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中保穩定危機中求機遇
2009-1-20 16:40: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剛剛步入的2009年,注定將充滿挑戰,國際金融風暴影響持續蔓延,經濟發展將面臨前所未有的考驗;這一年同樣充滿機遇,隨著國家、省、市一系列強有力保增長措施的出臺,作為深圳成熟經濟城區的羅湖,將在風雨中搏殺和成長。
新年伊始,羅湖區委召開了五屆七次全體會議。“在前所未有的困難面前,羅湖人更要同心同德,以非同尋常的工作責任心,非同尋常的工作力度,非同尋常的工作作風,把各項工作落實到實處;在抗戰金融危機的同時,使我們工作水平和能力也有所進步,努力把踐行科學發展的舉措變成利國惠民的現實。”區委書記劉學強、區長魯毅在全會上擲地有聲地向全區廣大干部職工發出如此號令。
先行一步
為經濟穩定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2008年,羅湖的經濟社會發展,經受了嚴峻的考驗。然而,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羅湖區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積極應對金融危機,迎難而上,轄區各項建設取得了矚目的成績。去年,羅湖區GDP達820億元,同比增長9.5%;地方財政總收入46億元,同比增長12.5%。除了經濟保持平穩增長外,轄區的社會、文化等各方面建設也全面推進,初步實現了建設“高端開放、精品集聚、平安和諧”的現代化核心城區和深圳成熟經濟樣板城區的目標定位。
去年,面對洶涌而來的國際金融危機,羅湖區委區政府早研判、早出手、早部署,大力強化政府服務,全力以赴保增長,在全市各區率先制定了《關于加大對羅湖區總部經濟資金扶持力度的實施意見》,加大招商引資力度,推進產業優化升級。今年開年,區委區政府再度出臺了《關于應對國際金融危機保持經濟增長的若干意見》的1號文件,全面推出保增長33條措施,并重新修訂了《羅湖區產業發展專項資金管理暫行辦法》,進一步加大對企業的扶持力度,為轄區企業的平穩“過冬”提供了有力保障。
產業的優化升級,是保持經濟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近年來羅湖大力發展總部經濟和高端服務業的效果與作用在去年得到充分體現,在不斷襲來的陣陣經濟“寒流”中,羅湖的經濟尤其是轄區四大支柱產業金融、商貿物流、黃金珠寶和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仍保持了較快增長和蓬勃發展的勢頭。有統計顯示,去年轄區四大支柱產業全年實現增加值513.6億元,增長18.7%,占GDP比重達的62.6%,同比增長1.6個百分點,對經濟增長貢獻率達76.5%。
2008年,羅湖還創新出租屋和流動人口管理模式,在城中村和舊住宅區推行出租屋統一招租,并實現了28個城中村全覆蓋;在城中村和“插花地”推廣門禁卡系統,已完成建設2140棟,出租屋發案率同比下降37%;加強固本強基,19個社區公園廣場完成改造,社區“環境福利”標準進一步鞏固提高;同時,舉全區之力促進就業,全年幫扶就業人數9931人,超額完成市里下達任務的136%,96.4%的社區達到充分就業社區標準,全區沒有一個“零就業家庭”。
把握優勢 搶占粵港澳經濟圈戰略高地
盡管面對的困難前所未有,但在重重危機中卻有機遇閃現。近期,《珠三角改革發展規劃綱要》及《深圳市綜合配套改革方案》的出臺,為“寒冬”中的羅湖吹來了陣陣“暖意”。尤其是在國務院批準的《綱要》中,作為國家戰略,要求把珠江三角洲打造成為粵港澳三地分工合作、優勢互補、全球最具核心競爭力的大都市圈之一,同時形成以珠江三角洲為中心的資源互補、產業互補、梯度發展的多層次產業圈,成為帶動環珠三角和泛珠三角區域發展的龍頭,成為帶動全國發展的強大引擎。
