期工作。在通港澳方面有四個項目:一是港珠澳大橋,上個月底國家已經批復通過了,目前正按年底開工建設的目標抓緊準備各項工作,這個月中開工是沒問題的;二是廣深沿江高速,廣州-東莞-深圳,這三個市都在抓緊建設當中,全線已經開通;三是深圳東部過境高速公路(蓮塘-香園圍口岸),深圳西部比較擁擠,東部要專門開辟一條專門通道,這是相當有必要的,疏解東部的交通。這也是實現深港過境交通“東進東出,西進西出”規劃目標中三條過境疏港通道之一,目前正在進行前期工作;四是廣珠細線三期,是廣州、中山、珠海等市通往澳門的重要通道,力爭在今年底開工建設。在環珠三角及泛珠三角方面有10個項目,包括韶贛、廣梧、陽陽、湛徐等7個在建項目,還有廣樂、梅達、大廣等3個項目,這些項目的開工和建設確保到2012年,我省高速公路出省通道要達到17條,現在只有7條,我們現在的出省通道遠遠滿足不了交通的需求,所以要加快建設。17條通了以后,與陸路相鄰的省通2條以上高速公路。
3、著力打通“斷頭路”、“瓶頸路”,進一步完善路網結構。重點是打通高、快速公路“斷頭路”,提高路網運行效率。近期項目有4個:一是莞深三期高速公路,連接莞深高速和廣惠高速,增加一條直接通往深圳的高速公路通道,已經建成通車;二是惠深沿海高速公路惠州段,連接鹽壩高速公路和沈海高速公路深汕西段,增加一條從深圳直接通往粵東地區的高速公路通道,計劃今年建成通車;三是廣肇二期高速,連接廣肇高速公路和珠三角環形公路西環段,縮短廣州至肇慶的出行距離,計劃明年建成通車;四是廣州新洲至化龍快速路,增加一條廣州通往中山和珠海的快速通道。這個項目由廣州市負責實施,目前也在建設當中。
對國省道干線的瓶頸路實施快速化改造,進一步完善路網結構,全面提高路網通行能力。包括4個項目,國道3項,省道1項:G324廣州龍洞段、G321佛山南海段、G325佛山順德段、S119廣州增城段,全部項目計劃今年動工改造,基本在2010年底前要完工。這些項目由省公路局負責協調。區域對接或銜接不暢公路項目18項,共169公里,由相鄰地級市政府形成協調機制,協調區域對接公路的建設。目前18個項目已全部開工改造。
4、加強港口航道建設。重點實施珠海高欄港集裝箱碼頭一期工程等17項主要港口建設項目;實施西江干流肇慶至界首航道等7個航道整治項目建設,進一步提高珠三角高等級內河航道的現代化水平。
5、推進珠三角毗鄰市公交互聯互通。總結推廣廣佛客運公交化改造試點經驗,推進珠三角毗鄰市建始縣公共交通互聯互通。加快城鄉客運一體化建設,在珠三角內圈層基本建成覆蓋城鄉、方便快捷的公交客運網絡。推進道路客運聯網售票,在廣州、深圳、東莞、佛山4市試行聯網售票和提前購票優惠服務。
6、進一步開行香港、廣州、深圳、珠海等機場至各地級市之間的客運專線。延伸空港服務,實現陸空無縫銜接,建立起完整、高效的空港客流集散網絡體系。其中已開行廣州白云機場至9個市、12條機場客運專線,日均客運量近8250人次,量很大。
7、推進珠三角公交“一卡通”,按照省政府批復,牽頭制定珠三角公交“一卡通”實施方案,加快推進力度,方便群眾出行,提供優質服務。
8、籌建汽車維修救援服務平臺。設立統一的維修救援電話號碼,完善維修網點布局,為車輛維修救援、投訴、咨詢等提供服務,提高汽車維修救援保障能力。
9、分布實施珠三角區域年票制。采取分布實施辦法,第一步是相鄰城市首先實現年票互通,第二步在珠三角區域內實行大年票,通過推進明年初力爭珠海、中山、江門三個市實施年票互通。
10、撤銷政府還貸二級公路收費站。方案已經省政府批準,目前正在實施當中。今年底前撤銷剩余32個政府還貸二級公路收費站。
二、實施《規劃綱要》取得的主要成效。今年以來,全省交通系統認真落實《規劃綱要》,并取得初步成效,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一)在規劃一體化方面,我們組織編制了《珠三角公路水路基礎設施一體化規劃》及《珠三角公路水路運輸一體化規劃》已完成,并通過專家評審,目前正在完善當中。
