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企業風采

民營物流“一哥”另類長大路徑

2009-12-12 1:52: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民營物流“一哥”另類長大路徑 
  這家中國最大的民營空運貨代企業,借助海外PE的力量,收購了一家民營物流同行, 將國際貨運代理、國內運輸和第三方物流服務綜合于一體
國際運輸服務有限公司(下稱“新時代運輸”)向本報記者透露,該公司已完成對通成物流集團(下稱“通成物流”)的投資,雙方將組建新時代通成物流有限公司。來自美國的史帶國際集團有限公司(Starr International Company, Inc.下稱“史帶國際”)為這次交易提供了財務支持。 
  通過這次收購,新時代物流將其業務領域拓展到國內公路運輸市場,將國際貨運代理、國內運輸和第三方物流服務綜合于一體——成為中國最大的民營綜合性物流企業。
  這家中國最大的民營空運貨代企業,走了一條另類的成長之路——借助海外PE的力量,收購了一家民營物流同行,這在中國物流業實屬罕見。
  輕資產轉型?
  由貨運代理起家的新時代運輸一直在謀求轉型。
  圈內有一種說法,“一張桌子,一部電話,一個人,就能干貨代”,因為貨代公司介于貨主和承運人之間,并不需要太多的固定資產,貨運代理屬于典型的輕資產行業。
  新時代運輸的總裁兼創始人陳宏偉曾經在TNT任職,他在那里學到了很多國際貨代的操作和管理經驗。
  1992年,陳宏偉在北京創立新時代運輸,專門從事空運貨代。他的第一桶金來自1993年前后的奧地利包機市場,在航線資源匱乏的當時,一次包機就可以穩賺10萬美金。
  陳宏偉率先開發出“包板”運作模式。新時代運輸與航空公司簽訂年度承包協議,每個航班都以相對固定的價格購買一定數量的艙位(稱為“板”)!鞍濉敝,再以更高的價格賣給其他的貨代公司和貨主。
  上世紀90年代,中國進出口市場急速膨脹,貨代市場也一夜開花。憑借獨創的“包板”模式,陳宏偉的新時代運輸迅速做大。
  到2006年,新時代運輸連續多年在首都機場進出口貨量排名第一,連續三年入圍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中國地區空運貨代排名前五。
  但隨著外資物流巨頭進入中國,民營貨代行業也從最初的獲利頗豐轉為現在的利潤微薄。依靠單純的輕資產之路,新時代運輸已經遇到了發展瓶頸。
  按照國外成功物流企業走過的道路,要通過發展物流實現業務擴張,必須在網點、倉儲和運輸設備方面進行投入。
  2006年,新時代運輸嘗試與海豐航運集團合并,后者是當時最大的民營航運企業。陳宏偉以新時代運輸全部的股權換取海豐航運25%的股權,將新時代與海豐的物流業務板塊整合成立海豐物流有限公司。
  但這次合作最終草草收場。新時代運輸的控股母公司——新時代管理有限公司(下稱“新時代管理”)業務整合部經理周嶠說,“我們是做空運貨代的,海豐是做海運的。原先的合作是想把海運空運貨代打通,但實際運作下來發現,空運貨代和船運是有很大區別的,海豐物流的貨代平臺也依附于他的航運船隊,與我們的空運貨代很難融合!
  到2008年中,新時代和海豐正式分道揚鑣。當年的海豐航運急切盼望上市,但雙方分手后整個資本市場急轉直下,新時代的上市構想也被擱置下來。但轉變單純的輕資產發展模式仍然是新時代運輸的目標。
  中國民營物流企業大多股權單一,由此帶來的問題一是難以吸引人才、二是很難進行融資。
  新時代運輸從2008年開始嘗試“吸引一些新的股東和財務投資人!敝軑f,來自美國的PE——史帶國際因此入局。
  空陸聯運
  史帶國際的到來,不僅為新時代運輸提供了資金,更為后者開拓了產業鏈并購的視野。
  史帶國際是由美國保險大亨格林伯格(Greenberg)創辦的投資公司,曾在2007年計劃與中信證券合作成立一家風險投資公司,但因為未能通過中國證監會的批準而作罷。
  據新時代管理有限公司業務整合部經理周嶠介紹,“新時代管理其實是史帶國際在大中華區范圍內,對物流行業投資的一個平臺!
