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經濟形勢分析

衡陽市珠暉區市場體系規劃建設工作情況

2009-12-19 3:06: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近幾年來,我區將商貿市場發展作為經濟發展的戰略重點,按照“項目帶動、擴大規模、培植財源、商貿興區”的總體思路,扎實工作,形成了我區商貿市場經濟穩步發展、商貿稅收逐年增加的良好勢頭。“三產”對“一產”和“二產”的拉動作用明顯體現,實現了商品市場、連鎖超市、休閑娛樂、特色商業街等各行業協調發展。 
  一、商貿市場發展現狀 
  我區有各類商貿市場30余家,其中衡陽商業城、綜合市場、衡州大市場、出版物交易市場、雁東市場等14家大型專業批發市場成為我區商貿流通業的支柱。區內農貿市場16家,其中大型農貿市場10家,營業面積近6萬余平方米。2008年,中心片市場年成交額27.8億元,中心片市場完成國稅1817萬元、完成地稅828萬元,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6.85億元,同比增長20.2%。中心片市場營業面積達28.6萬平方米,比2005年增加11.4萬平方米。中心片市場共設有各類攤位、門面6964個,比2005年增加637個,從業人數達18565人,開攤率達到95%以上。 
  二、主要工作措施 
  (一)科學合理繪制藍圖。我區按照《衡陽市2003年-2020年城市商業網點發展規劃》、《“十一五”衡陽市現代物流產業發展規劃》等文件要求,根據我區實際情況,對商貿中心區、副中心區、商業特色街、物流市場、大型商場、超市、大型工業品批發市場、農產品批發市場、農貿市場都作了規劃。我區先后取締了湘江公鐵大橋雞鴨交易市場,新橋頭粵漢碼頭馬路市場。改造新建了達德三得利水果批發市場、益海嘉里糧油物流園、湘江五金批發市場等一批專業批發市場。規劃了茶山坳化工物流園區、珠暉公園旅游商貿副中心區、武廣高速車站廣場商業副中心區等。基本形成了以大型專業批發市場為龍頭,以大型零售商場為骨干,以商業特色街和商貿市場、便民連鎖店為依托的多層次、多功能的商業網點體系。 
  (二)加快市場結構調整。在市場結構調整上,區委、區政府提出的“城區大商場,城郊大市場”的市場商貿體系發展目標。2006年以來,我們加快了對中心片市場的改造提質速度,湘江市場、愛霖家電城、衡陽商業城相繼進行了改造,由綜合型向專業型轉軌,由粗放“鳥籠式”經營向舒適“商場式”轉變。通過引進東方購物廣場、創富商業廣場、喜富來購物廣場、中盛東風財富廣場、米蘿咖啡、迪歐咖啡、步步高超市、肯德基快餐等一批商貿項目,提升了中心城區商貿圈品位。同時,在城郊片興建金源溫州商城、益海嘉里糧油物流園、湘江小五金市場,擴大珠暉市場的影響力和輻射力,加快推進了珠暉市場專業化的進程。在農貿市場建設上,今年,我區按照《衡陽市“四場一廁”近期建設規劃實施方案》文件要求,對區內大型的農貿市場進行提質改造,逐步實現“農轉超”。截止目前,我區新建的東升市場,改造的東環農貿市場、景園市場、龍家坪市場、豐收市場、清泉市場、苗圃市場、衡州市場、永安市場已全部高標準通過市政府驗收,完成工程投資1500余萬元,市場改造建筑面積約6萬余平方米。農貿市場的改造,提升了城市的形象,方便了人民群眾,使農貿市場與城市發展相協調,實現我區農貿市場的升級換代。 