(二)在基礎設施一體化方面,基礎設施建設投資持續增長,高速公路建設投資已超年度計劃。1至10月份全省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完成了496億元,同比增長30%。特別是公路、航道完成投資額大幅增長。在金融危機背景下我們實現增長比例是非常可貴的。公路建設完成442.4億,同比增長39.5%。高速公路完成280.8億元,為年計劃的100.3%,同比增長34.1%。航道建設完成4.9億元,同比增長48%.在高速公路建設中,千方百計抓好省政府下給我們的“兩個一千公里”任務,即在建19個項目1012公里、新開工21個項目1156公里。在省委省政府的領導下和各相關部門通力合作下,今年高速公路建設呈現出三個特點:一是項目核準快、二是項目用地材料報批快、三是征地拆遷工作加快。我廳制定相關責任分解表,明確項目各關鍵環節的責任單位、完成時限。目前,我省高速公路建設勢頭良好,已新開工建設廣深沿江高速深圳段、陽陽高速、佛開擴建、增從高速、廣三擴建、清連公路連州至鳳埠段改造(還有18公里未完成)、湛徐、博深高速、水官高速公路擴建工程、廣明高速佛山段、廣樂韶關段等13個項目共計約732公里。在建19個項目基本按照目標計劃有序推進,建成通車4個項目。為保證剩余項目順利開工建設,我廳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用足用好政策,在項目審批方面,采取“并聯審批,各專項審批不互為前提條件”等措施,加快各項前期工作。在今年底前,梅大61公里、廣樂清遠段,143公里、珠海機場高速31公里、云岑高速雙鳳至榃濱段63公里等一批項目將開工建設,里程近300公里。因此,今年全年開工里程將達到1030公里,全面完成省委省政府“兩個1000公里”目標。
(三)在運輸一體化方面:運輸生產穩步增長。1至10月,全省公路、水路客運量和周轉量分別完成35.56億人次和1182.94億人公里,同比下降7.99%和增長11.39%;公路、水路貨運量和周轉量分別完成12.93億噸和3633.3億噸公里,同比增長15.96%和8.57%。.1至10月,全省重點港口吞吐量完成8.2億噸,同比增長10.5%,首次呈兩位數增長,增幅比三季度增加1.16個百分點。完成集裝箱運輸2995萬標準箱,同比下降8.49%,但降幅比前三季度減少近1個百分點。港口運輸需求在國家拉動內需系列政策作用下效果明顯。貨運量、貨物周轉量持續增長,港口貨物吞吐量已連續第5個月出現增長,之前是負的。
廣佛兩地積極開展道路客運同城化試點工作,經過近兩年的實踐,廣佛兩地現開行39條毗鄰公交線路和21條快巴,共992臺車輛運行,日均客運量達15.5萬人次。其他地市大力推進毗鄰跨市公交線路互聯互通,現開通了11條跨市公交線路,共144臺車輛運行,日均客運量近6.5萬人次,其中珠中3條線、深惠2條線、莞惠2條線、江珠2條線、佛中1條線、江中1條線,佛肇互通線路正在籌備中。跨市公交線路的開通,為珠三角市民提供了更加安全、經濟、便捷的運輸服務,極大地改善了居民出行條件。
公交“一卡通”工作積極推進。省政府已同意由我廳牽頭,聯合省政府相關17個部門和珠三角各市人民政府成立全省公交一卡通聯席會議工作小組,共同領導開展全省公交一卡通工作。我廳已下發《關于開展全省公交一卡通的函》,正積極準備相關前期工作,11月16日,已召開第一次聯席會議。
