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際城市“1小時交通圈”已具雛形
2009-1-15 14:52: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隨著石家莊至太原、北京、濟南、鄭州鐵路客運專線的建成、在建或即將開工建設,石家莊至這些城市的高速鐵路時間將縮短至1小時左右,屆時,石家莊將真正建成省際城市“1小時交通圈”。
“省級城市交通圈的打通,必將加速人才、物流、旅游資源等經濟要素的流動。”部分市政協委員表示,但流動都是雙向的,如何讓更多的經濟要素流入而不是流出,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大課題。
■城市環境:建宜居生 態城留住人才
“石家莊的環境問題,一直是制約經濟發展的因素之一。”市政協委員、河北國大連鎖商業有限公司總經理于樹中說,一個城市是否具有“城市磁力”,能否將更多的人才、投資商吸引來,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城市環境。
于樹中委員舉例說,很多國內大型連鎖企業的高管人員或大區經理,如果被安排到杭州、青島等城市工作的話,很多人就會把父母、子女全家搬過去;而被安排到石家莊工作的人,卻很少在這里置業安家。“為什么呢?其實最主要的就是石家莊的空氣不好、污染比較嚴重。”
令我們欣慰的是,藍天碧水的生態環境,正在一步步向省城走來。2007年省城成功晉升為國家級園林城市后,今年,省城再增水面267.5萬平方米、綠地223萬畝,而且去年空氣清潔的二級天也一舉突破了300天,創下了2000年實行空氣質量日報制度以來的最好成績。
“金融危機爆發以來,對實體經濟的影響越來越嚴重。但任何事情都有兩面性,嚴峻的挑戰,同時也是巨大的戰略機遇。”市政協委員李達志在提案中說,石家莊市12家嚴重污染企業此時實施搬遷,將會是投資最省、損失最小的時機。
有委員表示,碧水藍天生態城的日漸臨近,省城在不斷亮麗的同時,還將展現出更加迷人的魅力,而這將吸引更多優秀人才來石就業、安家。
■產業布局:讓交通圈激發經濟圈活力
“經濟發展的規律往往遵循著區域間便利的原則,山水相連、公路相通,同屬一個區域,自然就聯系緊密,經濟社會融合就多。”于樹中委員認為,如果能抓住打造交通圈的機遇,同時戰略性地調整石家莊的產業布局,就能把石家莊經濟圈快速做大做強。
于樹中以自己多年從事商業工作的經驗告訴記者,由于城市整體布局不盡合理,石家莊的城市商業分布更是集中在中山路一條線,拓展空間非常狹小。如果產業布局不抓緊優化,交通暢通之后,生產要素的流出將不可避免。
市政協委員、市政府研究室的韓建霞也在提案中提到了這個問題。“現在省城隨著‘三年大變樣’工程的推進,工業企業搬遷步伐加快,騰出了很多較大的地塊,正是省城進行產業布局調整的良好契機。”
韓建霞委員建議,圍繞城市布局調整,可以建設六個服務業功能區,以避免功能中心重合,促進產業集聚。其中,在沿中山路東西兩大商業組團的中心商業區和東南新區、東部新區兩個商業副中心區域,可以以大型標志性商貿建筑為龍頭,建設功能合理搭配的都市商貿區;以自強路金融集聚區為主、新火車站站前金融區為輔,可以打造兩個功能完善、互為補充的金融商務區;同時,還應該加速新華集貿市場、南三條市場、正定小商品市場的功能劃分,推進商品提檔升級,建設面向全國的商品批發中心。
“此外,還應該吸引科技研發機構、企業剝離的研發中心向高新技術開發區集聚,大力培育與制造業發展相配套的生產型服務企業,建設高新技術產業基地。”韓建霞委員說,在北部滹太新區,還可以大力發展會展、文化、旅游等服務業,吸引有實力的企業集團總部向這一區域集中,打造會展總部經濟區;而在西部山前新區,可以以生態環境恢復為重點,按照旅游休閑、娛樂健身、會議博覽、高檔社區的定位,逐步建成錯落有致的休閑度假區。
■服務產業:優質服務業吸引更多經濟要素
不少委員表示,省際交通圈形成之后,如果不能吸引別人過來,交通的便利只會讓省城市民到外地去消費,導致經濟要素外流。
韓建霞委員告訴記者,經濟要素是流出去還是引進來,關鍵的因素是服務業是否發達。根據她的調查,很多經濟發展迅速的城市,服務業都占有很大的比例,很多省會城市的服務業產值都占地區生產總值的40%以上,像北京、上海等大城市,這個比例則更高;而石家莊的服務業產值,一直沒能超過40%。
