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建設制造成本壓縮機
2009-1-20 16:33: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信息化建設一直是被中國制造忽略的重要環節,尤其是在全球經濟背景下,企業供應鏈管理的效能沒有得到充分發揮,有的企業甚至沒有供應鏈系統,即便是在中國制造業傳統優勢比較明顯的階段,物流供應鏈信息化建設也沒有得到重視,錯失了從內部根本降低管理成本,為中國制造錦上添花的時機。危機中孕育轉機,中國制造在尚未完成產業升級卻面臨困境的今天,通過“全球經濟”意識下的信息化管理實現整個產業鏈的成本控制,仍能為疲憊的中國制造業帶來活力,為企業帶來不小的利潤空間,更能為完成產業升級提供一定的緩沖時間,關注中國制造的企業管理專家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為困境中的中國制造企業找到解決之道,該專家還指出,待企業完成轉行后信息化系統的熟練應用更能讓中國企業面對國際競爭游刃有余。
作為企業管理信息化領域的業內人士,博科資訊董事長兼總裁沈國康談到中國制造業信息化現狀時,向記者解析了中國制造企業在信息化這個環節造成的成本浪費的原因,制造業的基礎模式是“采購-生產-銷售”,但中國企業信息化的觸角卻沒有伸向供應鏈的采購端和銷售端,即便是部分企業采購了ERP系統進行內部資源的管理,但供應鏈信息管理的缺失使得內部ERP系統成為信息孤島,這就造成了原料、產品“無意識”積壓,造成時間成本、物流成本、資金成本、人工成本等有形資源的浪費,如果將商業機會納入成本預算的話這個損失就不好估量了。
未來,中國制造將在“全球采購、全球制造、全球銷售”這一全球產業鏈條上展開,從原料進口到成品出口每一個節點都需要有效、科學的供應鏈管理信息化系統來盡可能地實現零庫存,無論是以行業渠道為主的英特爾還是以直銷為主的戴爾,作為全球制造業供應鏈管理的典范,它們的確值得中國企業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