(四)在管理一體化方面:珠三角各市協調議事機制逐步形成。如廣佛兩市簽訂《廣佛同城化建設交通基礎設施合作協議》,兩市交通部門還定期或不定期召開協調會,就交通基礎設施對接項目、交通服務、港航合作等進行商討和協調,有效地推動各項工作的落實。在廣佛肇經濟圈建設合作框架協議中提出圍繞建成珠江三角洲一小時城市圈核心,充分發揮交通先行的引導作用,加快交通基礎設施和服務一體化進程。深莞惠三市交通部門在《深莞惠邊界道路建設及連接工作的協議》中提出:未來5年,深圳、東莞、惠州三市銜接道路將主要建設11條高快速路和7個國、省干道項目,基本實現三市路網互聯互通。在《跨界客運班線公交化運營合作協議》提出:以深莞惠毗鄰鎮之間的客運班線公交化運營為試點,推進珠三角客運一體化發展。珠海、中山、江門三市交通局積極協商,就交通一體化框架協議、建立聯席會議以及道路對接、年票互通、公交對開等達成共識。
在年票制管理方面,在廣佛的經驗和基礎上,珠海、中山、江門年票互認互通進展順利,省政府已召開會議,力爭在明年初實現三市年票互通。
在機構改革方面,廣東省交通運輸廳已掛牌成立,新增了指導城市公共客運及地方鐵路建設等職責,同時進一步明確了負責涉及綜合運輸體系規劃協調工作。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推進珠三角交通一體化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下一步我廳將按照《規劃綱要》的要求,全力以赴推進珠三角交通一體化各項目標任務的落實。重點抓好5個方面的工作。
(一)抓緊完成有關規劃工作。一是抓緊完成《珠江三角洲地區交通基礎設施建設一體化規劃》。二是抓緊完成《珠江三角洲公路水路基礎設施一體化規劃》和《珠江三角洲公路水路運輸一體化規劃》等專項規劃的報批工作。三是積極爭取國家盡快批復《珠江三角洲地區城際軌道交通規劃(修編)》。四是積極會同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加快推進粵港澳基礎設施專項合作規劃編制工作,確保該項工作按計劃完成。
(二)加快交通項目建設,進一步完善交通基礎設施網絡。一是重點推進珠三角城際軌道交通和干線鐵路建設,完善軌道交通網絡。二是加快高速公路建設,完善區域公路網絡。2010年,新增里程331公里。盡快打通區域內高、快速公路“斷頭路”以及干線公路“瓶頸路”。三是完善和優化港口布局,完善內河高等級航道網絡。四是在加快廣州、深圳機場擴建工程建設的同時,進一步提升珠海機場發展水平,逐步發展惠州、佛山等支線機場,構筑干支結合、優勢互補、共同發展的民航機場體系。五是加快廣佛、莞深等組合樞紐以及珠海、江門、肇慶樞紐等國家級綜合運輸樞紐規劃建設,提高運輸效率。
(三)加快推進城鄉交通一體化發展。全面實施通達、通暢工程,逐步形成與干線公路網相配套的縣鄉公路網絡;健全農村公路管養機制。到2020年建成覆蓋城鄉、方便快捷的公交客運網絡。
(四)加快推進交通管理一體化工作。加快推進珠三角高速公路電子聯網收費,提高網絡整體效率;全面撤銷政府還貸普通公路收費站,逐步撤銷區域內普通公路收費站;2012年實現區域年票互認;積極推進珠三角各地級以上市公交IC卡并網,五年內實現公共交通“一卡通”;加快發展城市公共交通,整合珠三角跨市公交運輸和城際客運網絡,大力發展現代物流。2010年起逐步實現珠三角范圍內的公交一體化。
(五)積極推進粵港澳交通一體化。繼續加快跨界交通項目建設,確保廣深港客運專線以及廣珠城際等軌道交通項目2010年建成通車;年內開工建設港珠澳大橋,盡快開工建設深圳東部過境通道等項目;進一步提升粵港澳民航機場合作水平,努力構筑優勢互補、共同發展的珠三角民航機場體系;繼續推進珠三角港口與香港港口合作,實現珠江口港口群協調發展;加強粵港澳運輸合作,逐步實現珠三角地區與港澳地區交通運輸一體化。
胡振國:謝謝蔡廳長的情況介紹,接下來是記者提問環節,請大家圍繞今天新聞發布會的主題提問。