“外地的人來到石家莊了,我們都有什么好吃的、好玩的、好看的,能把他們留住?”不少委員都建議,新的機遇下,石家莊的服務業發展應該再提速。
韓建霞委員說,石家莊的服務業布局具有明顯的單核圈層結構特征。這種“攤大餅”的發展模式淡化了城市服務業的功能分區,使得功能中心過度密集重合,不僅增加了城市中心的交通負荷,也使外圍城區在擴張過程中一直存在著部分服務功能缺失與重復布局現象。
“統一規劃沿河、沿路區域,連片開發,形成帶狀網絡發展布局。”對于服務業的發展方向,韓建霞委員建議,石家莊可以圍繞重點路段建設,開發七個服務業產業帶:一是鐵路“穿城入地”后,在原鐵路站線兩側,建設金融服務、科技信息、中介服務、商務辦公等現代服務業集聚帶;二是在二環路兩側,建設汽車展示展銷、農副產品、花卉蟲魚等專業市場聚集帶;三是在二環外107國道沿線,建設小商品服裝、五金、獸藥等批發市場聚集帶;四是在建華北大街兩側,發展建材裝飾市場帶;五是在二環外鐵路沿線,發展以生產資料為主的物流聚集帶;六是在三環路兩側,建設與“五大基地”和南部工業新區融合互動的生產性服務業產業帶;七是沿滹沱河、太平河兩岸,打造一條生態旅游觀光帶。
■城市規劃:新機遇促進“跨越式”發展
作為知名的房地產投資專家和城市規劃運營專家,賈臥龍博士近幾年參與了我省石家莊、唐山、邯鄲等地許多房地產項目的整體規劃和運營,也對我省的城市規劃、建設和管理狀況有專門的研究。
“多個增長核心的發展模式,必將促進省城‘跨越式’發展。”賈臥龍說,現在“環渤海”地區正在成為繼“珠三角”、“長三角”之后我國新的經濟增長極,而河北地處“環渤海”中心地帶,全省經濟的持續增長以及京津冀都市圈的建設,也都為我省加快城鎮化進程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條件。而省級交通圈的日漸暢通,也為石家莊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
賈臥龍認為,一個有前瞻性的規劃,是經營城市的基本前提。而在他看來,河北省內的很多城市規劃建設散亂性、短期化傾向較為嚴重,城市空間布局及其拓展方向不夠明確。在城市高速成長的初期,在現有城市建成區以外建設與老城平行的城市功能區,以容納新產生的城市功能,將單一增長核心轉變為多個增長核心的發展模式,即“跨越式”發展模式,會更適合新興城市模式的發展。
“就省城石家莊而言,它作為現代化城市重要標志之一的市區功能分區還遠未形成。同時,目前形成的所謂中心商務區仍缺乏凝聚力,商業金融機構遍布全城,工廠、住宅混雜現象依然存在,科教、行政和各類城市開發區布局分散。”賈臥龍說,正在大力推進的“三年大變樣”工程已開始塑造省城現代化城市的嶄新形象。
“很多城市發展進程緩慢,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定位模糊。”賈臥龍說,我省迫切的城市發展渴求背后,也面臨著迫切的城市定位、城市個性等諸多困惑。比如,杭州市定位為“休閑之都”、天津市經過調整把自己定位為“中國北方經濟中心”。
在市兩會上,還有不少委員表示,石家莊由于建市歷史較短,與先進省會城市相比,在城市布局、城市功能、城市品位、城市管理等方面還存在一定差距。但目前,石家莊采取“1+4”的環省會城市集群組團建設思路,已經改變了一些城市類似“攤大餅”、一圈一圈被動向外擴張的發展模式,把空間跳躍性拉開,定位比較準確,而且特色分明。這為省城的跨越式發展,打下了基礎。
■相關鏈接
1小時省際交通圈
2009年1月1日,我國開工最早、歷經三年半建成的高速鐵路客運專線——石太客運專線,正式開通試運營。隨著這條高速鐵路的建成通車,加上已經開工的京石(北京至石家莊)、石武(石家莊至武漢)以及即將開工的青石(青島至石家莊)三條高速鐵路,石家莊成為東西、南北高速鐵路“十字路口”的雛形顯現。
這些高速鐵路建成以后,到北京1個小時左右,到鄭州1個小時左右,到濟南1個小時左右,到太原1個小時左右,石家莊將真正建成1小時省際交通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