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樅陽交通建設 為經濟通經活血
2009-11-3 15:46: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金秋時節,金燦燦的柑橘掛滿枝頭,村民們正忙著把大筐的柑橘搬運到村頭公路邊。樅陽縣桃山村,三面環山,氣候溫和,柑橘是當地傳統種植的果樹。在2006年未建成通村公路以前,柑橘運不出去,僅供自食,其余的都腐爛在山溝里。如今,批發商的貨車直接開到山腳下,漫山遍野的柑橘都不愁銷售。
現代經濟對交通的依賴程度很高,交通通常被認為是經濟發展的命脈。樅陽縣加大對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完善和提升路網水平上,提升公路等級和通行能力,為經濟發展活絡通經。
通村公路 活血化淤
樅陽縣2006年開始實施村村通水泥路工程,目前已建成近1000公里,全縣320個行政村基本都有了通村公路,與省、縣道相連,打造出鄉村集鎮半小時交通圈。通村公路盡管不甚寬闊,但卻是村級經濟發展必需的資源輸送通道,昔日閉塞的山村、圩村資源得到有效利用,象桃山村就發展成了遠近有名的“柑橘村”!八a村”、“蔬菜村”、“土雞村”、“蛋鴨村”等經濟各具特色的村也相繼涌現。
干線改造 疏通主脈
省、縣道是縣域經濟的主動脈。近年,該縣加大對主干線公路改造力度,全長40多公里的省道銅陵至安慶公路是縣境主要交通要道,也是省內重要通道,今年投資8000余萬元對其進行改造,工程即將完工。去年,對省道桐城至樅陽公路部分路段進行了改造。縣道改造工程也按計劃穩步推進,西湯線橫埠至湯溝段、湯白線先后改造完工,義小路雨壇至小缸窯段改造工程即將開工。該縣力爭兩年內將縣道改造工程實施完畢,此舉進一步提高農村公路等級和通行能力。
渡橋工程 通經活絡
樅陽濱江懷湖,境內河流湖泊眾多。江河湖泊往往也是造成交通不通的原因之一,只好通過渡橋工程,打通經絡。長沙鄉是江心小洲,四面環水,交通不便。該縣投資45萬元建成3個標準化渡口,投資85萬元更新添置汽渡一艘,天塹有了一個通途,使出入江心洲更加便捷和安全。該縣在現階段無力建橋的地方,大力推進標準化渡口建設,現已建成標準化渡口20個。在河道不寬的地方實施渡改橋,已完成渡改橋7座,在建1座,4座正在積極進行開工前的準備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