廣東電視臺記者:我有兩個問題,一個問題是珠中江三市將在明年初實現三市的年票互通,其實廣佛兩地還沒有真正實現年票互通,有沒有一個時間表?第二,今天是計重收費我省實行一個月,效果怎么樣,什么時候會再在其他地方推廣?謝謝。
曾兆庚:我來回答一下剛才這位記者提的兩個問題。廣佛年票互通去年11月1日開始實施,效果非常好,我們今年計劃是珠中江今年年底以前也實現年票制,總的計劃是2012年實現珠三角年票制。第二,關于計重收費,效果非常好,我們正在按計劃在全省逐步推進計重收費工作。
澳門商報記者:今年是澳門回歸10周年的日子,我關注的有三點:第一,通港澳的跨境高速公路現在的一些籌備建設的基本情況?第二,港珠澳大橋的籌備,究竟它什么時候能具體開工,因為我們現在都比較關注港珠澳大橋籌備的一些情況?第三,廣珠西線三期通往澳門具體落實的一些情況?謝謝。
蔡啟文:我來回答你的問題。第一,通港澳高速公路問題,打通到港澳的高速公路實際上也是《珠江三角洲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綱要》提出的一個重要問題,我廳對這個問題相當重視,目前籌建階段有4個項目:即港珠澳大橋、深圳東部通道、廣深沿江高速、廣珠西線三期。這四個項目說實話都是直接通港澳的高速公路通道,我們也在抓緊籌備建設。
港珠澳大橋開工時間由國家來確定,初步了解的信息大概也是這個月的中旬,但具體日期還沒定。深圳到香港東部通道已經評審完,目前已經在做前期工作,按程序報批階段。
廣深沿江高速公路到目前已經在全線開工建設,2012年建成估計沒問題。港珠澳大橋2015年要建成,深圳到香港的東部通道目前在抓緊做前期工作,爭取明年內能夠開工,這也是比較迫切的一個項目,估計也要三年左右建成。廣珠西線三期目前已在國家發改委待批當中,初步了解信息這個月估計要批下來,爭取在今年底開工建設。這四個項目建成以后,廣東通港澳就可以增加4條通道,對香港也好,對廣東也好,都是有利的。
廣東電臺記者:各位領導下午好,我關注的問題還是年票互認的問題,因為材料當中提到現在是廣佛年票已經互認了,從今天上午中山的新聞發布會也說到明年1月1日開始珠江中三市年票會實現互認,計劃到2012年是珠三角年票互認,還有三年時間去做這個工作,但是老百姓的呼聲很高,能否推進得快一點?這項工作的難度在哪里,為什么要花3年時間才做得完,目標是到2012年,下一步還有哪些市在做這些工作,推進的時間表怎么樣?下一步計劃是哪三個城市或者是相鄰城市會推這項工作,進度能否加快,因為很多老百姓在關注。另外,未來年票能否取消,最近蘭州老百姓都在說收年票沒有依據,廣東省不同,我們的路橋是貸款,收年票是有依據的,但未來能否取消?
曾兆庚:我先回應一下珠三角年票制為什么要安排到2012年,我們第一步是想逐步把周圍城市進行互通互認,去年完成廣佛,今年計劃完成珠中江,2012年是整個珠三角的年票制,之前我們還在推進廣州、佛山、肇慶年票互通,還有東莞跟惠州的年票互通,周邊城市這一塊我們盡可能盡早互通,為2012年珠三角大年票制打基礎。為什么我們要考慮到2012年,因為珠三角這個地方經濟比較發達,整個收費項目的投資結構非常大,需要我們用比較長的時間協調,根據我們跟地方財力、省里財力、各個業主協調,我們爭取到2012年,這個目標應該說任務是非常重的,我們希望能夠在2012年解決這個問題。目前我們實施年票制來講我們是有依據的,第二是符合廣東省情的,珠三角各個市實施年票制,從2002年到2008年就珠三角我們撤了68個收費站,全省撤了170個收費站,可以看出實施年票制對于撤銷收費站,對于對公眾提供更好的出行環境是更好的做法。
中國工業報記者:廣州大交通,我想知道大交通建設需要很多錢,很多費用,廣東省在路橋建設這塊的投資渠道怎么樣,現在進展如何?如果橋路建好之后,費用是通過什么方式來償還?