國家對于珠三角的全新規劃和定位,給羅湖的發展帶來了新的契機。面對新的形勢,羅湖應該如何作為?羅湖區委書記劉學強明確指出:“我們要充分把握地緣優勢,搶占粵港澳都市圈發展的先機,緊靠香港,緊密合作,互利互贏,突出羅湖作為口岸城區和成熟經濟城區以及核心城區的優勢地位,順勢而為。雖然羅湖的‘城’不能再擴大,但市場空間是無限的,依靠‘功能羅湖’集聚化、高端化、核心化的服務、輻射的帶動作用,羅湖一定能夠在未來的粵港澳都市圈中占據重要的一席之地。”
區長魯毅也在全會《關于經濟工作的講話》中表示,羅湖將充分發揮口岸城區的“橋頭堡”優勢,打好“開放牌”,努力構建對外對內開放的新格局,抓住粵港澳三地深化合作的契機,深入推進與香港在經濟、社會、文化等領域的交流和合作,積極推動羅湖口岸升級、文錦渡口岸改造和蓮塘口岸規劃建設,改善通關環境和跨境交通,全力參與深港“一小時生活圈”建設。羅湖還要借力“香港因素”,進一步推進自身的產業優化升級,抓高端、引總部、強功能,努力形成關聯性較強、依存度較高、集聚發展的高端服務業和總部經濟,發揮成熟城市經濟的功能,為全市先進制造業和高新技術產業服務。
迎難而上 加大投資擴內需保增長
展望2009年,困難擺在前方,機遇與挑戰并存。應對當前嚴峻的經濟形勢,今年,羅湖區將通過進一步加大政府投資,帶動社會投資,以“四舊”改造為重點,通過進行幾大重點改造項目,推進城市更新,充分發揮投資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拓展發展空間,增強發展后勁。
全會報告指出,羅湖將加大轄區“金三角”地區空間資源的整合力度,以香港中環為目標,實施“金三角”地區更新改造,通過二層連廊建設、市政改造、環境綜合整治、舊城改造等,實現人車分流,提升商業價值,整合空間資源;持續推進筍崗-清水河物流園區的改造,加快落實涉及上百億元的園區11個市重大項目的建設,大力引進一批總部型現代商貿物流企業,升級園區的各類硬件設施,加快清水河片區11條市政道路的改造;進一步推動功能片區的改造如推進蔡屋圍金融中心區建設,打造深圳的金融服務中心、資金集散中心、金融信息中心和金融監控中心,抓好水貝黃金珠寶產業集聚基地一期收尾工程,啟動珠寶學校、公共服務平臺和公共停車場建設等;繼續開展“城市裝修”工程,啟動轄區內十條特色商業街項目建設,翻新外立面,整治廣告牌,提升商業業態,優化商業環境;加大城中村和老舊社區的整治力度,推廣城中村改造自拆自建模式,推東向西村、黃貝嶺舊村等的改造,在城中村“三線下地”和172個舊住宅區環境整治取得實效的基礎上,繼續加強舊住宅區和城中村環境綜合治理。
此外,羅湖還將緊緊抓住國家提倡消費、擴大內需的契機,發揮商貿區和口岸城區優勢,提升羅湖的商業輻射力,強化消費對經濟的拉動作用,進一步確立消費驅動的成熟經濟發展模式。
為此,羅湖將進一步完善人民南——老東門——寶安南“金三角”商業區的規劃布局,及時調整商業業態,積極應對國際金融危機影響下的消費市場變化,大力改善羅湖口岸與人民南的步行連接,完善城市標識指引系統,吸引口岸游客消費;將大力支持電子商務發展,以小“城”辦大“市”的眼界和思維,突破物理空間的局限,大力拓展網絡商業空間,支持戴維尼珠寶網等一批電子商務企業迅速做大做強,把發展電子商務作為提升羅湖商業輻射力的新途徑,大力培育、扶持電子商務企業,支持推進金融創新、科技創新和業態創新之間的融合滲透,創新商業模式,努力占領虛擬商業空間的高點和前端;將強化品牌連鎖業在市場流通中的主渠道作用,培育壯大一批商貿總部企業,支持企業開拓國內市場,建立全國市場營銷渠道和網絡,繼續推進連鎖業進社區,實現居民便利消費、放心消費。將全面加強宣傳引導,營造商業氛圍,組織策劃各種購物節,鼓勵、促進居民消費,積極推動酒店升級改造,提高酒店服務業的檔次和水平,用足用好“外國人144小時入境免簽證”政策,吸引香港的國際游客來羅湖旅游購物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