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域一體化戰略 成都“腹地”型經濟圈破題
2009-1-14 20:08: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人民網四川視窗1月14日訊 2008年,成都大力實施區域合作戰略,構建起一個由近及遠、由陸地及港口的“腹地”型經濟圈。同在這一年中,成渝經濟區的合作、互動亦開始破題。
成都與資陽:
互利合作區域模式
2008年4月8日,成都、資陽簽訂合作框架協議書,正式拉開跨區域合作的大門:占地16平方公里的成都·資陽集中發展工業園一期動工修建,三岔湖、龍泉湖開發進入前期籌備。此舉引來簡陽市群眾的一片贊揚——打破龍泉山有形的屏障,參與、分享成都經濟發展建設,是140萬簡陽人多年的心愿。
同年的8月21日,成都市主要領導率隊拜訪眉山市,深化拓展新彭工業園、成眉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成南旅游經濟區和成眉農業等4項重點合作項目。時隔不久,成都、瀘州兩市政府正式簽署 《港口物流發展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通過共同努力,使瀘州港成為成都至長江下游、上海港的物流主通道。
何一民(省政協委員、四川大學城市研究所所長):成都作為西部中心城市,建立共贏機制,帶動周邊城鄉發展,是一種開放心態的表現。真正的合作從尊重開始,由成都領跑的這一輪省內區域合作值得期待。
成都與重慶:
探索新經濟區模式
目前,成渝城際鐵路、成安渝高速公路正成為四川省、重慶市兩地的合作籌建項目。2007年4月2日,四川省、重慶市政府簽署《關于推進川渝合作共建成渝經濟區的協議》,首次共同確定了“成渝經濟區”的地理范圍。之后,川渝旅游合作協議、川渝知識產權合作協議、川渝科技合作協議、渝西川東八區縣經濟社會發展協作會、泛成渝經濟圈商會合作峰會……不斷深入合作領域,探索合作新機制,成渝經濟區建設風起云涌。
陳菊紅(省政協委員、樂至縣大自然黑山羊牧業公司董事長):最盼望成渝經濟區合作快速推進,讓她的家鄉樂至縣建起與骨干公路連通的網絡,給她的企業帶來良好的物流條件和發展機遇。加快成渝合作,也是成都市錦江區三圣鄉紅砂村支書朱大順的心愿——自從2003年錦江區開始打造 “五朵金花”以來,昔日無人愿嫁的紅砂村成為聞名全國的鄉村旅游發源地、遠近聞名的富裕村,“如果能吸引重慶的游客,紅砂村的發展前景就更好了”。
何一民:應當定期召開共建成渝經濟區聯席會議制度,以此推進經濟區的合作快步向前發展。記者 曾小清 張紅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