蔡啟文:我來回答剛才這位記者提的問題。應該說我們為了應對金融風險,提出了加大投資力度、加快交通基礎設施的服務計劃,去年計劃是未來五年整個公路水路建設統計,大概要花上3600億。這是個什么概念呢,我給大家介紹一下。“十一五”是2900個億,“十一五”增加幅度很大,巨大的投資,資金怎么籌集,這確實是一個大問題。我們考慮多方籌集,主渠道就是燃油稅的替代收入,養路費取消以后,國家變成稅改革以后,我們就有個替代收入,一年大概也有100來個億,實際上是省級投入,因為大部分交通項目實施的責任主體都是在相關的部門以及各個地方政府,比如高速公路這一塊,交通集團大概承擔了80%左右任務,它作為一個企業它有它的能力來籌集相應的資金,各個市政府財政各方面投入也逐年加大。
另外,為了應對金融風險,加大交通基礎設施投入,今年我們同省財政廳一起在省政府的支持底下共同建立了一個融資平臺,用費改稅替代收入作為抵押也好依托也好,有相關的金融部門給我們融資,這個平從今年、明年兩年大概融了250個億,有一部分投到高速公路了,有一部分投到一般公路,還有港航投入,都有。這兩年我們雖然加快了交通基礎設施的建設,但是資金這方面還是有保障的。珠三角各個市也加大了投入的力度,在籌資方面他們也想了很多的辦法,包括財政性資金,包括利用民資、貸款、外資等等,各個渠道一起上。我想,各方面重視,這3600萬資金是有保障的,可以籌得來的,我講的是全省,不是珠三角,珠三角有多少還沒劃出來。
剛才這位記者提得很對,比如說融資貸款是否要通過收費來償還,貸款這部分肯定要通過收費來償還,比如說有一部分錢投到高速公路,貸款不能做資本金,流動自有資金才可以做資本金,用于貸款部分,比如說除了25%資本金以外,75%是通過貸款來籌建,這部分的貸款當然要通過收費來償還。集團承擔了80%的高速公路建設任務,他們當然要通過貸款建設高速公路,之后通過收費償還,但是省里投到一般公路的錢,比如今年我們撤了37個收費站我們要投入35個億,這些錢我們是通過融資平臺也好通過替代收費也好,投進去就不會收的,要不就會沒完沒了,不光這樣,逐年還要通過資金的籌集加大對一般路橋收費站的力度,珠三角實現年票互認如果不加大這方面的力度是實現不了的。另外還要通過申請一般財政預算,這方面也要給予補助,通過種種渠道,相信資金的籌集是有保障的,但有一部分要通過收費來償還,有一部分不需要。我不知道我的回答能否滿足你的要求。
廣州日報記者:我有兩個問題,第一,能否詳細講一下珠三角公交“一卡通”的情況,以后珠三角各市的IC卡都要聯網的話,還有必要再發行一個全省統一的“一卡通”嗎,除了公交以外還有沒有什么別的功能?第二,關于虎門二橋和深圳到中山過江通道的建設和準備情況怎么樣,能否詳細講一下?謝謝。
楊細平:首先我回答第一個問題,珠三角公交“一卡通”是貫徹《規劃綱要》非常重要一方面,我們在7月份已經向省政府提交了工作方案,省政府也批復了我們的工作方案,現在正在按照工作方案往下推,首先是成立了聯席會議制度,我們也開了第一次會議,在會議上也聽到不同的聲音,對于經營模式等有很多不同的看法,我們正在實施方案力爭在月底之前報到省政府,但我們在實施方案里我們也考慮了現在全省有2400萬張卡是存在的,這些卡要互聯互通是有困難的,因為是采用了不同的標準,現有公交車上的讀卡機具還是不同的,我們還是希望能夠發行全省通行的新卡,名字待定,這個卡到時在珠三角所有公交上、城際輕軌上使用,實現公交“一卡通”,原有的卡我們希望經過若干年來進行一個轉換,由市民來選擇,比如很多市民都是在當地使用公交卡,這個卡還可以保留一段時間,如果近期這個卡發行了,市民也想用這個新卡,那么原來的舊卡可以做一些轉換。這是我的回答。
蔡啟文:第二個問題我來回答。珠三角的發展東西兩岸確實很不平衡,大家都看到這個事實,經濟發展不平衡的原因交通方面不能說沒有關系,交通不夠便利、通道不足、能力緊張、東西交往不便捷也是一個原因。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實際上這兩年我們已經開展了虎門二橋跟深中通道兩條過江通道項目的前期工作已經開展了,比較快的還是虎門二橋,現在已經進入了勘察設計階段,如果各方面的工作進展順利的話,我們爭取看明年能不能開工建設,因為虎門二橋的建設不光是很重要,而且很迫切,虎門大橋目前的交通量每晝夜的交通量已經是7、8萬了,很快達到飽和水平了,大家恐怕走這條路都有這樣的體會,慢慢地爬,不像高速公路了,實際上籌建虎門二橋是很迫切的事。
深中通道大概在虎門大橋的下游,這兩年隨著珠三角規劃的實施,有一些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也提出了要加快通道的建設。從目前開展情況來看,通道工程相當復雜,并不比港珠澳大橋簡單,從目前工作的情況來看,下來還要做二十幾個專題的研究,目前我們正在委托相關協調單位來編制共同研究。前期工作時間要花上兩到三年,具體什么時候開工要看前期工作做得怎么樣,進展如何,另外還要看看通道交通量情況也要平衡,虎門二橋假如明年動工的話,四年后也就建成通車了,當然也可以環節虎門大橋的交通壓力,但長遠來看,即使虎門二橋建設,深中通道的建設還是需要的,所以前期工作我們也沒有停下來,還在做,只是它的工程比較復雜,需要的時間比較長,什么時候開工就很難預見了,我們會按計劃做下去。
陳冠雄:我補充一句虎門二橋,我們今年做了方案設計競賽,近期啟動設計招標,目前進程就是這樣的。
經濟日報記者:我有兩個問題。第一,港珠澳大橋,曾經有專家指出橋設計的水深不夠,建橋后可能會出現河船抬高,泥沙瘀積問題,現在的設計方案如何解決?第二,與公路建設投資相比水路建設投資比較少,特別是內河航道方面,目前廣州的內河航道等級不是很高,請問廣東今后在航道建設方面有沒有什么規劃,從而更好地發揮出西江黃金水道的功能?
