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交通資訊

“兩個典范”六個措施

2009-12-17 11:30: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2009年的四川省交通工作會議提出,要“將重災區國省干線公路全面建成全省公路的典范”,“將阿壩州公路建成全國少數民族自治州的典范”(簡稱建設“兩個典范”)。 根據四川省交通廳制定的“兩個典范”建設實施意見,“兩個典范”將以“安全、通暢、舒適、和諧”的建設理念為指導,將重災區干線公路建成“網絡完善、品質優良、安全可靠、環保和諧、服務高效”的全省公路典范,將阿壩州公路建成“全國規模最大、功能最完善的生態旅游公路典范”。 
  如何高標準、高質量、高效率地建設“兩個典范”,按期完成災區公路恢復重建任務,提高災區公路技術狀況和服務水平,實現災區公路可持續發展,為災區人民和經濟發展服好務,是公路建設管理者必須認真思考的問題。 
  實施階段的欠缺 
  按照四川省委、省政府“三年目標,兩年基本完成”的總體要求,四川84個地方干線公路項目有70%在2008年開工。由于時間緊,大部分項目設計粗糙,深度不夠。 
  而且,大部分項目設計未統籌考慮養護管理設施、公共廁所及洗車、加水點、維修點等服務設施,導致設計不全面、深度不夠。同時,極重災區由于項目多,項目業主管理力量薄弱,加上工期要求緊,部分項目施工管理不規范,特別是臺背、墻背等回填不規范,存在質量隱患。 
  由于災后重建項目補助資金有限,而地方籌資能力弱,災后重建項目中大部分橋梁利用原橋進行恢復或重建,部分橋梁未進行全面檢測。而災后重建項目上部分橋梁建設時間久遠,荷載標準低,加上超載超重車多,橋梁安全隱患仍然較大。 
  絕大部分項目未將公路養護管理及服務設施納入災后重建工程統籌考慮。由于投資不足,加上部分領導對養護管理工作認識不到位,絕大部分項目只注重工程建設,忽視養護管理設施建設,這種現象普遍存在。許多路雖然建好了,但沿線養護管理用房仍然破破爛爛,這與公路發展水平極不相稱。 
  從服務理念出發 
  在“兩個典范”建設要求中,較高的服務水平是災區公路兩個典范建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完善的公路網絡、優良的建設品質、較強的抗災能力、和諧的建設理念是在公路建設前期工作和建設過程中必須充分認識和貫徹的理念,而較高的服務水平不僅在工程設計、施工中要充分考慮提高公路工程質量、交通安全防護水平及抗災能力的有關措施,還必須要把滿足今后公路養護管理所必須的服務設施一并統籌考慮并同步實施,如養護站(房)、公共廁所、汽車維修站及加水點、超限檢測站等設施。否則,“兩個典范”建設就沒有特色,沒有靈魂,不能體現“以人為本,以車為本”的理念,也不能達到較高服務水平的建設目標。為此,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六個方面加以完善。 
  深入設計 
  設計是否科學、合理、完整,事關災后重建項目工程質量,事關建成后的公路管理水平和服務水平。因此,災后重建項目必須深入貫徹川九路建設理念,要吸取5·12汶川特大地震對公路造成巨大破壞的經驗教訓,創造適合災區公路、山區公路、草原公路和旅游公路建設的新理念,加強災害集中路段抗災技術研究,對于地質病害嚴重的路段,采取以繞避為主的策略,無法繞避的特殊地段,積極開展路基、路面、邊坡防護及橋梁、隧道抗震設計研究,全面提升公路抗災能力。 
  按照主動誘導與被動防護相結合的原則,以主動防護為主,采取標志、標線、波型護欄、防護墩(墻)、避險車道及改彎、降坡等工程措施,開展交通安全防護設施設計。根據公路技術等級和路面等級,合理設置養護站、汽車維修及加水點、公共廁所等,以滿足今后公路養護管理及服務社會公眾的需要。對于阿壩州的災后重建項目,要充分考慮當地人煙稀少、游客較多的實際,除滿足上述基本需求外,在有條件的地方還應設一些觀景臺。 
