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物流實驗、實訓室建設
2009-12-15 20:03: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北京絡捷斯特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設計的國際物流實驗/實訓室建設方案,根據職業和本科的教學特點,設計思路有所不同。職業類實訓室的建設完全基于工作過程,強調物流專業特點以及企業物流崗位群的技能要求,并超越簡單的軟件和硬件設備,提供的是一套完整的國際物流教學方法(教程)。本科類實驗室的建設在滿足實驗需要的同時,又滿足科研的需要。
國際物流實驗室建設意義和目的
(一)國際物流實驗室建設意義
1.增加實際操作能力
讓學生理解國際物流作業過程及國際物流相關概念,通過進出口作業模擬,提高學生掌握國際物流基本流程、環節與操作能力,直觀了解貨代企業的實際操作流程和單據流轉。
2.掌握關鍵的物流技術
采用先進、實用的物流技術及設備,鍛煉學生的物流技術及設備的操作水平,如GPS技術及設備、條碼技術等。
3.提升物流應用和分析能力
通過對系統流程的分析和運用,加強學生對貨代企業內部信息、職能和流程的掌握,逐步提高學生的物流應用和分析能力。
4.培養學生企業入職的基本能力
通過模擬和討論,確保學生深刻體會國際物流在企業管理中的重要性,通過角色的互換和交流,掌握貨代企業對國際物流各個崗位的入職需要和技能。
(二)國際物流實驗室建設目的
基于實驗室仿真環境和配套軟件,學生可實現對國際物流運作全過程的訓練,目標是讓學生認識國際物流的相關節點,認識業務過程中的各個參與方及其之間的關系,形象理解國際物流的業務流程,并掌握進出口方、貨代、船代、物流公司、堆場、港口等各主體企業參與國際物流業務的詳細操作步驟和相關單證填寫,進而達到對整個國際物流業務操作技能的熟練掌握。
國際物流實驗室建設方案
鑒于物流專業環節多、系統性強、科技含量高、理論與實踐聯系緊密等特點,學校的物流教育既要注重物流理論的傳授、把握物流發展的脈搏,更需要注重學生實際業務操作能力的培養。因此學校在培養學生時務必建立面向市場的、可操作性強的物流實驗室,使學生在實踐中應用理論,在實踐中發展理論。尤其是配合特色物流教育,需要根據自身教育特點選擇建設符合教育方向的實驗室。
以下為北京絡捷斯特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研發設計的國際物流實驗室建設方案:
第一階段:針對國際物流各個環節進行分段訓練。包括合同簽訂環節、落實信用證環節、托運訂艙環節、報檢報關環節、做柜集港環節、貨到換單環節、提貨交接環節等,學生在每個環節可能模擬不同角色完成操作。
第二階段:針對國際物流整個流程的分組訓練,小組成員模擬不同角色,然后進行角色輪換,可分為出口貨運業務和進口貨運業務,具體步驟如下:
首先進口商與出口商簽訂外貿合同,然后進口商會向銀行申請開立信用證,出口商確認信用證后開始組織裝運,一般委托貨代公司進行托運,貨代公司會向船代查詢船期信息并申請訂艙,船代確認訂艙后會提供提單號,貨代公司隨后會委托物流公司將貨主貨物裝集裝箱并拖運到集裝箱堆場,同時匯集報關單證向海關申請報關 (如法檢貨物應先向檢驗檢疫機構申請報檢,然后再報關),海關放行后,堆場集裝箱可以進入港口碼頭待運,確認裝船后貨代向船代換領正本提單,出口裝運工作到此完成。
貨物經過海運到達進口地后,卸貨至港口碼頭并進入堆場,船代會將貨到信息通知進口方或其委托的貨代,貨代公司持正本提單向船代換取提貨單,然后匯集單據向檢驗機構報檢、向海關報關,海關放行后貨代可到堆場提貨并委托物流公司運送到進口方。
可見整個過程可通過仿真環境下的各個角色相互配合完成,能夠達到對國際物流和貨代業務流程的全面訓練。
國際物流實驗室教學系統
(一)系統概述
國際物流系統通過對國際物流參與者 (主要包括外貿企業、貨代公司、集裝箱堆場、報關行、船代公司等)的業務流程模擬,實現整個出口和進口業務過程中國際物流的全過程,在模擬過程中實訓用戶和老師均可以隨時監控整個業務流程。
主要功能包括外貿管理系統、貨代管理系統、集裝箱堆場管理系統、報關管理系統、船代管理系統、單證管理系統。綜合實現并能夠滿足整個國際物流各個執行環節的業務運作和管理的需要,各系統能獨立使用,又能集成為一個完整的國際物流流程使用。
(二)系統功能模塊
1.外貿管理系統
外貿管理系統模擬一個外貿企業的進出口業務管理過程中的合同簽訂管理、信用證管理、單證制作打印管理、貨代外包委托管理、財務管理和查詢管理等內容。
