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經濟形勢分析

鋼材儲備變局的困惑

2009-1-12 13:43: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 本報記者王亞彬

    一場罕見的、涉及金額高達150億元鋼鐵行業的“救贖”計劃——鋼材儲備已在業內口口相傳、熱議爭論中漸歸平淡。
    從傳言“政策將出臺”到傳言“政策被取消”。政策自始至終猶抱琵琶半遮面,雖一切都是在坊間流傳,但相關政府人士的說法還是證實了該計劃并非一句坊間“傳言”.
    無論是否已經被取消或擱置,但鋼材儲備何以如此備受矚目,歷經反復醞釀,未見結果?是什么阻礙了政策的最終出臺?
市場之變
    自去年10月份以來,我國鋼材價格出現了罕見的暴跌,企業虧損嚴重。
    面對嚴峻的產業形勢,政府確有購買鋼材儲備打算。
    但近日中鋼協秘書長單尚華稱,國家的鋼材儲備計劃已經取消。
    這無疑給近來走勢偏強鋼材市場開了個玩笑。
    “收儲計劃的取消對于市場的影響是心理上的。”我的鋼鐵網首席分析師賈良群對《現代物流報》記者表示,政府已經對鋼鐵行業形勢有了的重新判斷,同時鋼材儲備也存在潛在的巨大風險,這都是鋼材儲備可能夭折的原因。
    在賈良群看來,就實質而言國家收儲并不是構成需求的決定性因素。隨著各項工程的開工建設、鋼鐵企業庫存的不斷消化,市場逐漸回暖,同時中國鋼鐵業供大于求的局面已經成為公認的事實。
    “市場形勢已經發生了變化,真實的市場需求正在體現,進行鋼材儲備已經沒有多大的必要了。”賈良群說。
儲備之爭
    事實上,自鋼材儲備消息傳出后,爭議一直未平。
    據了解,國家儲備重要物資屬于每年國儲局的常規工作之一,而儲備鋼材并非史無前例。
    但由于近幾年中國鋼鐵產能的快速上升,鋼材已經漸漸淡出國儲范疇,更多提及的仍是中國相對稀缺的極重要戰略物資,例如石油。
    對于鋼材收儲的操作難度頗多爭論。
    中華商務網華瑞市場中心主任馬忠普對本報記者表示,除去戰略儲備因素,國家通過鋼材儲備來穩定市場價格,并非解決目前鋼市低迷的最佳良策,而且鋼材儲備具體操作也并不容易。
    由于鋼材產品的特殊性,儲備時間超過二三個月就會生銹。
    同時,馬忠普認為,國家建立鋼材儲備從長遠來看也不利于現代鋼鐵物流的發展,而將鋼材進行儲備則是與企業的現代物流理念相違背。
    市場需求的復雜性也對頗具計劃經濟色彩的收儲計劃提出了挑戰。
    中國鋼鐵聯合網分析師徐鋼認為,市場對鋼材品種的需求是多層次的。
    且各地方及區域經濟發展尚不平衡,對鋼材的實際市場供需關系也就相對更為復雜,這就大大增加了擬通過鋼材儲備來針對緩解當前市場供需矛盾及平抑價格的實際操作效果難度。
    馬忠普同樣說,如果國家現在進行鋼材儲備,在將來釋放也存在困難,勢必要打破未來的供需平衡。
收儲之難
    “今年鋼材產量近5億噸,如果收儲力度不大,僅為幾十萬噸的話根本起不到作用。”上海舜業鋼鐵的一位人士說,從現在來看,利好可能主要在大型鋼鐵生產企業上,因為國家很可能直接從生產環節收儲,對貿易流通商的影響很小。
    所以鋼貿商對于收儲并沒有抱太大希望。
    但部分鋼鐵生產企業對收儲一事也不是“十分樂意”反而反應冷淡,認為意義不大。
    在記者的調查中,本鋼一位人士表示這只是傳聞,從沒聽說過有關國家鋼材收儲的消息, “我們把效益放第一位,隨時調整產能。但如果收儲,收誰的,收多少,怎么收? 我們是否還按按計劃生產,正常發貨? “
    而其他鋼廠也紛紛表示由于有減產計劃,市場到貨資源有限,已經在按市場需求情況進行生產和發貨,一旦收儲反而可能打亂他們的生產計劃。
    不少鋼廠普遍認為國家應該不會在此時收儲,價格的上漲會加劇對鐵礦石談判的困難。
    而中鋼協人士則強調技術操作的難度。
    中鋼協秘書長單尚華認為,中國鋼鐵的產能高達5億噸,基數較大。
    另外,鋼材大類品種多達20種,全部分類儲存幾乎不可能,因此,靠小量的,對某類型的鋼材收儲來平抑市場是極其困難的。
    但具體負責參與制定規劃的專家此前告訴記者,鋼材商業收儲爭議確實很大,但最終是否實施沒有定論,主要是鋼材儲備原來也存在不少問題,如何解決還需要探討。
籌資之困
    業內人士分析,對于這一計劃,工信部曾大力提倡并多次對外聲稱將要實施。
    而發改委的九大產業振興規劃中也很能將鋼材儲備列入其中,主要考慮產業的聯動效應。
    但鋼材儲備計劃對于 “管錢”的國家財政部來說則是一次挑戰。
    財政部一位人士分析說, “財政部正在積極制定擴大內需的財政政策,而相比較其他的內需刺激方案,鋼材儲備這一方案耗資過于巨大且存在風險,因此已經遭到財政部否決。”
    據業內人士估計,一旦國家收儲很可能采取商儲或國儲的手段,收儲數字應該在300萬~500萬噸左右,運用的資金在100億~150億元左右。
    賈良群同樣認為小于500萬噸的儲備對市場不會起到杠桿作用,全部分類儲存幾乎不可能, “相比其他行業的收儲方案,鋼材收儲耗資巨大,帶來的財政壓力可想而知。”他說。
    對此,馬忠普建議,2009年中國鋼鐵產能將超過6.5億噸,而實際需求將維持在5億噸左右,產能過剩較為嚴重。
    行業回暖需要市場環境的寬松,而這需要國家經濟的全面拉動,只有下游需求回升,鋼市才可能徹底回暖。
   相關鏈接
鋼材儲備計劃暫緩不辦
    中國鋼鐵工業協會秘書長單尚華及工信部相關專家稱,本次鋼材儲備計劃暫緩不辦。
    單尚華透露,發改委等部門目前對鋼材儲備計劃的態度是暫緩不辦。至于何時再次提上日程,他本人對此沒有發表意見。
    工信部有關專家在接受媒體詢問的過程中,也就鋼材儲備計劃一事表示: “再研究,再研究。”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