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超載貨車擁向二級公路河南路橋保養費需增10億
2009-11-5 14:15: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4月30日,我省158個二級公路收費站撤銷,民眾的歡呼聲猶在耳畔,交通部門近日卻傳來這樣一則消息:我省多條二級公路傷痕累累,而其頭號殺手就是超限超載車。
據統計,二級公路收費站撤銷后,原本走高速的大量重型貨車紛紛轉入國道、省道行駛,最近幾個月嚴重超限超載車輛增加30%以上,我省多處橋梁梁板被軋斷裂,部分路段被迫斷行,超限超載車給我省公路帶來的損失多達上億元。
現象
超載貨車擁向二級公路
“自從取消了二級公路收費站,惡性超載車就瘋狂了,比以前增加了30%,有的車超載300%!”省治超辦相關負責人說,由于免費通行,導致全省二級公路大貨車增多,給普通公路路面和橋梁帶來了極大的安全隱患。
昨天,記者沿金水路行至國道107輔道,金水路以南的新107國道已經封路,正在搶修。金水路以北107輔道上來來往往車輛很多,其中有相當一部分是載重貨車、集裝箱。
據交通部門相關人員介紹,今年4月30日,我省共撤銷政府還貸性的二級收費站158個。二級公路收費站撤銷后,原本走高速的大量重型貨車紛紛轉入國道、省道行駛,根據全省287個連續式觀測站的實時觀測數據統計,撤站后,我省國道汽車平均日交通量為7000多輛,比2008年同期平均日交通量增長15%;省道汽車平均日交通量為5000多輛,比2008年同期平均日交通量增長30%左右。
其中有不少是超載車輛,最近幾個月,二級公路上嚴重超限超載的車輛增加30%以上。路政部門近來查到,有些車輛超載高達300%,這些超載車讓普通公路和橋梁備受考驗,安全隱患有所增加。
殺傷力
貨車超載1倍,破壞力增加16倍
今年4月,一輛車號為豫L51078的貨車滿載大沙,從南向北途經107國道漯河段澧河大橋,車輛剛駛過大橋主行車道第6孔,大橋橋梁斷裂,該車的掛車與主車脫離,和橋板一起墜落橋下,導致該橋中斷通行。
專家組認真考察了事故現場,認定橋梁本身沒有質量問題。問題出在超載貨車上。
經查,豫L51078主車自重15噸,核載14.87噸,事故發生時,車輛車貨總重為266.19噸,按6軸以上車輛車貨總重不能超過55噸,而該事故車的超限總值為211.19噸,超載近4倍。
專家組對此作出結論:肇事車嚴重超載是造成橋梁斷裂的直接和主要原因。
超載超限車對道路的“殺傷力”到底有多大?交通部對此曾做過一項試驗,載重10噸的貨車超載一倍,對路面的破壞力相當于正常載重時的16倍;超載兩倍,對公路的破壞力增加80倍。
試驗得出的結論是:核定載重量越大的車輛,超載對公路的破壞越嚴重。而壓力最大的是二級路上的橋梁,如二級路上多數橋梁限載20噸,但軋過橋梁的多數都是100噸以上的貨車。
損失
為路橋“療傷”將花30億
公路橋梁屢屢“重傷”并不是個案,在超限超載車輛的重壓下,幾乎沒有幾條道路可以幸免。
據不完全統計,近段時間,漯河、周口、駐馬店、開封、許昌、鶴壁等市十余座橋梁都因超限超載車輛行駛造成了梁板斷裂,部分路段被迫斷行。
二級公路收費站撤銷后,這個數字又出現了新的變化。
據我省公路養護部門負責人介紹,與去年相比,今年僅需要改造的危橋就增加了73座,危(病)橋呈突發式增長,而很多原本壽命為50年的橋梁,使用不到10年就出了問題,改造這些危橋至少需6億元。往年,我省用來為路橋“療傷”的費用只有10多個億,而今年,全省亟須改造路段約需投入30億元,保守估計,今年路橋“療傷”費需增加10億元。
原因
司機稱不超載沒錢賺
超載帶來安全隱患,一旦被查獲還面臨處罰,為何車主、司機依然敢“負重”而行呢?車主們做出的是近乎一致的回答:不超載根本沒有錢賺。
“多拉快跑”是業界對超載行為的形象描述,不少車主、司機為了追求高效率,視“多拉快跑”為增加營運利潤的主要途徑,想方設法加大載重量,提高效益。
“一次拉100噸與一次拉50噸,同樣的路程只跑一次,肯定拉100噸劃算。”從事貨物運輸的司機呂先生坦言。
“裝20噸保本,30噸有點毛利,40噸才有利潤。”盡管運輸司機的這個說法未必準確,卻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運輸車主超載營運的想法。
呂先生說,市場競爭激烈,你不超載人家超載,在競爭上就處于劣勢,很難拉到活干。不少運輸車主在營運固定費用沒有減少的情況下,鋌而走險,依靠超速超載來增加利潤。
博弈
“獵手”與“狐貍”的游戲
有人把“治超”比喻為獵手與狐貍式的博弈,在這場博弈中,交通、公安等執法部門頗為頭疼。
按照國家的相關規定,超限在30%至50%的車輛,罰款1500元至2000元,超限50%至100%的,處罰2000元至3000元,而這些超限車輛一般都超限30%以上。對于這種處罰,很多車主、司機心里都有一本賬,一些超載嚴重的車輛甚至每年都“預備”了上萬元的罰款金。
于是,交通部門再次出臺規定:對超限超載車輛的查處堅決杜絕只罰款不卸貨的現象,并杜絕55噸以上車輛上路。
但上有政策下有對策。
10月13日,在襄城縣和許昌縣交界處的311國道金廟超限站南側,100多輛運沙車聚集在國道上,造成該路段堵塞近6個小時。這些貨車以此向超限站施壓,迫使超限站開關放行,從而逃避處罰。
“超限站不放行不行嗎?”對此,路政治超執法人員也很無奈,如果不放行,超限超載車有可能會惡意強行闖崗,而截至目前,我省因治超已有5名執法人員犧牲在工作崗位。另一方面是,按規定,治理超限要在保障道路暢通的前提下進行,司機們之所以屢屢發難,就是抓住了這個“弱點”,有意聚集堵塞交通,然后向有關部門打電話投訴,舉報公路“三亂”,迫使當地政府或有關部門通知放行。
措施
今年還要再增超限站
針對超限運輸問題突出的現狀,從10月19日開始,我省在全省公路開展治超“百日攻堅”活動,重點治理車貨總重55噸以上和6軸以上超限超載車輛。
另悉,二級公路撤銷收費站后,帶來的這些新問題已經引起了相關部門的重視。近日,省治超辦已向上級部門打了報告,希望今年再增加部分治超點,以加大對二級路上惡性超載車的打擊力度。目前,擬定新增的超限站正在審批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