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民企騰飛借力外企優勢
2009-12-16 1:11: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隨著近日吳江康力電梯過會,蘇州今年已有3家公司在A股市場上市,2家公司過會等待上市。雖然今年在A股市場上市的公司數量并不是最多,但是從這些公司看,蘇州經濟正在悄悄地發生著變化,特別是園區禾盛新材、昆山新寧物流、吳江康力電梯的上市,標志著改革開放30年來蘇州發展開放型經濟的經驗和環境正成為蘇州民企發展的重要推手,形成“雙輪驅動”。
到今年8月,與昆山經濟旗鼓相當的江陰上市企業已達22家。 1993年9月昆山蘇三山上市后“改嫁”江陰后,就一直沒有本土公司上市,直到今年10月新寧物流在創業板上市才打破零的記錄。與江陰經濟相比,江陰以民營經濟唱主角,而在昆山外資經濟是重頭戲。蘇州一家券商工作人員認為,昆山這么多年上市公司數量不多,正與這種經濟結構有關,從目前的情況看,昆山與江陰正是走了兩條不同的上市路。江陰扶持草根企業直接發展,而昆山則是通過引進以外資為主的企業落地,然后在當地形成產業鏈,本土出現一批配套的企業,新寧物流正是在這樣的土壤中成長起來的。大量的電子元器件企業落戶昆山及附近地區后,需要高效的物流服務,這正是新寧物流能夠成長的根本條件。
與新寧物流相似,在園區今年誕生了禾盛新材。這家企業是專門為韓國LG、三星,日本松下、夏普等世界家電巨頭配套生產家電外觀材料的。昨日,該公司董秘袁文雄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認為,改革開放后,家電巨頭們紛紛進入蘇州、無錫等長三角區域,過去有種說法是這樣的外資往往是只長骨頭不長肉,但是從禾盛新材的發展看,事實上為這些企業配套的本地民營企業,也在外資的“骨頭”上長出一塊塊“肉”來。比如三星剛到蘇州時,從家電的內臟到外殼都要做,后來把外殼這塊強制淘汰下來,集中交給禾盛新材做,在產業上叫做供應鏈體系,即在一家外企入駐后,需要大量的專業的配套企業與它配套,最終生產出品質最優、成本最低的東西。
康力電梯與禾盛新材、新寧物流的發展也有異曲同工之處。1997年創業時還只是個為奧的斯等國際知名品牌配套生產電梯零部件的小廠,但是在為這些大品牌配套生產的過程中,不斷吸收和消化國際知名品牌的技術,為自主研發奠定了基礎。 2001年康力邁出了為大牌電梯廠配套,到自己獨立生產電梯整機的第一步。“從外資落腳到配套的民營企業的長大,需要一段成長期,從改革開放初期到現在,應當說是禾盛新材、新寧物流、康力電梯這樣的企業長大的時候了!”東吳證券投資銀行業務總監楊慶林認為。從目前的情況看,蘇州30多家上市公司絕大部分還是傳統的生產型企業,但是新寧物流、康力電梯等企業的出現,意味著蘇州企業正在轉型升級,多年來大力發展的外資經濟,也在逐步催生出一批與之配套的民營企業的壯大,目前東吳證券正在輔導的蘇州本土公司中,這樣的情況在悄悄增多。蘇州市發改委相關人士也認為,今年過會或上市的幾家蘇州上市公司,證明蘇州成功引進外資企業后,正在悄悄促進著本地“草根”企業的發展。(記者 大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