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汰標準再拔高政策期待執行力
2009-1-19 16:58: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本報記者溫麗惠王亞彬綜合報道
產能過剩問題,這幾年早已凝成中國鋼鐵業揮之不去的傷疤。1月14日國務院審議通過的鋼鐵產業調整振興規劃,明確提出了“要嚴格控制鋼鐵總量,淘汰落后產能,不得再上單純擴大產能的鋼鐵項目。”
“我的鋼鐵網”研究中心副主任汪建華指出,國內目前有1億噸左右的產能需要淘汰。落后產能制約了中國鋼鐵業先進生產力的發展。
標準提高
國家信息中心在2009年最新報告中指出,2009年中國鋼鐵生產能力將超過6.5億噸,而實際需求將維持在5億噸左右,產能過剩較為嚴重。
據了解,2006年6月,國家發改委聯合七部委曾發文要求到2010年淘汰300立方米及以下高爐,20噸及以下轉爐和電爐裝備。
鋼鐵產業振興規劃出臺后,“淘汰落后的標準會提高,這是毫無疑問的。”中國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副院長李新創認為:“對于高爐準入的技術標準還是1000立方米以上,但是300立方米以下的淘汰標準將上升到400立方米以下,轉爐和電爐的標準則由20噸提高到30噸,增加淘汰能力。”李新創稱,這一點是規劃較之于此前的產業政策更嚴苛的地方。如嚴格執行,全國將會有超過1億噸的落后產能遭到淘汰。
有專家稱,振興規劃出臺后,今后這一標準估計還將大幅度提高,500立方米以上都有可能。
據記者了解,根據國家發改委與全國18個省區簽訂的第二批責任書,連同第一批責任書,到2010年中國將總共關停淘汰7776萬噸的落后煉鋼產能及8917萬噸煉鐵能力,涉及企業573家,其中包括寶鋼集團。其中,今年要關停和淘汰落后煉鐵能力3706萬噸、煉鋼能力3820萬噸。
利益博弈
對于標準的提升,有業內專家對記者如此解讀:“一般鋼廠所設高爐,300立方米后就是450立方米,之所以提升到400立方米這一頗為尷尬的淘汰線,是因為450立方米的未到全部淘汰之時,而早前產業政策出臺后,各地又多少都存在虛報現象,把200立方米報升至300立方米的鋼廠為數頗多。”
“聯合金屬網”分析師胡艷平表示,鋼鐵產業振興規劃中提到的“嚴格控制總量,淘汰落后產能,不得再上單純擴大產能的鋼鐵項目”,其實近幾年來一直在強調,然而在地方利益與國家利益發生博弈、沖突過程中,同類同質產線仍不斷上馬,總產能不斷增加。而當前中國經濟又進入下行調整周期,地方政府正為保GDP增長而忙得焦頭爛額。
“在這種環境下,簡單地談及“控制”與“淘汰”,控制總量的標準和淘汰落后的標準如何制定成為矛盾焦點,規劃出臺后迫切需要相關實施細則、完善機制進一步出臺,以及良好的執行力。”胡艷平說。
對此,一位鋼廠的負責人深有同感。他表示,國內一些小鋼廠甚至是全村村民共同集資建成,如果簡單的以產能標準一刀切的淘汰,退出補貼機制就顯得尤為重要。另外,中國鋼鐵業經過了長期的投資擴張,產能過剩的壓力陡增,振興規劃只能控制供給,對于需求的提振作用不大。
據悉,中鋼協目前已經提出了詳細的有關解決上述問題的政策建議,包括利益分配的大致比例、地方和中央收益的分配等。
對此,知名鋼鐵專家徐向春說,目前淘汰落后產能和推進重組兼并必然會加速,通過跨地區重組協調的政治支持和對淘汰落后企業進行財政補貼,貼息貸款給技術改造的企業等財政支持手段,提高整體質量而不是再擴大總產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