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經濟有望率先止跌 外貿增速跑贏粵蘇滬
2009-1-15 22:17: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民營經濟發達、一般貿易方式占比較高
廣東、江蘇、上海分列進出口總值前三名
1月13日,本報記者從杭州海關獲悉,浙江省2008年外貿總額創下歷史新高,首次躍上2000億美元臺階。全年累計實現外貿總額2111.5億美元,比2007年增長19.4%,增幅比全國平均水平高出1.6個百分點。
根據海關總署統計,2008年,廣東、江蘇、上海繼續位列各省市對外貿易進出口總值前三名,占全國進出口總值的一半以上。盡管在總量上與三甲還有距離,浙江省的增速跑在了前面,2008年,廣東、江蘇、上海省進出口增幅分別為7.7%、12.2%、13.9%。
“浙江外貿依存度高達65.8%,對外貿易對全球經濟走勢比較‘敏感’”。杭州海關統計分析科長錢平向本報記者表示,尤其當歐美等主要出口市場經濟增長波動、需求遇冷時,浙江外貿進出口往往也會出現相應的波動。
在全球金融風暴下,浙江外貿的近期走勢并不樂觀。2008年12月份,由于進口增速呈大幅下降態勢,浙江省外貿總體增速連續第二個月“收陰”。當月實現外貿進出口總額154.5億美元,比2007年同期下降2.8%,其中進口35.5億美元,同比大幅下降23.3%。
但與廣東、江蘇等加工貿易發達的地區相比,浙江對外貿易結構中民營經濟發達、一般貿易方式占比較高的特點,使得其抗風險的能力相對較強。
從全國來看,也顯示出同樣的特點。根據海關總署提供的數據,2008年我國一般貿易進出口12352.6億美元,增長27.6%。同期,加工貿易進出口 10535.9億美元,增長僅6.8%。從企業性質看,2008年外商投資企業進出口增長12.4%;國有企業進出口增長23.5%;集體、私營及其他企業進出口增長27.3%。
2008年浙江省外貿年同比增長19.4%,與2007年的27.1%相比,增幅回落了7.7個百分點,而同期廣東、江蘇、上海的外貿增速收窄幅度則均為兩位數,分別回落12.6、10.9和10.4個百分點。
錢平指出,金融危機導致的全球信貸緊縮和消費信心不足,是當前外貿拉動力不足的主要原因。2009年的外貿走勢,取決于全球經濟能否盡快擺脫當前困境、重新回到上升軌道。
針對當前浙江外貿企業面臨的困難,杭州海關出臺了支持浙江擴大內需促進經濟平穩增長的8項措施。具體包括:提供高效優質的通關和信息服務,支持浙江國際物流建設,加大海關統計監測預警力度等。
2008年年底,杭州與上海、南京三地海關相繼實現區域通關。杭州海關關長徐道文表示,長三角口岸外貿和海關稅收占全國總量約40%,“大通關”有效降低了外貿企業的物流成本。特別是在當前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大背景下,降低物流成本無疑于為出口企業減壓。
本報記者從浙江省外經貿廳獲悉,今年浙江省外經貿部門將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減輕與出口企業密切相關的部分稅費負擔,引導企業開拓俄羅斯、拉美、中東、東歐等新興市場,推動外經貿轉型升級。
浙江省副省長龔正預期,2009年浙江省外貿進出口增長9%;利用外資在優化結構的基礎上保持規模;境外投資增長12%,境外承包工程和勞務合作營業額18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