(1)基礎管理:客戶信息管理、商品信息管理;
(2)進口業務管理:進口合同管理、信用證申請管理;
(3)出口業務管理:外銷合同管理、信用證登記管理;
(4)單證管理:單證制作和打印管理,支持常用的國際單證的制作和打印;
(5)財務管理:外銷應收賬款管理、進口應付賬款管理
(6)業務統計管理:外銷合同統計、進口合同統計、信用證統計、開證申請統計。
2.貨代管理系統
貨代管理系統模擬一個貨代公司的進出口業務管理過程中的接受委托、訂艙、報關報檢、送提貨管理、單據管理、財務結算管理等內容。
(1)系統管理:船名/船次、港口、集裝箱貨運站、客戶工廠/倉庫。
(2)貨代銷售管理:接受并審核客戶的貨代委托訂單。
(3)貨代出口管理:執行貨代出口訂艙管理、做柜管理、出口報關管理、補單管理、貨代出口費用結算和貨代出口查詢。
(4)貨代進口管理:執行貨代進口換單作業、進口報關作業、提貨管理、貨代進口費用結算和貨代進口查詢。
3.集裝箱堆場管理系統
集裝箱堆場管理系統模擬一個集裝箱堆場在進出口業務過程中的進場管理、出場管理、在場管理、財務管理、EDI管理等內容。
(1)基礎管理:費用設置、修理代碼。
(2)箱位管理:對集裝箱堆場箱位的管理和劃分。
(3)箱柜管理:執行集裝箱箱柜登記管理、移箱管理、鎖柜和解鎖管理、超期柜管理。
(4)集裝箱進場管理:執行集裝箱進場批次管理、進場管理、進場批次查詢管理。
(5)集裝箱出場管理:執行集裝箱出場批次管理、出場管理、出場批次查詢管理。
(6)修箱管理:執行集裝箱修箱估價管理、修箱審核管理、修箱完成操作和修箱查詢管理。
(7)EDI報文管理:執行集裝箱EDI堆存報文、進場報文、出場報文的生成。
(8)統計查詢管理:執行集裝箱出場統計、進場統計、修箱統計。
(9)費用管理:執行集裝箱出場費用管理、進場費用管理、堆存費用管理。
4.報關管理系統
報關管理系統模擬一個報關行的進出口業務管理過程中的接受委托、報關報檢、送提貨管理、單據管理、財務結算管理等內容。
(1)報關系統維護:國家地區、相關標準代碼數據。
(2)報關銷售管理:接受并審核客戶的報關報檢委托訂單。
(3)報關出口管理:執行報關出口作業、出口檢驗檢疫、出口報關費用結算和報關出口查詢。
(4)報關進口管理:執行報關進口換單作業、報關進口作業、進口檢驗檢疫、進口送提貨管理、進口報關費用結算和報關進口查詢。
5.船代管理系統
對于船舶代理行業的業務員來說,每天疲于應付的莫過于大量代理業務的管理和表單填報制作,如總申報單、貨物申報單、船員名單等,本系統實現了船代基本業務操作管理和單據打印管理的功能,可以為實訓用戶掌握船代業務的全過程和單據內容及制作過程提供較好的輔助作用。
(1)船舶管理:船舶基本信息管理、船東、證書、安全檢查等管理。
(2)船次管理:船次基本信息、船員、船載貨物、船用貨物的管理。
(3)業務管理:船次出入港管理。
(4)單據管理:船代相關的幾十個業務單據可以在本模塊管理、制作和打印。
6.國際單證管理系統
(1)基本管理管理:工廠信息、客戶信息、產品信息、國家地區、相關代碼、其他資料等。
(2)業務處理:執行貿易合同錄入、貿易合同查詢。
(3)單證管理:執行針對貿易合同的單證制作和打印。
國際物流實驗室軟硬件設備選擇
物流中心實驗室選取物流硬件設備,可以采用非工業級設備,但是必須避免“玩具型”、“游戲型”設備,考慮到設備的使用周期和維修成本,建議物流硬件設備的技術指標不低于工業級,部分硬件要采用工業級設備。各院校可以根據學歷不同、專業方向不同選擇適合自己的硬件設備,搭建物流實驗室。
以下為國際物流實訓室所涉及到的硬件設備簡介:
1.該區軟件配置包括:
國際物流系統 (多套);
用戶應用系統。
2.該區硬件配置包括:
各角色模擬企業的工作臺 (銀行、海關、檢疫、港口、堆場管理、貨代、船代、出口商、物流公司、進口商、保險公司);
服務器、電腦、打印機等配套設備;
LED流程展示屏;
各種真實單據、填單處、等候座椅。
國際物流實驗室課程課件
(一)課程課件開發概要
為了最大程度滿足物流技能型人才培養的需要,絡捷斯特根據行為導向教學方法,基于工作過程系統化進行了開發,并以此為基礎編著課程和課件。編寫了適合于物流專業學生需要的 “教、學、做”一體化的國際物流實驗實訓教程及相應課件。其特點主要有:
(1)課程編寫采用工作過程系統化課程開發思路,基于業務流程導向為重構知識體系;
(2)提煉整理典型物流業務流程,作為教學案例;
(3)課件采用大量圖例、FLASH、3D增強了直觀性,便于學生理解。
(三)課件截圖
(由北京絡捷斯特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