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關將至,快遞企業高價“排倉”
2009-12-15 12:34: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記者從杭州幾家民營快遞公司了解到,年關將至,隨著業務量的激增,快遞費也將水漲船高。不少快遞企業取消了淘寶網賣家平常可以享受到的九折優惠。國際投遞業務航空燃油費也從9%漲到了15.5%。
快遞價格走高了,但服務未必能跟進。12月14日,杭州市工商局江干分局通報了今年快遞行業投訴情況。截至12月10日,江干區消保委已經受理快遞投訴158件,被投訴的快遞企業達40家。與往年相比,投訴總量仍高居不下。
快遞服務費年關漸漲
行業不正當競爭,服務參差不齊,投訴量居高不下,快遞企業儼然步入了行業的“寒冬期”。上個月,北方寒潮讓快遞行業脆弱的抗風險能力暴露無遺,甚至傳出有快遞公司欲借“雪”漲價,但最終以漲價同盟告破而告終。
12月14日,記者采訪了幾家民營快遞企業,他們表示快遞價格將在年底迎來新高。
圓通快遞青春路站的何先生告訴記者,自從11月快遞企業集體漲價事件后,快遞費已經開始悄然走高。“我們的主要客戶是淘寶網賣家。以往賣家發給我們一個單子,我們會從買家承擔的省內快遞費10元中扣除1元給賣家,比方說有1000件貨品給我投遞,我給賣家100元,相當于九折優惠。而現在,這個優惠取消了,也就相當于漲價。”
國際快遞費用一般由航空燃油費和快遞公司底價兩部分構成。遠洋國際快遞有限公司負責人方友平說,國際快遞最近也出現走高趨勢,主要是因為航空燃油費上漲。“前段時間,航空燃油費最低的時候只收9%,現在已經漲到15.5%。”
記者了解到,由于11月大雪,讓各個快遞公司擠壓了大量貨物,最近天氣放晴,大家都忙著“排倉”。杭州添福國際航空快遞有限公司經理翁添生說,現在該公司一天有三四百公斤的貨物量發往美國、澳大利亞。
不過,快遞公司普遍表示,雖然價格上漲,但快遞公司的利潤卻一直在降。國內快遞一公斤利潤已從1元降到七八毛。“如果不漲價,我們就維持不下去了。”
韻達、宅急送、匯通
上了投訴黑榜
雖然快遞費用悄然上漲,但快遞公司的服務未必能盡如人意。杭州市工商局12315中心負責人胡永海告訴記者,杭州市快遞投訴量2007年有206件,去年310件,今年有277件。快遞業服務質量不容樂觀。
江干區消保委的投訴情況與杭州市的情況近乎一致。2006年江干工商分局受理的快遞投訴只有11件,2007年有15件。而去年投訴總量突增到183件,被投訴單位計53家。今年的統計數據顯示,截至12月10日該處已經受理投訴158件,被投訴單位達40家,總量仍高居不下。并有3家單位投訴量上升明顯。
江干區消保委公布的快遞投訴黑名單顯示,今年投訴比較集中的快遞公司有:韻達65件、宅急送11件、匯通11件、申通10件、圓通9件、鑫飛鴻6件、天天快遞6件、中通4件等。投訴量排在前五的企業的投訴量占投訴總量67.71%。其中韻達快遞公司為本區工商部門注冊,其他申通、宅急送、匯通、圓通、鑫飛鴻、天天快遞、中通為非江干區工商部門注冊而在該區設分點的經營單位。
設置“快遞須知”推卸責任
前段時間,消費者劉某通過匯通快遞公司五區分點托運的快件遺失,當他去找該分點投訴時發現,該分點已撤銷,分點負責人與貨物均不知去向。
消費者趙先生同樣也吃過快遞公司的虧。上個月趙先生快遞一臺西門子咖啡機,收貨方當場檢驗發現內部玻璃壺已破,拒收退回。韻達快遞公司以玻璃制品在他們的運送過程中有正常的損耗為由,對賠償問題與消費者協商不成。
最近幾年,隨著網購、電視購物等新型購物行為的出現,快遞公司發展如雨后春筍,類似的投訴也是越來越多。
江干區消保委秘書長俞鷹介紹,快遞投訴反映的問題主要有,快遞公司分點經營管理混亂,儲運不規范等原因造成物品丟失毀壞,“先簽后驗”引發糾紛,拖延送貨時間,推脫責任拒不處理投訴等。其中,格式條款設置不合理,使得消費者在維權時處于弱勢一方。
比如一些公司在“快遞須知”中規定,公司對因不可抗力所造成的物品運送延誤、遺失、毀滅或沒收不負責任,如惡劣天氣、航班延誤及無法控制的各種情況。“該條款的規定,顯然有悖合同雙方公平。如由于航班延誤等因素,應由承運方向航空公司行使追索的權利,而不能抽身于事外。交通意外同樣應由快遞公司向對方提出賠償,而不是讓顧客自己去索取賠償。”俞鷹說。
“黑戶”快遞公司
最高罰款20萬
據了解,目前浙江省在冊快遞公司近800家,其中不乏魚目混珠。暗中搶單時有發生。翁添生說,一些同行憑借一部電話,一輛自行車,就跑到寫字樓里搶生意。天天快遞公司總經理助理洪飛鳴認為,快遞業投訴量劇增,主要是企業不顧自身管理水平,盲目擴張所致。
現在,不少公司采用異地合作的模式,通過簽署合作協議使公司網絡覆蓋遍及全國。個別小公司甚至完全掛靠在其他公司的網絡之上。這樣的違規“轉包”,也容易造成郵件延誤、毀損的可能性。快遞公司交易環節多,一旦發生郵件丟失,互相推諉,規避責任,增加了消費者索賠難度。
從今年10月1日起修訂后的《郵政法》正式實施,該法規規定對未取得快遞業務經營許可的“黑戶”快遞企業,將沒收違法所得,并處五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并處十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的罰款。
為規范快遞行業,江干區工商分局今后將組織消費者開展消費體驗活動,進行消費評價,從各方面對快遞企業進行考察評比,采取等級掛牌。
消費提醒
江干區消保委提醒消費者,年關將至,快遞投訴高峰也將來臨。有的消費者貪圖便宜到無照的快遞公司進行物資托運,出現問題難以解決,因此消費者一定要選擇正規的快遞公司。另外,在投遞時,要細查格式條款。有的消費者不認真查看快遞公司相關格式條款,不知道對物品進行保價;有的消費者即使知道存在保價這一選項,但因認為保價費用偏高,最終還是選擇了無保價服務,為產生申訴爭議埋下了隱患。此外,還要記得向快遞公司索要票證,以備事后維權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