  確保工程質量 
  “兩個典范”建設的要求中,優良的建設品質主要依靠精心設計和加強施工管理來實現。災后重建工程質量好壞直接影響公路的服務水平,影響今后公路養護管理成本。確保工程質量,是提高公路服務水平和降低養護成本的關鍵。特別是路基壓實度和路面平整度是影響今后公路使用功能的最重要的兩個指標,它們是無法通過日常養護措施加以改善的。從全省近年來公路改造情況來看,大部分項目由于施工質量較差,特別是路基壓實度控制較差,使用2年至3年就出現嚴重變形,導致路面平整度嚴重下降。相反,全國示范公路川九路竣工投入使用已經5年,但因工程質量控制好,路基變形小,平整度仍在1.5左右。由此可見,工程質量的控制對今后服務水平的影響至關重要。因此,各參建單位必須建立健全公路工程質量保證體系,嚴格按照設計文件和國家有關施工技術規范施工,加強每道工序和過程控制,并嚴格組織驗收。對不合格的,要堅決返工,確保工程質量。 
  完善安全設施 
  完善的交通安全設施,是“兩個典范”建設的基本要求。因為公路交通安全設施,直接影響公路使用安全,體現公路服務水平。因此,必須要按照“經濟、環保、實用、美觀”的原則,按照國家及部頒標準和規范因地制宜地設置公路標志、標牌、標線、纜索護欄、波形護欄、防護墩(墻)、隔離柵、防護沙(土)埂和反光鏡等,確保公路建成后營運使用安全。我們既要克服防護不足可能引發的安全責任,又要避免防護過度造成駕乘人員視覺疲勞和資金浪費。對設計不完善的,要根據現場實際情況,及時修改完善設計,并組織實施。同時,要加強交安工程施工管理,尤其要把好安保工程半成品的準入關,沒有檢驗合格證書的半成品不得使用,確保交通安全設施質量可靠。如果交安設施因施工質量差而引發交通安全事故,肯定會追究各有關單位的責任,這點應該引起各參建者高度重視。 
  規劃養護管理服務設施 
  公路養護管理設施是公路養護生產必須的設施,理應納入改造工程范疇。目前,全省公路建設、養護資金嚴重缺乏,“重建輕養、重建輕管”現象非常嚴重。大部分市、州只重視公路本身的改造,忽視沿線養護管理設施的改造和維護,全省約三分之一的養護站(道)房是危房,養護工人生產生活條件較差,有的甚至不能擋風避雨。這與公路的技術等級和路面等級的提高極不相稱,也不符合“以人為本”的發展理念。建議各地公路部門根據轄區內公路狀況,做好養護管理設施改造規劃,抓住這次災后重建機遇,力爭把公路沿線養護管理設施納入公路改造工程一并實施。同時,還要同步規范建設一些汽車維修點、加水點和公共廁所等,滿足駕乘人員需要。這些服務設施的建設方式和資金籌措可以多種方式,但必須統一規劃,同步實施。 
  消除橋梁安全隱患 
  橋梁是公路的重要結構物和主要控制點,其安全與否直接關系公路是否安全暢通,一橋不通,全線無法發揮經濟效益。因此,橋梁的營運安全在保障公路安全中占有更加重要的地位。在進行公路災后重建工程中,如果資金不足,寧愿減少路基、路面投入(適當減少防護工程及路面厚度),也要優先保證橋梁改造投入,提高橋梁荷載等級標準,徹底消除橋梁安全隱患。 
  提高應急保障能力 
  四川省地形地質條件比較復雜,自然災害頻發,尤其是在盆周山區和三州地區,公路密度小、路線長、通道單一、修筑條件差,極易遭到損毀,提高公路應急保障能力勢在必行,這是提高公路服務水平的關鍵。確保公路建成后一旦發生突發事件,公路養護管理部門能夠立即啟動應急預案,并組織人員、機械設備、物資迅速組織搶修,盡快恢復通行。養護及搶險機具設備可采取以下方式配置:一是項目建設資金充足,可以配置部分常用養護、搶修機具設備;二是交通部門在養路費預算中安排設備購置資金;三是公路部門與施工企業建立搶險機具設備應急合作機制。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