  (三)推進商貿網點建設。我區現有商貿流通服務門店2400余家,從業人數31000余人,年利稅突破4000萬元在連鎖超市方面,以香江百貨(籌建)、步步高、福源超市、東方購物廣場等10余家大中型零售商為代表,共發展了700多個遍布社區村院的小超市及便利店;飲食業方面涌現出林隱酒樓、曲園酒樓、湘之味、三湘紫光閣、一家食府、軒福苑、漁家故事、鄉巴佬餐飲連鎖及遍布大街小巷的各類酒家、飯館、小吃店約500余家。在2008年全市服務行業三百強評選活動中,我區三湘紫光閣的“金牌魚頭王”、“ 黃金白玉螺”、“流汁金沙球”、怡心園的“石頭雞”被評為餐飲百道名菜,三湘紫光閣還被評為百家名店之一。賓館酒店方面,由于旅游和服務業的拉動,我區賓館、旅社、招待所有上百家之多,其中床位在50個以上的有89家,從業人員904人,同比增長13%;床位總量達5539個,同比增長10.7%。特別是湘江賓館、德泉大酒店、創富雁城賓館進行了高檔次裝修重新開業。休閑娛樂保健業方面,以陳琴足浴、魅力佳美藝、藍天美容、華羿美容美體為代表的休閑娛樂產業已發展到30余家,極大地緩解了消費西移現象。目前,我區形成以衡陽廣場為軸心,以東風南北路、東岸風光帶為縱軸,以廣東路為橫軸的中心商圈。商貿物流方面,針對我區物流業規模較小、布局分散的特點,我們以益海糧油市場為依托發展東陽渡糧食物流中心;以閑置的天富市場建設一個零擔貨運托運中心,另外,紅光木業在二七二廠利用閑置的鐵路專線建成了一個占地80畝的貨運中轉站。目前,全區現有物流經營單位55家,月到(發)貨量11000噸以上,其中平均月到(發)貨500噸以上經營大戶8家。為配合新農村建設,我區積極實施“萬村千鄉”市場建設工程,把農村商貿流通業納入全區的總體規劃,截至目前,我區新建鄉村農家店63個,其中村級店46個,新增營業面積9000平方米,市場建設總投入172萬元,市場門店銷售總額3500萬元,實現稅收175萬元,解決就業崗位850個,我區現已被商務部確定為“萬村千鄉工程”試點區。 
  (四)加強市場運行監測。加強市場運行監測是調控市場、制定產業政策的基礎,是市場宏觀管理的重要方式,做好市場運行監測工作對調控市場、開拓市場、擴大消費、引導生產、合理配置社會資源具有重要意義。我區按照省、市商務部門要求,建立了“城市生活必需品”、“重要生產資料”、“重點流通企業”、三大直報系統,另一方面重大節假日的市場監測工作更加認真、及時。每年的“春節”、“五一”、“十一”等節假日期間,消費安全經營、食品衛生及市場供應都完全進入了督導檢查和監控視野,成為監控重點。通過我們的努力,我區市場運行呈現出城市生活必需品市場供應充裕;零售行業銷售穩步增長;食品安全狀況良好;四是成品油供應平穩。同時,我區還建立了“應急商品數據庫”,出臺了《關于印發〈珠暉區生活必需品市場供應突發事件應急預案〉的通知》,提高了商貿市場抗災防險的能力。 
  (五)出臺市場優惠政策。我區嚴格執行衡陽市委、市政府出臺的《衡陽市人民政府關于加快全市商貿流通業發展的若干意見》、《關于支持重點商貿項目建設和歸行納市經營的實施意見》、《關于進一步擴大開放加快發展主動承接產業轉移的若干意見》等文件,在此基礎上,區委、區政府為全面實施商貿活區戰略,優化全區經濟結構,“筑巢引鳳”、“放水養魚”,出臺了珠發〔2006〕6號文件《關于進一步加強市場工作、加快商貿物流業發展的暫行辦法》,對大型物流園區、專業商場、特色商業街、星級酒店以及投資額5000萬元以上的服務性項目的區級行政性、事業性和服務性收費,在政策允許范圍內給予免征或者按下限征收的優惠政策。 
  (六)加強市場監管力度。管理出效益,我區在抓好市場體系規劃建設的同時,狠抓市場監管。在市場制度方面,我們要求各商貿市場建立長效管理機制,管理制度上墻,市場內安裝市場監控系統,配備市場導購圖,規范市場經營秩序,堅決杜絕市場內占道經營、亂擺亂放等行為,力求形成科學規劃、合理布局、統一管理、功能先進、設施完善的良好格局。在市場秩序方面,我們聯合工商部門,規范市場競爭行為。我們一方面保護合法經營,另一方面又嚴厲打擊擾亂市場的行為,為守法經營開綠燈,給違法經營亮黃牌,激勵與懲戒齊頭并進。