陳冠雄:港珠澳大橋大家都很關心,我們前后做了六年的工作,做了幾十個專題和研究,現在還在做研究,經過深化研究的成果,我們現在采用的工程措施是可以解決剛才這位記者同志提到的問題。珠江水利委員會給我們的一個界線是主水比不得超過10%,研究過程中最高是達到17%、18%了,現在經過優化工程方案,一個是做隧道,一個是做兩個人工島,兩個人工島的尺寸現在已經從每個島的長度1000米優化到625米。還有一個很重要的條件,就跟目前很多大橋不一樣的,因為它總共是29.6公里,其中橋梁長度占了22.8公里,橋的墩子陳臺要求埋在海水底下,現在數學模型驗證已經過了,還在最后用模型試驗來驗證數學模型的結果,估計這個月可以拿出最終的整合報告來,情況就是這樣。
蔡啟文:剛才這位記者提的第二個問題,這兩年水路投入比起公路來說是少了,我可以這樣跟大家說,實際這兩年我們投入水路的投資還是逐年增加的,比如說在今年固定資產投資宏觀政策來看,港航這塊特別是航道這塊的投資比去年增加了40%,1至10月份是4億多。當然,因為港口是經濟的晴雨表,今年就有點萎縮投資,因為金融風暴的影響,作為一個企業它肯定要講回報,它沒看準,經濟未回暖,原來那個項目是不會冒然投資的。原來擴建投資,因為金融風暴他們在觀望,所以港口這塊今年的投資還是有點萎縮。但是航道作為一個基礎性設施,政府在這方面的投入還是逐年增加的。航道是港口的基礎設施,港口是交通基礎設施,廣東作為水運大省來看我們有必要加大水路投入,發揮廣東水資源的優勢,所以省委省政府盡管每年水里沒有專門的來源,原來是養路費,現在費改稅替代收入了,里面安排2.5億的資金用于航道建設。
至于說西江航道,作為一個主通道,目前已經在建設當中。西江航道就是肇慶到吉首這一段航道建設對發揮廣東西江水運的優勢、溝通廣西水道交通有很大促進作用,省里也把它作為一個重點項目在建設當中,明年這條主通道就可以完工。西江通道完工以后,整個西江以及通過下游到西江下游,原來已經建好的五個航道就可以打通,實現江海聯運,整個水運優勢就可以得到進一步的發揮。
胡振國:記者提問環節到此結束。各位記者朋友,今年下半年以來省政府新聞辦公室緊緊抓住貫徹落實《珠江三角洲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綱要》積極應對國際金融危機這一重大主題,充分發揮新聞發布會這一平臺優勢,在新聞性、權威性、影響力上下工夫,組織開展了15場貫徹落實《珠江三角洲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綱要》的系列新聞發布會,先后邀請珠三角9個市的市長、常務副市長和省直6個主要職能部門的廳長、副廳長向新聞媒體通報貫徹落實《珠江三角洲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綱要》的情況,介紹工作中的特色亮點,回答記者關心的問題,這項專題發布活動得到了珠三角各市、省直6個主要職能部門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得到了各個新聞媒體機構和記者朋友的高度重視、支持并積極宣傳報道,可以說整個專題發布活動主題鮮明、重點突出、內容豐富、亮點紛呈、各具特色、效果良好,達到了預期的目的。到今天下午為止,這次15場系列發布會活動就圓滿結束,借此機會我們向省外經貿廳、省科技廳、省發改委、省經濟和信息委、省環保廳、省交通廳,向珠三角9個市,向各個媒體機構,向各位記者朋友,表示衷心感謝。
胡振國:好,今天的新聞發布會到此結束,謝謝交通廳蔡廳長等幾位廳長,謝謝各位記者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