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一個開發區的四大理念
2009-1-22 11:55: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充分利用好開發區這個資源平臺,以城市功能完善和產業環境建設為支撐,依托本地優勢資源,吸納整合國內外資源要素,培育打造具有獨特競爭力的優勢產業集群
冬日陽光灑在西北千年古都的大地上,沒風的日子里一切都散發出一種暖洋洋的氣息。記者在西安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創新工業園、涇渭工業園和出口加工區采訪,親眼目睹了熱火朝天施工和生產的興旺景象,并記錄下經開區在承接產業轉移領域所取得的驕人成就,以及一組令人驚喜和欽佩的數據:
西安經濟技術開發區成立于1993年,2000年獲批成為國家級開發區。開發區由中央商務區、涇渭工業園、草灘生態產業園和出口加工區四個功能區組成,總規劃面積71平方公里。目前共承接產業轉移企業2800多家,其中工業項目600余項。包括BP、ABB、西門子、博世等25家世界500強企業,以及康明斯、中鋼集團、中交集團等一批國內外知名企業,都先后在園區投資建廠。以四大園區為依托,開發區已經形成了商用汽車、電力電子、食品飲料和新材料四大主導產業。其中商用汽車從整車組裝,到發動機、車橋、零配件及專用車制造廠的產業鏈條初步形成,到2012年將實現500億元的銷售收入。2003年開發區工業總產值僅50多億元,2007年突破200億元,四年翻了兩番。2008年上半年,經開區主要經濟指標連續第六年保持了40%的增長,四大主導產業平均增幅超過50%。根據商務部外資司的統計,西安經開區的整體發展速度,已經躍居中西部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前列。
那么上述業績是如何取得的呢,經開區的工業總產值憑啥四年翻兩番?
西安經開區的領導和員工告訴記者:隨著國際資本加速流動整合,國際先進產業逐步向中國等新興工業國轉移,我國東部制造業向中西部轉移已成為新一輪產業轉移的大勢所趨,承接國內外產業轉移是西安未來能夠在西部率先發展的關鍵。在發展理念和承接轉移的準備上,西安經開區的思路是:充分利用好開發區這個資源平臺,以政府為主導,以企業為主體,以城市功能完善和產業環境建設為支撐,依托本地優勢資源,吸納整合國內外資源要素,培育打造具有獨特競爭力的優勢產業集群。
他們的四大核心理念是:
一、把項目帶動戰略作為承接產業轉移的著力點,既注重外資,更注重內資,以內資優勢項目的成功引進,拉動外資增長。西安經開區深入洞察外商投資中西部地區的審慎心理和理性決策,重點吸引和包裝優勢內資項目,積極促成國外相關知名企業與優勢內資項目實現強強聯合,最大限度降低外商對項目投資的風險預期。
二、把培育優勢產業作為承接產業轉移的方向標,走差異化發展道路。西安經開區堅持承接轉移要有所為有所不為。在產業門類上,避免與東部沿海強勢產業的正面競爭,避免中西部地區之間的同質化競爭。有重點地選擇并培育本地具有良好產業基礎,在技術、管理及資源支撐方面具有比較優勢,市場前景廣闊,發展空間巨大,并能形成獨特競爭優勢的產業。以優勢產業為依托承接產業轉移,形成錯位發展、特色發展的有利態勢。
三、以本地工業布局調整、產業資源整合作為承接產業轉移的新契機,推動區域產業優化升級。西安經開區緊緊把握陜西省、西安市調整工業布局、優化產業結構的有利時機,立足優勢產業,以專業化園區為載體,以本地相關優勢企業整體搬遷或新項目入駐為契機,在西安乃至全省范圍內整合產業資源,積極吸引相關產業的國內外知名企業以資本、技術或管理等多種方式展開合作,使承接產業轉移與推動區域產業優化升級有機結合起來。
四、以產業鏈培育和產業環境構建作為承接產業轉移的內在支撐,以市場化的綜合服務體系為企業運營和產業發展提供強大支持。西安經開區不斷培育和延伸產業鏈,強化產業環境建設,從項目申報、登記、注冊等各種事務的辦理,到企業運營中金融、物流、標準化廠房租售代建等多種社會化服務的提供,使專業、高效、實用的綜合性服務支撐體系,滲透到產業發展的各個環節,優化企業發展的微觀環境,增強區域產業集群的競爭優勢。
記者在采訪中感到,西安經開區的領導和廣大員工對未來發展前景信心十足,他們的目標是:“十一五”期間,搶抓國際國內產業向中西部轉移的戰略機遇,加快支柱產業向產業集群躍升,產業開發區向城市新區躍升。依托專業化功能園區,發展優勢產業集群,促使招商引資、項目建設、產業發展、社會事業同步前進,積極打造具有強大吸引力的國際國內產業轉移戰略目標地。“十一五”期間,確保區內主要經濟指標每年以30%以上的速度遞增,到2010年實現再“翻兩番”的目標,工業總產值達到96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