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筑現代生產資料流通體系
2009-12-1 0:02: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 魏翎
流通是市場經濟運行的樞紐,在整個社會再生產和國民經濟運行中居于組織者、引導者和調節者的地位,社會經濟生活中的諸多矛盾,往往是在流通領域中首先反映出來。因此,流通是否通暢、快捷,是社會再生產能否順利進行、國民經濟是否正常運行的重要標志和集中體現。針對近年生產資料流通體系建設的現狀和問題,對建設現代生產資料流通體系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一)加強生產資料流通體系的規劃建設和政策引導。由于生產資料流通體制轉軌急,市場發育緩,需要解決的問題多,因此構建高效、有序的現代生產資料流通體系更具急迫性。一方面,國家要進行科學統籌的規劃建設及運作,著力構建暢通高效、布局合理、交易先進、誠信安全的生產資料流通體系,以適應經濟發展的需要,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另一方面,各地政府在鼓勵制造企業進行服務外包,流通企業完善區域網絡布局、發展生產性服務業、行業兼并重組等方面給予政策上的引導支持,在體制、機制和政策配套上適應現代生產資料流通體系建設的需要。
(二)生產資料流通體系建設要有利于更好地發展生產性服務業。現代生產資料流通業的核心是發展生產性服務,即通過流通技術,將人力資本、知識資本和技術資本直接或間接轉換成為生產制造活動提供的各種中間服務。因此,一方面流通企業要大力發展和創新現代流通方式,通過連鎖分銷、電子商務、加工配送、物流服務等現代流通模式,積極向產業鏈兩端延伸,提升生產性服務能力,主動對接制造業服務外包;另一方面,希望政府著力營造有利于流通企業創新經營業態、運用信息化技術手段提升經營效率和對接服務制造業企業的制造業與服務業聯動發展的環境。
(三)培育和扶持大型生產資料流通企業。國外成功經驗表明,成熟的市場經濟離不開大型流通企業,通過培育和扶持一批具備產業整合能力的大型生產資料流通企業,是推進生產資料流通體系建設的重要載體。一是要鼓勵現有品牌生產資料流通企業通過跨行業、跨地區、跨所有制的兼并、聯合等形式,進行資產和業務重組,增強核心企業的活力;二是對規模大、實力強、信譽好的企業,在金融、財政、稅收等方面給予優先支持,從而加快培育成熟、穩定的市場主體;三是希望政府拿出部分財政資金,并吸引境內外產業資本、金融資本,共同設立生產資料流通發展基金,扶持重點生產資料流通企業做大做強。
(四)發揮行業協會的行業自律規范和協調服務作用。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作為全國最有影響力的生產資料流通行業組織,在推進生產資料流通體系建設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希望協會能夠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推進生產資料行業自律規范和誠信體系建設,營造良好市場信用環境,強化生產資料市場信息服務平臺作用,以及發揮政策建議、協調平臺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