同時,加強對市場的食品安全監管工作,搞好聯合執法,嚴厲打擊各類不法行為,維護市場經營秩序。在市場消防安全方面,我區將市場消防安全工作作為一項日常性的工作,防火責任重于泰山,做到常抓不懈,警鐘常鳴。一是建立嚴格的消防安全責任制度。區政府與區內市場物業管理單位簽訂了責任狀,各市場物業管理單位與門面店主簽訂了安全責任狀,做到了責任層層落實。二是制定了市場火災及旅游事故應急預案,中心片大市場制定了緊急疏散預案,火災報告方案等,并經常性的開展市場消防安全演習,提高市場遇到緊急情況的反應能力。三是建立了市場消防安全督查整治制度。對市場采取定期督查與平時自查結合的方式,防微杜漸,消除安全隱患。我們做到對市場消防安全每月定期檢查,平時不定期督查,并組織了專人,經常性的下到市場進行消防隱患排查,督促各個市場物業單位及時安裝消防設施、疏通市場外圍消防通道,拆除堵塞通道障礙物,特別是元旦、“五一”、“十一”、春節等節假日,更是加大督查力度,排除消防隱患。對發現消防隱患的市場現場整改,不能現場整改的通過下發政府督辦令,限期整改。四是加大了市場消防設施投入。截止目前,區內14家大型的批發市場、7家室內農貿市場都安裝了消防噴淋設施,各市場物業單位消防專項資金投入達到了3300萬元。在此基礎上,我們聯合消防隊,不定期的開展人口密集經營場所工作人員消防安全培訓,發放消防安全資料,提高全民消防安全意識。 
  三、下階段工作目標 
  下階段,對于珠暉商貿市場的發展,我們將繼續圍繞“城內大商場、城郊大市場”的發展路線,強化措施,開拓進取,再現珠暉市場的繁榮。 
  (一)繼續完善“城內大商場、城郊大市場”的規劃布局。政府引導,市場運作,在城郊規劃新建一批大型專業批發市場,實行“騰籠換鳥”,將中心城區批發市場批發貿易逐步引導到城郊。同時引導物業管理單位對中心片市場進行提質改造,有針對性的逐步調整布局,發展大型商場和休閑娛樂項目,促進各種業態有序發展,實現區委推出的商貿項目向中心商圈集聚的要求。 
  (二)工貿聯動,讓商貿市場帶動加工業發展。我區市場發展的主要瓶頸在于沒有加工業的支持,屬于二級、三級市場,缺乏生產基地的后方支援。為此,我們將出臺優惠扶植政策,對經營大戶、加工大戶給予扶植,著力引進加工企業,讓貿易帶動加工,加工促進貿易,形成良性互補,真正把批發市場做成一級批發,提升市場競爭力和輻射力。 
  (三)減少市場流通環節,加快市場創新能力。要緊緊圍繞市場專業特色和產品優勢,創建市場品牌。下階段,我們將在產品開發上下功夫,實現產銷緊密結合,生產、科研、銷售一條龍。新建市場也應多從這方面考慮,有意識地對產品進行深加工和技術創新,使市場由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 
  (四)引導市場物業單位提升管理水平。市場管理是市場繁榮的保障。目前,部分市場物業管理水平處于低級階段,很多單位只考慮租金,與經營戶共謀發展意識難以統一,雙方短期行為嚴重,不利于市場穩定發展。另外,部分市場的產權已經賣掉,市場管理更加難以到位。下一步,我們要指導市場的管理者、經營業戶,掌控現代的市場信息,與全國相關市場在價格、產品、客源等資源上實現共享,加強信息交流,引進先進的管理企業和管理模式。 
  (五)加大市場招商力度,盤活市場現有存量。市場建設的招商引資必須有所創新。對經營不活的市場,政府可以指導其對外招商引資,并促進銀企合作,為盤活市場注入活力。按照“放水養魚,筑巢引鳳”的思路開展工作,落實市場建設和優惠政策,吸收外地資本、民間資本進行市場的改造和建設。積極盤活一批閑置的經營房和攤位,提升市場層次。努力引進和借鑒外地先進管理經驗和經營模式,使我區市場建設有大的發展。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