  而新時代對通成物流的收購,正是通過這個平臺來運作的。因為很多業務整合的工作還在進行當中,周嶠沒有向記者透露本次收購涉及的具體金額和股權。
  通成物流集團有限公司成立于1995年,最早始建于黑龍江省佳木斯市,隨著全國運輸網絡的逐步建成將總部遷到上海,目前的主要業務是公路零擔運輸。所謂零擔運輸,是指托運人一次托運的貨物不足3噸,運輸公司將這些零散貨物匯集拼合后用集卡運送。
  通成物流目前管理著超過1800輛貨車,其中自有貨車在500輛以上,在全國擁有200多個轉運中心和營運網點,是國內最大的四家民營公路運輸企業之一。這四家企業大多由黑龍江佳木斯市起家,被業內譽為“佳木斯貨運商幫”。
  通成物流的創辦者田林是國內最早從事卡車運輸業的一批人,在業內二十年的發展始終非常低調,從未有新聞報道見諸媒體。周嶠對田林的評價是,“一個非常從實際出發的人。”
  從兩家公司的實際情況看,新時代運輸2008年的營業額為20多億人民幣,通成物流的營業額為3億多人民幣。雖然營業額相差很大,但“利潤卻差不了多少”。周嶠說,而雙方的共同目標,是在未來合作開拓第三方物流業務。
  周嶠在談到雙方合作原因時表示,“新時代有很強的空運貨代平臺,而通成在公路運輸方面是業內領先的。我們希望把這兩塊加在一起以后,在國內和國際市場上形成一個完整的鏈條。”
  其實在貨物進出口空運之前,有很長一段的國內運輸,“這個業務量相當大”,而且相對于空運的高價格而言,“客戶對之前的公路運輸價格敏感度會低一些”,因此利潤也會相當可觀。通成物流的公路運輸業務,反過來也會促進新時代空運這塊的業務,而國內采用這種空陸聯運模式的物流企業基本上鳳毛麟角。
  本次投資后,雙方將成立新時代通成物流有限公司,將通成的業務逐步轉移到新公司,而原有的兩家公司管理團隊也會進一步融合。就史帶國際而言,“只在戰略發展層面參與,并不會涉及到日常管理!
  據周嶠透露,新時代國際會先從信息技術方面幫助通成,“通過流程系統的優化提高它的效率,以后兩家公司會在行政、人事、產業體系上慢慢融合起來,當然這都需要時間。”
  誰是行業整合者?
  當中國的物流市場對外資放開之后,本土企業開始發現資本強大、擁有業務整合能力的國外公司,成為自己最大的威脅。很多外資物流企業通過大舉收購民企以擴張自己的網絡。
  但中國的公路運輸市場非常分散,排名前四的公司(華宇、佳吉、通成、佳宇)加在一起的市場份額也只有2%,“這個行業是典型的小散亂”。一位業內人士評價說,目前還缺乏一個整合者。
  市場中的公路運輸公司大體分成三類:一類是只有兩三輛車的小公司,這種公司多如牛毛,誰有貨就拉誰的貨;一類是專線公司,比如專門跑上海-北京線,擁有十幾二十部車,專線做得很強;第三類就是通成物流這樣的,全國各地都有網絡。
  根據2008年中國國際貨運代理協會的排名,新時代運輸名列國際空運貨代第6名,排在新時代前面的5家不是外資就是國資公司,民營物流企業的總體力量仍然很薄弱。
  據周嶠介紹,通過新時代管理這個平臺,新時代已經有不少投資項目在醞釀。民企兼并民企的模式在物流業并不多見,新時代會成為下一個行業整合者么?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