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變“招企業”為“招產業”
2009-1-22 11:56: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產業轉移不等于企業的轉移,而是一系列相關企業轉移的結果。認識轉變之后,重慶市根據本市產業基礎和發展規劃,有計劃有目的招商引資,實現了從“招企業”到“招產業”的轉變
因為出海物流成本較高,重慶力帆集團曾想把摩托車生產基地轉到東部沿海地區,但隨著重慶兩路寸灘保稅港區成立,這個念頭就打消了。2008年12月18日在保稅港區揭牌儀式上,力帆集團進出口公司負責人表示,保稅港區的設立將給力帆帶來很大實惠。力帆以前辦理出口退稅要跑到上海,走水路來回要40多天,占用了公司的資金。而現在在家門口就有保稅區,摩托車進保稅區就算出關了,可以直接辦理出口退稅等手續。
重慶市發展改革委副主任王平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重慶具有土地資源成本低、工業基礎雄厚、潛在市場龐大等優勢,對中高端制造業有很大吸引力。重慶設立保稅港區后,將進一步降低重慶市乃至西部內陸地區的物流成本,區內優惠的政策無疑將為重慶市承接國內外產業轉移、優化產業結構提供一個更加廣闊的平臺。
王平說,設立保稅港區為重慶承接產業轉移創造了重大機遇。重慶深處內陸,物流成本相對較高一直是制約重慶承接產業轉移的“短板”。為徹底解決這個問題,除設立保稅區外,重慶還將實施“一江連兩翼”戰略,把長江黃金(187,-0.12,-0.06%,吧)水道和鐵路、公路連接起來,實現長江水運和其他物流方式的無縫連接。具體地說就是通過蘭渝鐵路到新疆,連接通往歐洲的大陸鐵路線;另外一條是沿渝滇鐵路、滇瑞、滇緬鐵路到緬甸南部的港口,把西南的通道打通。
打通通道的效應已初顯。2008年12月,惠普公司集臺式機和筆記本電腦于一體的綜合性電腦生產基地在重慶正式開工。惠普電腦產品的60%供應歐洲市場,如果用火車運至歐洲需18天左右,蘭渝鐵路一旦建成通車,將縮短到13天。隨著基地的開工建設,預計還將會吸引液晶顯示器、硬盤、鼠標等一大批配套企業的跟進,從而形成完善的產業鏈集群,并將帶動一批電腦代工企業進入重慶。
緊緊抓住新一輪產業轉移的歷史機遇,重慶先后舉辦了“中國知名國企重慶投資發展研討會”、“聚焦臺商—重慶IT特別行動”、“2008中國(重慶)民營經濟發展論壇暨全國知名民營企業重慶行”、“加工貿易及產業轉移‘進重慶’”等十大招商引資活動,其中僅加工貿易及產業轉移“進重慶”一項,就簽約項目42個,簽約金額143億元。
以前,重慶一些區縣在承接產業轉移的過程中招商引資沒有具體的規劃,不管項目的大小,能否形成產業鏈條,都往園區里引,一些本應能共享的資源沒有充分利用。通過實踐,重慶市各級政府的職能部門逐漸意識到:產業的轉移不等于企業的轉移,產業轉移是一系列相關企業的轉移。為此,重慶市改變了招商引資思路,根據重慶市產業基礎和發展規劃,有計劃有目的地招商引資,實現了從“招企業”到“招產業”的轉變,同時對原有園區按照新的思路進行了重新規劃,大力發展生產性服務業,讓企業不僅進得來,還要留得住。
目前重慶確定了“5+2”產業發展戰略,即汽車摩托車、裝備制造、化工、材料、電子信息五大產業,再加上能源工業和勞動密集型產業。汽車摩托車是重慶的傳統優勢產業,通過承接產業轉移,將實現微車—重車、轎車—商務車、整車—零部件的全系列構建,形成千億元產值的汽車產業鏈。而根據重慶市信息產業局的統計,信息產業有望一舉取代汽摩產業,成為重慶新的支柱型產業。為此,重慶市信息產業局下發了《信息產業千億承接重慶行動綱要》,期望在承接IT產業轉移中實現突破。
重慶在“招產業”上強調以產業鏈上的關鍵節點為突然口,重點抓龍頭企業,優先讓擁有核心技術的企業入駐重慶。例如,茂德科技投資9億多美元在西永微電子產業園建設的8英寸芯片廠已于2008年5月開工。緊隨茂德科技之后,一大批芯片設計、制造、封裝以及電路設計的企業跟著進入了園區。與之類似的還有長壽化工園區,都是引進龍頭企業后,帶動了一批配套產業的跟進投資。
迅速發展的工業為給重慶的生產性服務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帶來新的機遇。有關部門認識到,要讓企業放心地轉移到重慶來,就必須大力發展生產性服業。重慶市將緊緊圍繞加快制造業與服務業融合互動、提升集聚輻射和競爭能力兩個重點,著力做好六件事:一是做強運輸物流平臺,發揮綜合樞紐優勢;二是培育金融集聚平臺,增強區域輻射能力;三是建設研發創意平臺,提升制造業競爭力;四是打造商務服務平臺,提高城市品牌形象;五是健全信息服務平臺;六是建立外包服務平臺,擴大內陸城市開放。
新舉措帶來大發展。2008年1—9月,重慶市實際利用外資達23.39億美元,同比增長243.63%,是2007年全年實際利用外資總額的兩倍;實際利用內資501.17億元,比2007年同期增長81.9%,其中東部來渝內資比上年同期增長96.4%,占全市利用內資總額的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